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促读 以读促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几年,本人一直在研究“体验—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并以此探索出以“写”促读,以读促练的课外经典短篇小说教学思路,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
【关键词】经典短篇小说;阅读教学;小论文;缩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近几年来,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是如火如荼,而对于经典短篇小说课外阅读教学的关注不够。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想要把整本书阅读作为课程纳入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近几年,本人一直积极研究“体验—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对课内长文教学研究收获颇丰,据此引申到课外经典短篇小说教学研究,希望能够为实现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目标做些有价值的探索。
一、课外经典短篇小说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有许多经典短篇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代表,它们历经了岁月的考验,经受了无数专家学者的品鉴,它们所具有的文化价值的稳定性和象征性,为学生提供了沟通与交流的可能,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很多作家都曾经说道,除了长篇经典,还有许多经典短篇小说影响了自己的一生。莫言、余华、王朔、苏童等就曾以一流小说家的洞察力和领悟力,选出了对他们创作影响最大的十篇经典短篇小说。
课外经典短篇小说教学研究,旨在培养高中生阅读古今中外经典短篇小说的兴趣,希冀他们从经典短篇小说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扩大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并且学会尊重和理解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文化,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课外经典短篇小说教学研究,有利于落实小说课外阅读目标,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对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以“写”促读,以读促练
“体验—探究”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细读小说文本,深入研究小说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征、深刻的小说意蕴、丰富的艺术手法以及作者所要表现的复杂的情感。因此这个“写”有两种:写小论文和缩写。
学生在课外阅读之后,针对小说的某一个方面写评论性文章(小论文)。比如学生读莫泊桑的《珠宝》,要求他们联系教材内容《项链》,写一篇人物比较分析的小论文:《莫泊桑眼中的郎丹夫人与玛蒂尔德》。学生读鲁迅的《铸剑》,要求学生写《我成不了/我也可以是眉间尺》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小课题,要求他们完成小论文,学生带着课题带着任务去阅读小说,从小论文的效果来看,阅读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然后每周用一个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每周末阅读一篇短篇,1万到2万字左右,学生还是有时间去完成阅读,因为有阅读任务,有课堂的分享交流,他们的阅读兴趣浓厚,阅读能力也大大提高。
对于一些意蕴非常丰富的短篇小说,要求学生缩写,并且按照高考小说题型出题目考其他学生。缩写就是采取保留主干、剪除枝叶的方法。缩写,必须要对原小说中的情节主次、结构层次、人物形象特征、主题等了然于心,在缩写时才能做到在保持小说基本风貌下删减和概括适当。缩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把一篇几千字甚至两万字的小说压缩成1000—2000字,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挑战性,而出题目就更是有难度。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难度,倒是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课堂上,学生们小组分享各自缩写的小说,并交流完成各自出的题目,在做题的过程中,完成对对方的评价。
这样的“写”的方式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也正因为有这样持久的课外阅读积累做后盾,能极大提高小说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墙》的删减文以及高考仿真题
墙
[法]让·保罗·萨特
晚上将近八点,一名军官带着两个长枪党徒来到我们地窖牢房,宣布:“斯坦卜克,伊比埃塔和儒昂.米巴尔。你们仨被判处死刑。明天早上执行。”
汤姆对我说,“这下我们可惨了。”
“是啊,”我说,“但对小家伙太狠了。”
我说的是公道话。但是我并不喜欢小家伙。三天前他还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很能讨人喜欢。但现在他的样子像一只用旧了的苍蝇拍。我想,即使他们把他放了,他也不会再变得年轻了。
死亡来临了,我很坦然,因为我们还有整整一夜可以用来思考。我发现汤姆的脸色也阴沉下来了,样子很可怜。我想,他也开始了。
天几乎全黑了,这将是清澈寒冷的一夜。门开了,两名狱卒带来一个比利时医生,说是来帮助我们减轻痛苦。小儒昂的情况最糟。他的嘴巴张开,鼻孔在抽动。医生走近他,把手挪到了他的手腕上,帮他把脉,又掏出一个小本子记录。之后,他用毫无表情的语气对我说:“你不觉得这里冷得让人发抖
吗?”他看上去很冷,脸色有点发紫。“我不冷,”我对他说。
忽然我明白了。我把双手放到自己的脸颊上,它们沾满了汗水。在这寒冬腊月,到处是穿堂风的地窖里,我竟然出汗了!我用手指摸了摸头发。因为出汗,它们都黏结起来了。我汗流浃背至少有一小时了,而自己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逃过那比利时蠢猪的眼光。
小儒昂突然发问:“要痛苦很长时间吗?”“不,很快就会过去的,”比利时人慈父般地答道。他对受苦简直怕极了,并且只想着这个。当然,在他这种年龄上這也是人之常情。
天气好极了,然而一丝光亮都钻不进这个阴暗的角落里来。我发现汤姆也在出汗。他开始轻声说话了。我想他是在跟我说话,可是他并没有朝我看。显然,他是怕看到我这个样子:灰暗,流汗。我们两个都一样难看,互相看起来比照镜子还可怕。
“当有人对他们下令‘瞄准’时,我就会看到八支步枪都向我们瞄准。我想我简直要钻进墙里去。我将使尽全身气力用背去顶墙,但是墙却岿然不动,真像在噩梦里一样。” “行了!”我讨厌他说这些。他开始自言自语,两眼直盯比利时人。医生不像在听。我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他到这里来是为了观察我们的身体,观察我们这些正在步步走向死亡的活人的身体。“这真像一场噩梦,”汤姆说,“我想,以后将是一片虚无,世界将为别人继续存在下去。”汤姆的脸上呈现出死亡的气色。我的自尊心被刺伤了。我和汤姆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点。可是,现在我们俩酷似一对孪生兄弟,这仅仅是因为我们就要一起死去了。
“你尿裤子了。”我提醒他。“我没有,”汤姆粗暴地说,“我并不怕。我发誓,我不害怕。”
比利时人没有作声,他一直在做记录。我看着他,我们三人都在看他,因为他是个活人。他做出活人的动作,有着活人的忧虑;他像活人一样冻得发抖;他有一具營养良好,听从自己指挥的躯体,他可以想明天的事。我们这三个已经失去人血的亡灵,在那里看着他,并像吸血鬼一样吮吸着他的生命。
我不愿再想死亡了,但我总看到枪管瞄准了我。为了换换脑子,我就开始想我过去的事情。追求幸福、女人和自由是多么艰难啊!我曾想解放西班牙,我曾参加无政府主义运动。我对待一切都极其认真,仿佛我是长生不老的。有些东西我本来会留恋的,如:曼萨尼利亚酒,或我爱了一年的贡莎。可是,死亡使它们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魅力。我是这么的孤独。
汤姆也很孤独。他骑坐在长凳上,并且开始微笑着打量它,显出惊奇的样子。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抚摸木凳,然后又猛然把手抽回,全身颤动。汤姆在长凳上摸到的正是自己的死。
此时此刻,我对任何东西都已无所牵挂,在某种意义上,我是平静的。然而,由于我的躯体,这种平静又是令人厌恶的。我用它的眼睛看,用它的耳朵听。但是这已经不是我了。它自己在出汗,在颤抖,而我却已经认不出它来了。我不得不摸摸它,看看它,以便知道它变成了什么样子,仿佛它是另一个人的身体。我只能感到一种沉重、卑鄙的压力。我感到自己像是被一条巨大的寄生虫困住了。
比利时人拿出表来看了看说:“三点半了。”汤姆蹦了起来。我们一点都没有察觉到时间竟这样流逝了。小儒昂哭泣起来,哀求道:“我不愿意死,我不愿意死。”我瞥了小家伙一眼,我感到自己变得不近人情了。对人对己我都不能怜悯。
门开了,一名中尉带着四个士兵走了进来,带走了汤姆和儒昂,却叫我在这先等着。我听到了时间相隔几乎一样的阵阵排枪声,我禁不住发抖。一个小时以后他们把我带到内衣房去,说过一刻钟我再不交代,那就立即枪毙。我懂得他们的阴谋诡计,他们企图这样来征服我。
我知道格里斯藏在他表兄弟家里。我宁愿死也不会出卖格里斯。为什么呢?我对他的友谊和对生存的企求,在黎明前片刻都已经同时消亡了。他的生命并不比我的生命价值更高。任何生命在这种时候都是没有价值的。他们让一个人紧贴墙站着,然后开枪射击把他打死。我很明白,他对于西班牙的事业比我有用。这时,一种莫名其妙的高兴劲油然而生。
“他藏在公墓里。”我想捉弄他们。他们跳了起来,在一片喧闹声中出发了,而我不时地发笑。过了半小时,矮胖子一个人回来了,他居然把我放了。士兵就把我带到一个大院里,那里我认出了面包师卡西亚。他对我说:“真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你。”
然后,他放低了声音:“他们抓到了格里斯。”我开始发颤:“什么时候?”
“今天早晨。他离开了表兄弟家,藏到公墓去了。他们今天早晨去那里,他先向他们开了枪,他们就把他打死了。”“在公墓!”我开始晕头转向,终于摔倒在地。我笑得那么厉害,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墙》将人置身于一个极端情境中,即等待死亡的牢房,考察人被有形的“墙”禁锢后的所言所行,呈现人的各种选择,考察处于极端情境中人与人的关系。
B.整篇小说着力于刻画人物在等待死亡中意识与身体的变化,小说的主人公感觉“我只能感到一种沉重、卑鄙的压力”,这是来自于一种由死亡而引起的对生命的厌恶。
C.作品通过冷峻真实的对话描写,表现了一个面临死亡的人,那种折磨煎熬、孤独、幻灭,描写细腻逼真,感染力极强。
D.以“减轻痛苦”为职责的比利时医生,其实只是和法西斯沆瀣一气的卑鄙小人,他只是来“观察”这些即将死去的人,就像观察即将死去的动物一样。
2.结合文本分析题目《墙》的意蕴。
3.请分析小说结尾的荒诞性。
参考文献
[1]于海涛.中外经典短篇小说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4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