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形创意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代设计发展至今,招贴形式不断演变,但不管其色彩、构成、文字甚至制作技術如何变化,图形的功效都是其他元素不可比的,因为造型是视觉传达的主要信息载体。本文主要对图形创意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关键词:图形创意;招贴设计;应用原则;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图形无处不在,不管是路标还是手机界面,均以图形进行意义表达。在招贴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图形语言亦作为表现主体贯穿始终。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形势必发挥出更大的功效。
1 招贴设计中图形的概况
招贴即“招引注意而张贴文字图画”,是平面设计中最方便、最广泛的设计门类,主要由图形、色彩、构图、文字等基本元素组成。图形美观度、吸引力与表达力决定招贴作品的成败。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语言,具备庞大的信息容量及一定的艺术观赏性,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应用十分普遍。
2 招贴设计中图形表现形式
优秀的图形设计能够在招贴所在之处快速获得人们的关注,吸引人们进一步对招贴信息进行解读,亦会通过图形流露出设计师的个人情感与品位,进而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享受。通常情况下,招贴设计中图形表现形式分为具象与抽象两种。
首先,具象图形,顾名思义,就是具体形象的图形,主要特征是表达直观、有亲和力,很容易激发观看者的兴趣,人们乐意接受,特别是写实图形,具备创意性的表达能力,具有一语双关的隐喻或趣味性,能让人眼前一亮,这是抽象图形无法实现的。
抽象图形并无具体物象,是对点、线、面、各种文字、符号等进行组合,从而产生一种联想性图形。抽象图形是重要的个性化表达举措,在当今元素多变的时代,其受到年轻群体的广泛青睐。
3 招贴设计中图形创意的原则标准
3.1 表达准确,简洁明了
在进行图形设计时,为了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清晰,需遵守“少而精”的原则。简明的图形,特征更鲜明,更加有表现力,能够对人们形成良好的吸引力及冲击力。如果画面图形与信息繁杂,就会造成视觉混乱。
3.2 突出独特的个性
要想赢得人们的关注,还需利用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及时了解潮流动向,多设计个性化的创意图形,个性化图形主要表现为具有新颖的造型风格以及有创意的样式。比如,东方文化喜欢采取寓意深刻的图形,西方文化则更多地应用具有直观、夸张、张扬、激情视觉效果的图形。审美以及爱好的差异性产生了不同的具有个性化、独特性的图形。
3.3 富有文化内涵,体现启发性
评价招贴作品是否优秀,还要考虑到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要与观者形成感情和精神上的交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首先,设计师要发挥自己所在文化环境的独特内涵,才能在当前国际招贴同质化的情况下让自己的招贴独树一帜。另外,招贴设计在传递目标信息之余,若能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引导或启示,引发人心灵上的共鸣,会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4 招贴设计图形创意表达的方式
4.1 具象图形创意
图形设计师应该具备色彩、造型等美术基本功,掌握各类具象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要采取自己擅长的绘画艺术语言联系有关图片资料,应用写实性较强的会话表现手段,设计绘画性图形创意作品,赋予其较丰富的特色及创新性特征。
4.2 抽象画图形联想
抽象画图形设计是较独特的图形设计方式,即设计师在写实的图形设计中向抽象化图形设计方向转变及过渡。采取抽象性的思维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加强对抽象化图形艺术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到招贴设计,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辅助增强综合、抽象以及归纳的图形创意设计能力。
4.3 应用同构的方法
在现代招贴设计中,最为基本及有效的设计方式就是“同构”。同构即采取创意联想设计举措,科学组合不具关联性的形象,最终形成具有新精神内涵的图形。这种图形的表达方式包括正负形同构、形形同构以及形影同构等等。
4.4 综合图形创意
综合图形创意具有众多设计方法,依照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情况,可概括为以下几种设计举措,即几何符号的应用、形的裂变、重复形的应用、形的渐变、矛盾形组织等等,这些举措在艺术设计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5 结语
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然而对于图形的掌控能力并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设计师要利用好图形语言,在日渐激烈的招贴设计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创作积累经验,探究图形规律。
参考文献:
[1] 李晖.浅谈以“手工实验”为主导的招贴设计教学实践[J].包装世界,2016(05):40-41+43.
[2] 何万里,熊英.创意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7(08):242-244.
[3] 周芬芬,黄信初.浅谈图形创意中的同构手法[J].艺术科技,2014(02):336.
[4] 黄璞.浅谈招贴中的同构图形设计[J].大众文艺,2015(07):119.
[5] 汪振泽,贺萧含.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研究[J].设计,2015(21):154-155.
[6] 汤瑾瑜.图形创意在企业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6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