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加实验双强的学科,许多生物知识都是依靠实验来总结得出的结论。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中的意义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还可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举证。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教学总结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可行的方案与实验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新课改 实践操作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2095-3089(2019)26-0198-01
一、对理论知识讲解的重视
虽说高中生物重在实验,可前提条件是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已经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要让学生的实验过程有理论来指导,以及对所需材料设备的熟知,同时对操作步骤烂熟于心,才能在实验过程中有条不紊,不出现意外安全问题,实验原理往往与实验相对应的知识有很大联系。
例如:教师在教授“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这一课实验时,先进行原理的讲解,“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皱缩,最终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若是细胞液浓度再次大于细胞外液的情况下,细胞会吸水并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虽然大家无法完全一次性解读这些问题,但在他们的思维中已经具备了实验的思想,通过实验的具体操作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明白实验结论所包含的意义。而后教师再通过课件或者真实器材设备来进行细致讲解,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选材实验。最后,那就是实验操作步骤的详细讲解与操作,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和安全危险性的介绍。满足以上条件下来开展实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的实际价值。
高中时期的学生青春与活力兼备,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很强,通过实践教学来观察,大多数学生乐于上实验课,尤其是动手实践操作,最反感的当属单纯的理论课堂。所以说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的价值,虽然不可能每节课都做实验,可教师也可以穿插理论课堂之中,还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每次理论课堂,都可以通过借助生活实例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都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生物实验对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无论哪一学科,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还应该让学生的思维转动起来,新时代下教师要培养的不是死记硬背的记忆型人才,而是能够活学活用具备思考探索解读能力的综合素养人才。对于生物学,培养他们良好的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意识,不仅能让学生将知识消化吸收,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实验教学就刚好能够实现这个目的。
从生物学科实践操作能力的部分来说,应该具备一套完整的过程体系。1.探究问题的提出;2.假设与设定;3.实践步骤的设计;4.实验操作完成;5.实验现象的分析;6.规律与结论。
举例:“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比如:妈妈包白菜馅饺子时,加入盐就会有大量水分渗出;浇花时若是施肥料过多,花就会枯萎等现象。通过这样发生在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假设出不同的可能性,而后让学生选择实验器材与材料,自行设计实验,最后来进行操作完成验证。当学生都做了实验后,教师可以继续深入引导他们发现新的问题,比如:某些植物细胞会由于过多吸水而涨破吗?高浓度溶液中的植物细胞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问题的深入,学生就可以带着探究与疑问,更好的解读课本知识,不仅培养了大家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提升了大家思维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生物科学素养。
三、创新教学模式新技术的融入
对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来说,有很多情况下,受到硬件设备、场地、安全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实验内容不能得到最直观的体现,也无法看清实验的结果,并且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结果还不够理想。面对这些特殊问题,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来简化这些过程,不仅能够缩减教学时间,还降低了实验对器材的损耗,重点是对于一些危险系数高的实验来说,保证了学生人身安全。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就可以将复杂的实验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随时暂停随时回放,让大家都能够全方面细致直观地观察每一个步骤,加深学生对一些现象的掌握与认知。
总结
新课改理念融入教学的今天,一直都在强调素质教育,而高中生物实验就是素质教育之一,教师要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借助新理念新模式来融入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探究欲望为支撑,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能力习惯的培养,以实践操作综合结论来达到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凯峰.论述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术杂刊.2015(04)
[2]姚丽君.高中生物课堂多维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J].重庆师范.201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4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