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小学生人文素养和表达能力的锻炼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我国小学语文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期间依旧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在本文中,笔者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阐述,并依据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期望为小学领域基层支教人员提供教学指导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随着现阶段新课改标准在我国的不断推行,教师对于语文课堂活动越发重视了起来,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小学教育期间,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小学是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认知技能的重要阶段,学好语文对于学生日后各个方面的学习和发展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小学语文学科是传承中国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新时代赋予学科内涵的责任。
二是小学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为学生的逻辑能力、启蒙思想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够在其他学科方面迁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是语文学科本身涵盖就比较广博,其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了哲学、历史、语文学科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发展黄金时期,只有学好语文学科,才能够接受良好的语文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大多是老师为主讲,而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参照教学大纲设计课程,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无法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大多数是局限于老师的思路之中,回答老師问题也仅仅局限于“对不对”“是不是”,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容易使学生形成惰性思维,总是喜欢跟随老师的思路。
(二)学生语文知识单一狭窄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知识水平就比较低,相对来说知识面也比较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语文知识单一。以本班为例,笔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观察,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日常的语文学习习惯,对文学知识的获取完全来自于老师课上的讲解,这就使得学生的文学知识层面很狭窄,接触过的文学作品仅仅限制于课本上的一些文学故事,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学素养难以得到提升。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分数和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造成学生语文知识获得渠道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三)教师教学互动不充分
在许多地方的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课堂互动的重要性,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不充分,课堂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会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在课堂中提不起兴趣,积极性不高,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还有一些教师的活动范围不能顾及所有的学生,互动教学对学生课堂教学水平的影响作用也没发挥出来。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互动教学,可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发展速度及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其接受知识的速度也不一样。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小学语文老师的教育模式采用的都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五)忽略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锻炼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根本不把口语交际的教学当回事,因为不是应试考试的内容,但其实口语交际是人与社会之间产生联系的重要一环,是一个人能力的外在表现之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三、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强调学生主体性发展,促进全面发展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学生不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必须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说学生如果想要获取扎实的知识,首先就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出“我要学”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做自主学习的主人,意识到“自己是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想法,多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向教师提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二)增加语文知识的积累
语文知识少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记住的少。语文教学注重语言,语言教学源于语感,语感教学来自诵读,要使学生对语言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遍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含义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因此加强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是语文积累的必由之路。其二是读得少,应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多读点,积累更多,可以多找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同学生们一同朗读,一来可以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二来可以使学生和教师的情感流淌在一起,增强师生间的感情。另外。可以适当地扩展教材,因为教材中承载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在教学中仅仅着眼于一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学生学会把它当成一种习惯和需要,日积月累,自然会厚积而薄发。
(三)实施互动性教学原则,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都应该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素质教育相悖,这次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要加强互动性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比如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彼此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小组探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还可以采取师生问答的形式,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慢慢地进行自主探究。
(四)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因材施教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正是这一过程的核心方法及原则,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来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备课要钻研教材,更要了解学生,在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安排不同的教学步骤,从整体的角度对每个教学环节作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在课堂教学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基本功训练内容,课堂提问有针对性,要有坡度,要通过课堂提问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开辟通往教学目标的渠道。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作业内容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难易有别,呈阶梯状,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深化题,符合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
(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育,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提高语言能力。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可以挖掘语文教材,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和形式来提高学生对口语的认识。比如在讲读课文时,有一些关于“人物对话”的部分,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口语对话交流,分角色进行朗读,还可以组织一些话剧形式让学生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在这种情境交流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我们还可以采取相互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中敢于发言,比如针对教师讲课或者是某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让学生讲一讲课堂上的不足之处和改进之处,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帮助学生养成敢于发言的习惯。还需要增加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时间,给予学生口语锻炼的机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