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教育戏剧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四大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戏剧是将戏剧的元素和技巧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他们的自我体验与创造,达到教育的目的。它对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更加符合孩子的天性,贴近他们成长的特点。为了让教育戏剧更好地融入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让教学更加生动有效,且富有生机与活力,笔者以小学课文《亡羊补牢》为例,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戏剧元素与学科素养的关系,戏剧习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自行设计与紧扣文本的关系,知、情、行相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戏剧;教学融合;关系
  一、戏剧元素与学科素养的关系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提出“将戏剧融入教学”,倡导学生在戏剧实践中学习。因此,将教育戏剧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是指在语文教学中自然融入戏剧元素,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这其中,要处理好戏剧元素和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在一堂融合课中,我们首先要关注学科素养,即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习得的知识、技能、经验、品质和态度,这是教学的基本目标。新课标倡导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引导他们在不同的学习体验中获得语言表达、思维创新、想象创作、审美等能力的提升。而戏剧元素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它可以根据课文需求,创设出一个故事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入戏成为“演员”,通过更为直接的体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更富有张力与感染力的情境下更深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情感,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最终,戏剧元素是学生在课堂中提升学科素养的一种载体。当然,在其中关于戏剧文化的渗透也有利于丰富和提高学生对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认识。
  在设计人教版三下语文《亡羊补牢》一课时,由于这则寓言和小朋友现在的生活情境离得比较远,在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游离感,不能很好地投入。因此,我们尝试将戏剧的元素搬进语文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当时的背景,进入故事的情境。在课堂中,让学生入戏成为养羊人的街坊,甚至是羊圈、羊圈里的羊,把当时的情景具体地进行还原。在这样一种戏剧元素所营造的的氛围下,带领学生“身臨其境”进入体验,促进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感受养羊人的态度。学生学起来也有很强的投入感,容易感同身受,对情感的把握、寓意的理解也能水到渠成。而且,在这样一个情境再现的过程中,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戏剧审美能力也有进一步的提升。
  二、戏剧习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语文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使用的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会根据每一环节要达成的目标而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它关注到语文学科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比如: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等。戏剧习式则是在教育戏剧的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它是引导者根据情境的需要设定的学习体验方式。比如:墙上角色、角色扮演、教师入戏等。它们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共通性,在一定程度上都推动了课堂的进程,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当教育戏剧融入语文教学时,教学方法依旧被使用,戏剧习式也会同时被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但它的选择前提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目标,较之一般的教学方法更能够给予学生启发和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课堂所谓的“热闹”而表演。
  在《亡羊补牢》这一课,有两处地方运用到了同一种戏剧习式:故事棒。故事棒是指当老师讲故事的时候,邀请学生到台上将故事讲到的东西演出来。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老师用故事棒带领学生进入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情境。通过老师的戏剧化讲述故事,让学生将养羊人与羊群相处、丢羊的事情景构建出来,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来学习。这样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更加直接地给学生学习的冲击力,吸引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同时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事半功倍。第二次使用故事棒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地讲述故事。在这节课中,其中有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会直接把课文复述出来。为了让孩子更加丰富、生动地讲故事,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语言,我们使用了故事棒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故事后,将自己的感受放进去,由学生自己讲,自己演,丰富故事的表达。我们惊喜地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在故事中运用一些成语、俗语,表达也更具体化,给事物、人物增添了很多色彩。同时,学生也从这一堂课中学会了这样一种有意思的讲故事的方法,并将它作为一种同伴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自行设计与紧扣文本的关系
  在教育戏剧与语文学科相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紧扣文本与自行设计的关系,即再造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对于语文教学来讲,研读文本是必要任务,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并将其加以运用。但教育戏剧重在体验,文本的研读这一环节容易被安排到教师课前的备课和学生课后的阅读,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经验的习得和想象力的创造。因此,两者的融合课需要考虑如何将文本进行合理运用。首先不能脱离文本,在融合课上要有一定的框架限制,即目标的达成方向必须是稳定不变的,对于文本的重点内容,也应提取出来分析与研读,在文本的基础上再造价值。其次,如果要增加另行设计的部分,要考虑必要性有多大,表演有无增加戏剧、审美的成分,有无推动情节发展。这里的另行设计一定要是有创造性价值的,并对文本、对课堂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所以,课堂在选择使用另行设计的部分时,一定要慎重。
  在《亡羊补牢》这一课,由于第一次丢羊后,养羊人和街坊的对话比较简单,所以在品读完对话之后,我们采用了教师入戏的习式,让教师成为养羊人,学生成为街坊,然后紧扣文本,围绕课文养羊人与邻居不同的看法,展开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是在文本的基础上再造价值,进行深挖,从而深入了解养羊人丢羊后的内心想法,加深学生对故事的感受。另外,在本课中,我们又自行设计了两个部分。第一,在一开始用故事棒构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情境,加入了记者采访的戏剧习式,主要采访对象为羊、羊圈、窟窿,透过记者的客观问与答去探索每一个角色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当下丢羊情境的探索,以及对自身角色态度、情绪、立场的掌握。第二,在养羊人再次丢羊后,让学生以养羊人和街坊的身份加入即兴对话,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中养羊人再次丢羊后的内心变化。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代入,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折射在这两个人物身上,其实我们看到的是更多是孩子下意识的动作和不自觉的表现。这样的情境可以触动孩子在感受当下角色的同时,产生自我反思,并延伸到生活中去,这样的另行设计才是具有意义和价值的。   四、知、情、行相统一的关系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知识目标是最能够直接达成的,而情感目标则是在对文本进行品读后,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得到一定的启发,从而联系实际。而教育戏剧,它更侧重于对学生内心的挖掘,通过课堂上所营造的共同的空间,让学生都待在这个环境下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安全地体验“社会万象”。在这个体验过程中,学生习得了自我认知和社会经验,更容易通过情感去指导现实行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好地践行了“以情导行”这个目标。在两者相融合之下,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知、情、行如何能做到协调统一。通过将戏剧元素和戏剧习式渗透进语文课堂,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营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交流、创造,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更好地导向“行”。
  在教育戏剧中,我们更多会从意义的层面进行探索。比如《亡羊补牢》中,我们更关注的是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而不是他遭遇了什么事。所以,当教育戏剧融入到语文课堂时,我们便会通过前面所提及到的故事棒、教师入戏的方式,一步步帮助孩子建立自身与文本的内在联系,让他们在拥有自我经验的基础上去体验这个故事。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牧羊人生活的空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社会”,打开自我想象,去表达各种人类的情感,这样的学习就具有了社会的价值。最后,学生再把自己的课堂体验和经历的情感延伸到自己的实际生活,真正地指导实践。这样,“以情导行”的目标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实到了实处。因此,将教育戏剧融入语文课堂,可以帮助“知、情、行”的目标更全面、和谐地践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教育戏剧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是对原有语文课堂的丰富和创新。利用教育戏剧的方法,对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进行突破,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同时,通过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产生积极学习和探索的愿望,在体验中主动“学”和“做”,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明月.论教育戏剧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4.
  [2]李婴宁.“教育性戏剧”在中国[J]. 视野,2013(9).
  [3]周笑莉.运用教育戏剧培养审辨性思维的优势與方法[N].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3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