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趣味数学在中职聋生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职聋生特殊的认知特点使中职聋生的数学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趣味数学的教学模式,可提高中职聋生数学课堂趣味性,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可以从设计趣味题、确定趣味专题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数学社团互动培养聋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 键 词] 聋生;中职;趣味数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80-02
将趣味数学问题引入聋生课堂,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以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中职聋生为例,探索趣味数学在我校聋生中职数学课堂中的一些应用。
一、聋生的认知特点
聋生由于听力的障碍,语言发展迟缓,在注意力、思维活动、记忆力等方面與健全学生有很大区别。
(一)注意力特点
聋生因为听力受损,他们只能以耳代目来认知世界,靠看手势、读口型去理解语言。在注意力方面,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缓慢、有意后注意发展水平低下。此外,聋生对感知的形象缺乏完整性,视觉上面容易产生疲劳,注意的稳定性差。
(二)思维活动特点
聋生的思维主要依赖于具体形象,以形象思维为主,难以把握抽象的概念。思维的发展进程缓慢且个体差异较大。
(三)记忆力特点
从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总结来看,聋生对语言文字材料的记忆力整体来说不如健全学生。比如,一天前刚学过的东西,当老师再提问时,学生竟然说:“没学过”;再比如说,让聋生去回忆刚刚看过的电影情节,很多聋生的回忆是支离玻碎的。
二、聋生中职趣味数学内容的选取
针对聋生的认知特点,我校在趣味数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有以下几种尝试。
(一)以设计趣味题为指引,调动聋生学习兴趣
发现生活中能见得到的问题,例如利用测算宿舍空调用电,计算阶梯电费的问题,以此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计算;利用校园里的建筑模型,引入体积的计算等实例,让聋生从直观上能够看得见,以形象化的语言和图例,结合趣味问题,插入游戏互动等形式,调动聋生学习兴趣。
(二)以趣味专题为载体,培养聋生数学思维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职业院校的作用是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需够用”的数学知识。对聋生来说,数学的学习是他们今后独立生活、从事生产劳动不可缺少的能力。笔者对学校2018级聋哑新生的调查显示,有25%的聋生认为学数学“有用”,有34%的聋生认为学数学“有点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中职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以外,数学范畴内不乏一些可以用来培养聋生数学思维的趣味专题,如棋盘问题、魔方问题、推理问题等。这些趣味专题生动形象,通过形象演示,建立抽象关联,达到培养聋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三)以数学游戏为手段,丰富聋生数学课堂互动方式
聋生丧失了听觉,感知教材主要靠视觉,所以要吸引他们多种感官参与来感知数学活动。设计适合聋生的数学游戏,让聋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魅力,通过游戏实现师生互动,让“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聋生数学课堂上得以体现。
三、我校趣味数学融入聋生课堂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利用趣味小课件或小视频,帮助聋生理解概念与定理
聋生对视觉感官的材料比较感兴趣,为此,我们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制作成动画视频,用趣味视频引导聋生建立集合的基本概念;制作集合的运算动态视频,以动态直观的方式帮助聋生理解定理;将“龟兔赛跑”的故事加以改变,引入坐标系中的图像,以此引入“函数的图像表示”;利用趣味故事“印度国王赐麦”来引入“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利用地球自转视频与“日晷”的计时原理,引导聋生学习“弧度制”;利用投骰子视频,引导聋生对概率有初步了解。还有,利用折纸盒问题来让聋生直观了解空间体的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二)利用趣味问题讲解计算方法,强化聋生计算能力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中职阶段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聋生在处理计算问题的时候,往往受限于认知能力的缺陷,犯一些经验主义的错误,笔者在一年级聋生中做如下测试:聋生都知道2+3=5,但是教师如果问-2+3=?很多聋生都会回答是-5;如果教师问-2-3=?3-(-2)=?-2-(-3)=?很多聋生就迷糊了,答案也就五花八门。通过诸如此类的测试不难看出,部分聋生的计算不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而是基于某种“类似的感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猜”。聋生对抽象事物的感知力,致使聋生不善于总结,感知不到事物本质。针对这种实数计算能力欠缺的聋生,我们把计算的过程“直观化”,以“井底之蛙”的故事,配合PPT动画演示,把正数、负数“直观化”,让聋生以他们的视角理解什么是正数和负数,实数之间的加减法该如何计算。在方程组的计算中,用“小明分水果”的故事吸引聋生兴趣,引导聋生探索方程组的计算过程;用“拿破仑的诺言”故事引入指数的运算,继而提炼出复利的计算,以银行利息的结算为应用,让数学学习生活化,有利于聋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此外,以趣味故事为反面教材,让聋生认识到科学计算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融入科学计算器等常用计算工具以及如几何画板、GeoGebra等数学软件的使用,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三)开设聋生趣味数学社团,培养聋生数学思维
为了培养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校成立聋生趣味数学社团。社团以聋生为主要团员,以解决生活中的趣味数学问题为主要目标。趣味数学社团成立了各个兴趣小组,如数独游戏组、推理断案组、图形推导组等。平时,兴趣小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之下,探索趣味数学问题,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研究讨论解题思路,训练思维能力,兴趣小组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开展一次趣味数学知识竞赛,也可以是数学游戏,还可以是猜谜题等,形式多样。聋生之间互相切磋,在游戏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四、趣味数学引入聋生课堂教学的困难和问题
我国著名数学传播、普及和数学竞赛的高级专家单樽说过即使一个人“从事的几乎同数学没有什么关系的职业、原来学的代数几何三角中的定理定律几乎全忘记了,然而数学的思维训练还是有用的”,这就表明,探究式的、以趣味数学为主要形式和载体的教学是聋生获取过程性知识的必由之路,但是中职趣味数学引入聋生课堂教学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
(一)趣味数学内容选取的标准尚未建立
趣味数学内容多,涉及面广,何种内容更适合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能力,没有统一标准,对聋生教学,这样的标准更难以把握;同时,趣味数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有的题目难度甚至比奥林匹克竞赛题还要大,这样的难易差距造成教师在选择趣味数学教学内容时素材不足,只能凭借自身经验自主选择,有些可以加以改造利用,有些只能生搬硬套,这无疑增加了问题选取的随意性,很难控制问题选取合理程度。对聋生的趣味数学,中职学校的老師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自己建立资源库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收效甚微。
(二)中职聋生趣味数学与普通中职数学联系起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数学是聋生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学科,但由于它的严谨和抽象,在普通中职的教学中,学生基础及学习习惯的差异,教学难度很大,部分中职学生反感学数学甚至厌恶学,在中职聋生群体中,身体的不健全又格外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校数学教研组教师往往很难将普通中职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和定理都和某一个趣味数学内容相对应。有时候,为了寻找与相应数学计算方面对应的趣味数学题,数学教研组的教师要花很长时间查阅资料,寻找典故,创造适合聋生身心特点的“趣味”例题。即便如此,有时候也难以找到适合聋生的、与教学内容契合度高的趣味素材。中职聋生趣味数学与普通中职数学的联系是脱节的,目前只能处在尝试阶段。
(三)中职聋生趣味数学的素材搜集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特教老师要想教好残疾学生,首先自己要学好数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然后知困”,此谓教学相长。有文指出“长期在聋校工作的教师,大都会产生一种教学惰性,即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缺乏竞争意识和科研意识,缺乏钻劲和韧劲,更缺乏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浅尝辄止,随意性很强”(陈梁悦明,1999)。因此,如何让中职聋生趣味数学内容发挥发在聋生数学课堂的最大作用,需要教师辛勤劳动,除了要不停钻研趣味案例,还要不停研习聋生心理学、数学专业知识、管理学等一系列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教师利用所学知识,精心发掘、搜集、整理和利用。这是一份艰苦而又艰巨的工作,对中职聋生数学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单樽.数学是思维的科学[J].数学通报,2002(6).
[2]廖莉萍.激发学习兴趣,让数学变得好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
[3]朱小红,王焕香.趣味导入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
[4]刁春好.聋校数学探究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