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中园林景观逐渐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主要场所,园林景观也逐渐成为了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能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使游客与城市居民拥有更好的游览体验,本文在此详细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与应用。
关键词:植物配置;园林绿化;作用;应用
随着生态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很多城市在规划中都将园林景观的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而园林绿化工作是园林景观中至关重要的建设性工作,对于园林景观的美化、园林环境的改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园林绿化工中,通过对植物科学合理的配置可以极大的提高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从而使游客拥有更好的游览体验,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城市形象。
一、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1.改善城市环境
园林的绿化是由大量的植物组成的,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这对于城市的空气环境有极大的改善作用。大量的植物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从而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减低城市出现沙尘暴天气的概率,因此,大量的植物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
2.改善温度、湿度与气候
园林景观中的绿化植物与园林景观中的其他景观不同,不仅具有美化的作用还能对城市内的温度与湿度进行有效调节,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园林内外的气候进行影响。大量的植物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可以对城市的湿度进行调节,还能通过吸热与散热使园林内的温度实现“冬暖夏凉”。
3.提升城市形象
随着生态化城市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城市形象的关注度更加倾向于其是否适宜居住。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是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风景园林成为人们放松心情之所,人们通过园林景观可以看到城市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通过植物的配置可以感受到城市的文化背景,因此,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能体现出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对于提升城市形象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合理采用本地植物
在园林绿化中合理采用本地植物的好处有很多,首先是当地的土壤与气候更适合本地植物生长环境,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园林植物的存活率,其次采用本地植物的好处是移植更加方便,同时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在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时要注意园林植物的合理性,通过对本地植物与外来植物的合理配置使绿化景观更加丰富,同时具有层次感与立体感,使游客得到视觉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舒适。
2.根据植物的特性合理配置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是要依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配置。很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抢夺生长资源,抑制别的植物生长,例如刺柏、松树、桉树等,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加强对不同植物生长特性的了解,合理配置,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合理的配置还能有效提高植物的生长能力,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从而使设计效果能在园林绿化中完美的体现出来。
3.根据植物的色彩进行配置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植物的色彩也要进行充分的考虑,根据园林植物自身色彩并结合园林景观的实际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营造更具艺术性的视觉效果,从而给游览者更好的游览体验。在园林景观色彩的搭配上,还可以通过大量引进不同颜色的植物来实现,在配置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不同色彩,使园林景观表现出多样性。
4.发挥园林植物的实用性
由于園林植物具有改善环境的重要作用,在园林绿化中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是一定要充分发挥植物的实用价值,基于日益恶劣的城市环境,设计者在进行配置时尽量多选用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植物,从而实现保护园林内外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空气环境的目的,也使游客能在园林中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5.体现城市文化
园林景观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形象体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设计者一定要注意融入城市文化元素,可以将市花、特色建筑、特色产业等元素体现在园林景观之中,使观赏者一见便知,从而加深对城市的印象,更加了解城市的文化背景,也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文明需求与生活质量需求,建设生态化城市是大势所趋。风景园林的建设是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园林绿化中合理配置植物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居民与外来游客提供一个休闲、赏景、放松心情、感受自然的地点,既有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也符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构建和谐社会也做出了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甘玲玲.基于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9(04):93+95.
[2]刘志强.简析构成艺术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中的运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9,42(02):51-52+96.
[3]胡芳.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2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3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