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重心已经转移,与往日纯粹向学生灌输生硬的知识不同,如今的教育追求的是让学生能够将知识放于现代背景下去运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教学的主题方向,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拥有将知识付诸于生活的能力,这便运用到了如今较为火热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只有在生活化教学的背景之下,学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知识,才能将知识运用于生活。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初中化学 集中精力 深化理解 加强实践
初中化学乃是一门自然学科,教师应当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将这门学科复杂的程度降低,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太吃力,生活化教学便能做到这点。教师可以运用这个教学方式来讲知识的讲解置于生活中,使陌生的知识与熟悉的生活所连接以此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心情之下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本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策略进行一番简单的探讨,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集中学生学习精力
要想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上去,那教师就必需要改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精力达到高度集中。在生活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便很容易达到这个目的。基于生活化背景的内涵,教师应当将课堂的教学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下,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乐于学习的状态下学习。
例如,在教授“常见的酸和碱”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通过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来使学生的精力得到集中。生活化教学最典型的特征便是生活性,因此,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来作为代表,让学生通过某个典型的代表物质来了解何为酸、何为碱。生活中存在的含酸的物质很多,最常见的便是家中做饭时经常用到的醋了,教师便可通过醋来让学生了解到酸类物质的一大特点便是有酸味,将醋滴在紫色石蕊溶液中能观察到石蕊溶液迅速变红;至于生活中最常见的碱类物质,石灰水或是熟石灰,化学名称氢氧化钙,不仅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也是碱类物质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将石灰放于紫色石蕊溶液中能看到溶液迅速变蓝。这样,以生活为基础讲解知识,能让学生的精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书面上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需要教师辅助来帮助其理解的。有时候,因为教师的辅助方式不当则会导致学生一直窥探不了知识的真正面目。因此,教师应当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真正的领会化学知识,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中掌握到要领,从而学生才能对化学这个较为抽象的学科产生自己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大多数金属的主要特征便是具有光泽、易导电和导热、有延展性、熔点高、密度大、硬度大等,依据这些特征很多金属运用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因为银的导电性能好它便被用作了导线,但因其价格太贵,应用不广,生活中最常用的导线是铜制导线,因为铜的导电性较好、材质较软且价格较便宜;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金属,比如汞,俗称水银,因其在常温下是液体便用来在制作温度计时使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中的内容与实際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这些知识的亲切度,使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它们。
三、加强学生化学实践
化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化学实验了,它需要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以此熟练掌握某些常见的实验用具及实验方法。以生活化教学为基础,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材质来让学生进行实验,以此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些知识,还能让学生轻而易举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燃料及其利用”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会让学生观看一些生活当中灭火的视频,同时让学生去思考灭火过程中的化学原理。我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为学生创造出实际灭火的场景,同时通过白磷红磷的物质的燃烧实验,让学生明白燃烧的必要条件,空气、可燃物、着火点等等,以及和每个条件相对应的灭火方式。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轻松地领会这部分的知识内容,并使自己基础的化学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使化学知识可以在生活中更好地体现,加强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总而言之,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最难的不是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够将学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应当有效采用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之下集中自己的学习精力、深化自己的知识理解、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下不知不觉得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为每位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更为踏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丽芳.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黑河教育,2016(04).
[2]陈伟华.浅论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
2018(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