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声乐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音樂素养,还能够促进个人的素质水平。现如今,在我国的声乐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声乐演唱方法,一种是民族唱法,另一种是美声唱,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将二者相融合,对于提升声乐演唱的艺术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有利于促进声乐演唱的发展,是今后声乐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当前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篇文章分别分析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为促进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更好的融合、更好地应用于声乐教学中提供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声乐教学;民族唱法;美声唱法;融合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日益增多。民族声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广大群众对其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而诸多艺术高校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声乐的进步和发展。现如今,声乐教学已经逐渐形成规模,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美声演唱方法传入中国,并不断地融入到声乐教学当中,为民族声乐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美声唱法应与我国传统的民族唱法之间相互补充和完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从而促进声乐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学水平、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提升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声乐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一、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对比研究
(一)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呼吸方面的对比
与美声唱法相比,民族唱法的特点在于气息与咬字方面,强调二者的统一与协调。美声唱法更看重声音、气息与共鸣之间的协调程度,三者的协调体现了美声唱法的独特性。由此可见,不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都对气息有一定依赖,这就要求演唱者要运用腰部及以下部位的力量,保证气息能够流畅自然。但二者也有所不同,在民族唱法中采用提气收腹的方法来协调气息,而美声唱法则是借助腰腹力量来维持气息的平衡。
在美声唱法中,强调气息的连贯性,民族唱法中侧重于“气口”,注重声音的独立性,能够有顿挫感。二者使用气息的方法不同导致歌曲效果也大不一样,民族音乐较浅的气息呈现的效果更加嘹亮高亢,气势磅礴;美声唱法注重胸部与腹部呼吸的结合,这样发出的气息更加沉重内敛、浑厚饱满。站在科学的立场来看,美学唱法优于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缺乏正确的呼吸理念,也没有科学的指导为依据,这相对于美声唱法就比较落后,但民族唱法的优势在于有丰富的情感,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更容易感染观众。美声唱法科学合理的呼吸方式让歌曲的效果更明显。
(二)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发声技巧方面的对比
我国民族唱法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受民歌影响较大,导致了民族唱法的发声部位在胸腔前部,使声音更加高昂响亮,甜美动人,独具中国歌唱魅力。美声唱法比较含蓄内敛,声音更加柔和饱满,这是因为其发声部位与民族唱法相比更加靠后。
除此之外,美声唱法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真假声技巧的转换,这种切换自如的真假声可以让不同音区之前的转换更加协调,表达的歌曲效果更加和谐、自然。相比之下,民族唱法的真假音转换有明显的不足,要注意不同音色之间的差异,使不同音色之间相互碰撞达到对比和突出的效果。声乐艺术要做到东西方优势互补,民族唱法要提高真假音转换方面的技巧,多多向美声唱法学习,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不断进步。
(三)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声音共鸣方面的对比
由于民歌对我国民族唱法的影响很大,所以民族唱法比较重视高声音,运用头腔共鸣来达到高音的目的。会使声音集中在一个部位,声线会比较细腻、嘹亮,具有较强的表现力。美声唱法侧重于腔体共鸣,可以保证声音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声线更加和谐饱满。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策略
(一)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呼吸方面的融合
我国的民族唱法对于呼吸的把控有自己的体系,过于重视呼吸的控制导致在演唱时会有紧绷感,而且过于在意歌词的表达也影响声音的把控,把重点放在了喉咙与声带部位的振动,导致歌唱效果单调苍白。美声唱法强调腔体的融合、共鸣,把歌唱建立在控制气息的基础上,这也导致了歌唱过程中出现咬字不清晰的状况。因此,我国民族唱法要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借鉴美声唱法的优势,取长补短,改变传统呼吸掌控方法,保证吐字和呼吸的统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要保留和发扬民族唱法的特色优势,在歌唱时富有情感,使声音的穿透力更强。
(二)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咬字方面的融合
在传统的民族唱法中,注重声音与情感两个方面,要求演唱过程中吐字清晰、发音标准,要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内容。歌唱者要通过口腔前部来发音,保证声音浑厚准确,也符合我国通过嘴唇咬字的发音方式,但是过于注重发音部位就会导致胸腔共鸣的减弱,使字与字之间的转换不够流畅自然,导致音量不足、穿透力不够,影响歌曲的表达效果。美声唱法运用意大利语言,因此不太重视发音咬字方面的内容,演唱者借助后槽牙吐字,发音会比较圆润饱满。我国民族唱法正在不断改变和完善发音方式, 不断的学习美声唱法的发音技巧,在保证自身特点的同时将吐字方式从横向转变成横竖方式,促进声音变得更加和谐、连贯,弥补民族唱法在咬字方面的不足。
(三)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发声技巧方面的融合
在以往民族唱法的声音训练过程中,主张通过语言训练从而强化发声训练,因而过于注重对语言的练习,导致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过于注重对歌词的诠释和表达,使得演唱缺乏欣赏性。美声演唱的发音技巧能够较好的降低发声对于声带以及喉咙的作用,有利于更好的咬字发音,减少了发音器官的负担。因此,民族唱法应该积极地学习美声唱法的发生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助科学的呼吸方式以及对于真假音的处理方式,来降低或消除自身在发音技巧方面存在的缺陷。民族唱法和西方美声唱法应该在发声技巧方面不断地借鉴和融合,从而促进民族唱法发音变得更加强松自由,歌唱效果也更加悦耳,欣赏价值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美声唱法从西方传入到我国,对我国音乐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方面,更是有着深远影响。不仅完善了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理念,还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发展。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不断发展,二者渐渐出现了互相融合的趋势,二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借鉴,这将有利于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促进声乐教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鸢.将美声唱法的融合与借鉴价值应用到民族声乐教学中的策略[J].北方音乐,2019(4):176-180.
[2]刘霞.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分析[J].北方音乐,2019(3):205,246.
[3]张锦锋.高师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J].大众文艺,2018(20):195-199.
[4]温淑萍.高师声乐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融合为核心[J].大众文艺,2018(14):179-181.
[5]冷佩坤.论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融合[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4):83-84.
[6]刘坪.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7):189-190.
作者简介:王燕丽,讲师,太原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4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