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与创新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时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们农业的推广模式的不断创新,不同地区的农业推广模式也大不相同。在实际推广进程中各个地区所具有的优势也不尽相同。然而,从目前农业推广的具体实现性方面来讲,其推广模式的创新与完善还有待提高和发展。本文将针对我国目前的农业推广进程中的服务模式和创新发展进行详细的分析,旨在推动我们农业相关领域的发展与提高,提升普通农业经营者的相关水平,扩大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推广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就目前农业相关的技术推广实施办法来讲,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科研院校单位与机构、农业相关的民间组织和农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推广制度。现阶段,不同地区的政府单位正在实施并支持民间社会相关组织,农村相关的供销社、企事業单位和农村基层科技人员去深入农村基层,其推广相关的服务模式。经过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农业推广和实施,我们已将农业相关的推广理论技术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经验,提高农业的相关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农业科学的重要作用。本文章节将针对目前我们推行的农业推广服务进行分析,下文将简要地描述分析农业推广服务的主要内容。
  1 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基本模式
  1.1 建设农业专家院
  农业专家院是我们最早实行并推广的一种基本模式,其采取的是农业类的院校、科研院所、科研机构以及当地政府进行合作的模式。通过引进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的重点示范和辅导和专家现场技术讲解与指导,来推广农业方面的相关技术。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截止目前我国30多个省市设立了不同农业方向的农业专家院,享有天府之国的四川省成立120多个农业专家院。创建农业专家院的宗旨是: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强大的人才优势、专业技术优势以及行业信息优势,加快现代化农业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落地实施,进而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科学化、信息化以及专业化进程。
  1.2 选派专业技术人员
  与农业专家院农业推广模式不同的,向一线农业生产地区选派对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一种较为灵活、快捷且更容易实现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在一些农村硬件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这种推广方法实施的可行性较为突出,且可以推广的范围也较为宽广。此外,这种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对于农业从业人员学习相关技术也是较为便捷和高效的一种方式。
  1.3 创建农业科技园
  农业科技园的创建是基于现代化农业技术来实施的一种农业服务推广模式。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建设现代农业技术的功能展示园区。这些展示园区可以有效地、直观地展示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功能、生产功能以及现阶段的农业科研成果。同时,也可以为农业科研成果相关的转化、落地和应用推广工作、新时期新农村发展与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4 农民研究会
  农民研究会一般是指农村地区的农业从业者自行创建的一种民间组织,其也是具备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农品种的研发、农业技术的改良与优化、畜牧业养殖等问题的能力。农民研究会在农业基础技术的推广、技术发展信息的宣传、育种育苗方面的技术指导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进程中贡献巨大。同时,这些农民研究会也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可以为现代化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以及专业化的推广发挥重要的作用。
  1.5 农户科技园
  农户科技园在农业推广服务环节主要扮演的是通过联合经营、土地运营标准的创新和农业政策帮扶等方式,实现农村从业人员同农业科技技术对接的角色。
  通过农户科技园实现了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生产联合,在这个过程中创建了很多的农业生产经营方法,增强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种类,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村地区从业人员学习技术知识和生产经营方式的积极性。
  2 农业服务推广模式的创新
  2.1 把农业生产技术的结构创新与从业生产实践相关联
  现阶段我国农业方面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占比大约为45%,这一指标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以四川省农业生产为例,该省在农业生产领域引用相关的科技成果多达1800多项,其中技术成果的落地率在72%左右。其中,专利授权方面、审定新农产品品种方面、省级科研成果方面的各自利用率是60.2%、65.8%和90.7%。此外,在畜牧业和种植业方面的相关科研成果的利用率在70% 左右。这些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农业技术的应用得到广泛的推广,但是这不能说明我国的农业技术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推广的过程中有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比如技术推广的时效性和地域性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有待农业方面的技术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改善,以此来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高效、快速发展。
  2.2 对农业的推广模式不断改进与创新
  2.2.1 推广主体
  就目前推广的形式来讲,我国农业推广服务的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的农业部门。例如:采用向农业生产一线派遣专业技术指导人的推广服务模式,农业专家院模式下的科研机构和农林院校单位的技术骨干等。
  2.2.2 农业人员的力量
  推广农业的主要群体力量是我们广大农村从业人员,在推广期间,也会有很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他们构成了农业推广进程中的中间力量,肩负着推广的重要使命。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农业推广的进程。因此,提高农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有助于改善目前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2.2.3 推广标准
  农业模式的推广服务其是否能具体落到实处,需要有相应的标准作为支撑。推广标准一般包括:政府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的技术应用标准、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技术指导标准、农业合作和推广标准、科研产业化培育标准等体系。在推广过程中,可以基于这些体系将农业技术和模式的推广真正落实到实际生产活动中,可以大大地改善推广时效性较差的问题。
  2.2.4 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作为推广农业模式过程中连接各个环节的重要纽带。其自身的结构创新、规模的发展对服务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不断创新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发展任务。
  2.3 加强对农业推广的重视程度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知,农业推广过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主体在推广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现阶段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因素——农业推广制度。我国《农业推广法》里重点强调:要结合农村从业人员、民间科研组织、科研事业单位以及农业科研院校。然而,在实际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其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相关政府部门往往采取区域划分的方式布局农业技术力量,直接导致了技术力量的整体均衡,最终不能将技术力量与地区的产业发展很好地结合。
  其次,相关行政单位过度的行政干预,导致很多技术人员无法与一线的生产人员进行直接接触和交流,无法将农业技术的推广落到实处。民间的农民科技组织、农业技术协会和社团以及专业的农村合作社等组织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在实际农业推广过程中,推广的随意性强,缺乏科学的指导,直接對农业推广造成了不良影响。还有一些业服务推广人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较难将农业服务推广正确传达给农村从业人员。所以,为保证推广过程中的质量,对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3 结语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把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活水平作为主要工作任务。我们需要各级政府参与和政策支持,社会相关组织的协同合作,还需要基层科技人员和农业人员的具体实施,最终将农业推广落实到实处。
  在推广服务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科研单位的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率和贡献比,加强科研院校、民间科技组织和农业从业人员的基层交流。通过基层的技术指导交流和农业技术的科普教育,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参与推广的积极性,把推广范围拓展的更宽。
  综上所述,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及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值得所有从业人员和组织深思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蒋永穆,郭晓鸣,纪志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成都市的案例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6(06).
  [2] 郑玉刚,谢永建.探讨新农村建设传统模式的创新——以江西省宜春市彬江镇为例[J].农业经济,2007(09).
  [收稿日期]2019-01-07
  [作者简介]徐婷,女,江苏省镇江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