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适度性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成为中小学的热门话题。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作为家校合作中家长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家长参与家庭作业在培养学生习惯、深入推进家庭和学校合作上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家长参与过程中又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何把握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度”的问题是我们要思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家长参与 家庭作业 适度
  一、双刃剑:家长参与“两面谈”
  实践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也并不是只有积极的影响。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影响,不良的参与行为又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于学校而言,有利于家校合作的深度推进和有效进行。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是一种持续性、深度性的参与行为,在学校和家长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于教师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掌握并及时和家长进行交流。于家长而言,通过参与家庭作业这一途径,促进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加深亲子感情。不少家长表示,通过参与家庭作业这一途径,和孩子的交流变多了,能够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在参与过程中会沟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可以知会孩子所发生的问题。于学生而言,通过家长参与到自己的作业中来,不管是直接监督还是提供物质性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经研究表明,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参与家庭作业往往与孩子的学业成就成正相关。
  (二)消极影响:家长参与的不当和过度,往往又会产生相应的消极作用。家校合作的同时,家长有些不当的参与,如代替学生做作业,往往会使教师获得虚假反馈信息,不利于对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掌握。在家长参与过程中表现的不耐烦甚至是极端的情绪往往会影响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甚至出现打骂孩子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家长的有些直接参与行为,介入过度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有的家长表示,在参与过程中与孩子发生过语言或者肢体暴力行为导致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僵化。
  二、“两何”分析:家长参与的动机与方式
  (一)家长参与的动因
  采访家长询问其参与的动因,根据结果可以将家长的动因分为两类: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主动型”家长往往认为“参与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参与能够和孩子共同成长”等,有的家长也是出于“教育恐慌心理”而进行的参与。根据访谈结果得知,不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家长认为自己的陪伴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低学历的家长往往对参与采取消极的态度。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动因往往与其受教育水平有关,与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家长相比,高学历家长通常会主动参与且参与的动机水平要强。“被动型”家长往往是应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迫于外在压力而进行参与行为,学生主动要求家长参与的情况也要考虑在内。另外,学生的学业成就的现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长参与的动机。
  (二)家长参与的方式
  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参与的方式也有差异,参与家庭作业的内容也有不同的几个维度。Kathleen将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方式分为强制性、知识型和榜样性。Cooper将家长参与家庭作业分为四种参与方式:自主支持、直接介入、排除分散注意力的事物、造成干扰。笔者在此将参与方式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1.直接参与:是家长直接介入到家庭作业中来,包括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完成过程和学习状态进行监督,在当下较多的学校中教师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聊来让家长监督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并上传家庭作业的结果,根据访谈结果得知,家长监督家庭作业往往和家庭作业的内容有关,如以背诵、抄写等有关的家庭作业,家长往往采取监督的形式。在此家长所扮演的角色是“监工者”;家长对家庭作业进行直接的指导,包括对孩子进行知识性的作业援助、甚至直接代替孩子写作业,这时候家长的角色为“教师”; 家长在孩子进行作业期间和孩子进行交流互动,这一点在一些社会实践类的作业中尤为明显,如依据教师制定的规则与孩子共同完成手工作业、参观博物馆、进行家庭劳动体验等的作业内容,这时家长往往扮演“活动参与者”的角色;家长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包括对家庭作业的批改和就家庭作业的结果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对教师进行反馈,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并进行调整,家长的角色又转换成“反馈者”。在直接参与孩子家庭作业的情况下,家长往往扮演的不是单一的角色。
  2.间接参与:家长不直接参与到孩子的家庭作业中,但是给予孩子其他的支持以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家庭作业。间接参与包括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家庭物质环境和周遭的精神环境,“孟母三迁”中的孟母通过改变孩子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挑选最适合学习的环境,即库伯所说的“排除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家长通过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进行参與,当今的家教产业如此流行,家长往往通过给孩子请家教、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来进行参与。在间接参与过程中,家长往往扮演的是“支持者”的角色。
  三、“四位”分析:家长过度参与行为成因
  家长的不适当和不适度的参与行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家庭作业直接干涉、过分监督、会产生预料之外的负面效应,在探究家长过度参与成因中从四个维度出发进行总结,即“四位”。
  (一)学校的“错位”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界限相混淆。什么是家庭教育该负责的,什么是家庭教育中能够与学校教育相配合的部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虽然都是教育的类型,其共性都旨在推动人的身心良好发展,但是学校教育承担的职责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学校主要肩负着教学任务和德育任务;而家庭教育主要承担着为孩子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通过教育孩子学会生活和做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在学校教育中所面对的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更多的是亲子关系的处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更不能将家庭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中“被转移”学校教育中的部分加重了家长教育过程中压力的同时,也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专业化。   (二)教师的“缺位”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养的使命。教师其中一个最首要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履行自己的教育教学职责,从上好一堂课到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师生之间最基本最直接的互动途径就是课堂;家庭首先是一个生活的场所,家长的角色首先是父亲或者母亲,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基础,亲子之间最直接的互动便是关于情感上的互动。当教师布置大量的“家长作业”的时候,便是将教师的部分教育教学职责“转嫁”到家长身上,这种责任转移既不利于正常的教育教学的进行,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家长式作业”的盛行,背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缺位”。
  (三)家长的“越位”
  隨着教师将部分教育教学职责“转嫁”到家长身上,家长扮演的角色也渐由单一的角色综合为多种角色,如“传道授业解惑者”、“监工者”、“支持者”、“交流者”。一些本不该家长所做的事情现在需要家长来配合完成,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交流仿佛也被“家长作业”局限在了学业上的互动。家长越位并不只意味着家长需要付出的更多、还有那些被弱化了的家长的职责。当前因为过多参与家庭作业而被“惹怒”的家长、“委屈”的学生们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家庭似乎因为家长的越位变成了“斗兽场”、“练习场”,家长角色如何的合理定位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
  (四)学生的“失位”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任意涂抹的白板或加工的素材,而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事实证明,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个性素质的发展,均依赖于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努力,学生个体能动性的发挥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过度参与到家庭作业中来,一方面“排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主体性意识越来越强烈的时候,家长的过度参与的效果又会适得其反。李珊珊认为,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效果和孩子的年级成反比,即随着孩子年级逐渐上升,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效果越来越小。学生主体地位的渐失和教育的“疲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的内生性支持丧失,教育活动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
  四、“度”: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智慧
  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作为家校合作重要形式之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仍然缺乏科学的参与的方法,因此,家长参与家庭作业要科学参与,即“度”的把握。
  (一)合适参与,适合孩子
  家长参与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首要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支持者”的角色。孩子在学校学习完一天之后回到家中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来进行课余生活,家长需要为孩子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研究表明,学生的动机类型与家长参与的方式相互影响,家长在进行参与的时候,要判断孩子是内部动机为主还是外部动机为主。针对以内部动机为主的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强,家长应该采取不过多干涉的策略,将发挥的空间留给孩子,以为孩子提供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支持为主;外部动机为主的孩子,家长应该在介入的同时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另外,家长参与和学生学业成就表现具有相关性关系,在针对学业成就表现不佳的学生,家长应在参与过程中应该给予知识性的支持和交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总的来说,家长应该根据孩子学习的特点、学习的动机来调整参与策略,构建适合孩子、以孩子为主的学习环境。
  (二)“新”方式,“新”形式
  根据访谈的结果表明,家长采取监督式等强硬的方式参与家庭作业,往往与家庭作业的内容有关,如“检查背诵”,“默写”等类似的作业必须要求家长来配合完成。由此可见,教师预留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对于优化家长参与方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意识到家长参与对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预留的家庭作业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并且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学习合作,尽可能的发挥家庭作业作为家校枢纽、亲子枢纽的积极作用。比如,“家长检查文言文背诵”,不如换成“孩子对家长进行文言文教学”,使孩子在“教学”中掌握了相关知识,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紧密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茜.小学生“家庭作业家长化”现象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11.
  [2]顾应凤.中小学生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调查研究[D].宁波大学,2015.6.
  [3]张君.哈里斯·库伯家庭作业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09.
  [4]车晓丹.家庭作业及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研究[J].辽宁教育,2013(11):75-77.
  [5]李辉.家庭作业:谁的作?谁的业?[J].少年儿童研究.2018(02):29-34.
  [6] Marius Harring. Homework Practices: role conflicts concerning parental involvement[J]. Ethnography and Education, 2017,12:1,64-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9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