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校园话剧史与教学维度下《艺海丰碑》风格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中国话剧重要内容,校园话剧是其源头和发展主体,可谓中国校园话剧造就了中国现代话剧。校园话剧本身亦是校史、校庆活动的一个内容,如此可见,校史剧、校庆剧本身就是校园话剧的核心,更是中国现代话剧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校园话剧独特的品格和艺术特征,如此角度下,对广西艺术学院80周年校史剧《艺海丰碑》,从爱国进步、人性光辉、产业品牌等方面给予风格特征性论证。
  关键词:爱国进步 人性光辉 产业品牌
  中国话剧作为外来艺术剧种,其最初的输入和落地便是诸多现代大学、中学等校园内,“中国的话剧始于校园,更繁盛于校园,长达一个世纪的中国现当代话剧史,每一步无不伴随着校园的影子。”可以说校园话剧的演出,成为中国现代话剧发展诸多阶段重要的内容。“19 世纪末期,可以充当话剧种子的有两颗:一是改良戏曲,或曰时装新戏,二是新式学堂里的学生演剧。”中国最早的话剧演出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考证为圣约翰大学学生演剧活动,“相较于天津南开中学的话剧“运动”,圣约翰学生演剧的起步早其十年……根据不完整的统计,圣约翰大学从1896到1911年的戏剧活动……主要的特色是以英文原文演出。1896年7月18日结业式上呈现的《威尼斯商人》(TheMerchantofVenice)选段,是目前所知该校学生最早的公开演出”。
   话剧演出活动与校庆、校史等活动关系紧密。例如早期的南开学校的话剧演出,本身就是每年校庆的固定节目,正是这样良好的校园演剧活动传统和气氛,孕育了中国话剧史优秀的剧作家曹禺和优秀革命家周恩来。其中曹禺话剧演出活动就在南开新剧团。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的现代话剧演出活动,也是现代大学深入民间,启蒙民智、爱国进步的重要手段。校园这个空间,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的另一个晴雨表,其中话剧表演则是其形象化的载体。不论文明戏与辛亥革命的关系,还是一二九运动、抗战救国中的各个演剧队,还是20世纪八十年代的现代话剧与九十年代源自校园的先锋话剧运动,还是21世纪中国小剧场运动中的校园话剧演出等,均是如此。
   广西的话剧运动当然也是源于校园话剧演出活动,“1936年广西师范专科学校的话剧演出活动,是广西话剧运动的肇始。沈西苓在该校的导演活动,为推进广西的现代艺术发展作出了贡献”,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至1944年9月桂林大撤退六年时间里,桂林作为后方的文化抗战重要城市,其话剧联展活动则是桂林抗战文艺重要内容。当时桂系“广西大学先后聘请……焦菊隐、张铁生、张志让、万仲文等为主任或教授”,这些戏剧界的名人,也是在校园开展戏剧教育以及戏剧创作工作,可以说,校园演剧活动和教育工作成为广西话剧发展史重要的内容。
   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大陆地区话剧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校园话剧占据重要的席位。一大批校园剧社成立,一系列校园戏剧演出呈现于舞台,校园戏剧在祖国南北蓄势而发。北京师范大学的“北国剧社”,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所高校分别组建了多个戏剧团体,其中近十所大学的校园剧社成立于八十年代。上海师范大学学生陶骏、王哲东编剧,王晓鹰导演的《魔方》1985年5月在第五届上海市大学生文艺汇演中由上海师范大学演出,一时间产生轰动效应,被称为“校园试验戏剧代表作”,并作为一年间全世界话剧舞台最重要的剧作之一被列入欧洲最富权威的《格雷高世界戏剧大全》。这些校园话剧拓宽了话剧艺术的表现空间。在既尊主流又富于开创精神的校园演剧活动中,一批新派导演和青年创作、演出组织纷纷出现。
   进入新世纪,作为一个多元与共生的时代,话剧生态更加的复杂多样。校园话剧不温不火,但是直到南京大学一个大三学生课堂作业、同时作为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的校史话剧作品《蒋公的面子》出现后,校园话剧再度回到中国话剧的中心,成为一个文化事件。随着,文化事件升温,其作品2012年5月首演,短短1年多时间内国内外场场爆满的巡演100多场,赢得了1000多万元,其成本不过5万元(导演南大中文系吕效平说“这个戏从排练到首演,总共花了 15 天,耗资仅 5 万元”)。其后连续3年成为新世纪中国大陆话剧的文化热点,不断获奖和巡演,产业效益和文化影响双赢。
   随着影像时代的来临,电影作为其重要媒介,开始了话剧与校史之间的沟通历程。充分展示校史,又具备丰富的历史品格风味,由李芳芳自编自导的展现校史又承载中国社会历史历程的电影《无问西东》。《人民日报》更是多次力推影片,并发文点评,称《无问西东》“拍出了时代风骨。”截止2月7日22:00,电影《无问西东》以8.5%的排片贡献大盘9.0%的票房,在周三工作日再收獲600万票房,累积总票房已突破7亿大关,达7.03亿。如此,看来,校园话剧、校园历史、校史剧、校史电影等成为当下话剧与影视行业重要的主题和可开发的内容。为庆祝广西艺术学院建校8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由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出品,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音乐学院联合制作的大型原创话剧《艺海丰碑》,可谓恰逢其时,运势无量。
   回顾中国百年话剧史,其校园话剧史成为其主体,正是校园话剧的爱国热情、青春激情、先锋意识、人文关怀等品格,孕育或促成了中国现代话剧的现代性特征的养成和构建,让话剧这个外来的艺术成为中国现代文化重要内容,更成为现代中国国民人格构建重要的艺术手段。如此维度下,我们思考我院话剧《艺海丰碑》风格特点。
   五四运动起于校园,兴盛于校园,造就了现代中国方方面面。同样的是,校园话剧紧跟着时代进步的潮流,不断激发着一代又一代学生走上爱国道路。校史与校园话剧成为中国进步潮流的策源地,其铮铮风骨,塑造着中国大学精神,影响了各个时代风格。话剧与中国政治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校园话剧与现代中国政治历史息息相关。政治、爱国、进步等宏大命题,需要良好的艺术手段和策略才可以凝聚为艺术魅力,以润物细无声的魅力吸引和感动每个观众,才能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如此看来,与辛亥革命有着紧密关系的"文明戏"最终没落,抗战中各种政治宣传剧、街头剧、话报剧等也随着抗战风云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而政治就是艺术、政治挂帅的革命的八个样板戏,也成为政治宣传工具的牺牲品。如此看来,《艺海丰碑》已经具备良好的爱国进步的品格,此剧四幕,贯穿始终的是宏大的历史和每个历史阶段的爱国进步的革命主题,高扬了地处西南边陲的广西拥有同样革命精神和时代风貌,此维度下,广西艺术学院的校史成为了这个大历史的一个内容,可歌可泣,却也无形中让人无法分清校史与中国大历史的边界。尤其是话剧等戏剧艺术是最具有历史精神和社会批判意识的艺术形式,其客观独立与理性批判的艺术哲理风格,让校园话剧成为中国现代话剧现代性与历史性、批判性的重要内容。如此观之《艺海丰碑》在校史与中国宏大历史主题、当代现实与校史名人的关联上不妨再丰富、多元而理智从容些。
   中国话剧史就是一部现代人性反思与批判、人道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精神演变史,校园话剧更是在教育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和现代人道精神前提下,开展各项演剧活动,进行话剧创作,涵养现代国民品格。鲁迅所谓的现代国民,其核心就是具有人性的人。如何实现这样健全的现代人格的国民,教育是基础,艺术涵养是重要手段之一。“艺术,归根到底是个人的精神产品,而戏剧则处在这种精神产品的最高端。因此,黑格尔认为,悲剧的本质就是人类在坚持一种伦理的合法性时,必然地因为它的片面而陷入犯罪;喜剧,则是由于人被“神”所照亮的强悍主体看穿了自身的荒谬而产生的幽默感”。作为校园话剧,尤其作为中国教育史重要内容的校史为原型来演绎的校史话剧,更应如此,他们的观众主体就是学生,而现代大学正是培养健全人格和现代品格重要场所,自然校园话剧、校史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作品人物形象要有“人”的健全品格。
   如果没有深刻人性反思和批判,我们就是不会感受到曹禺在清华大学创作《雷雨》时的苦闷与痛苦,也不会理解为何作为一个理工科教授却去创作话剧的丁西林,更不会懂得哈佛大学将戏剧教育作为全校通识教育的重点。可见,现代人性光辉成为校园话剧精神,也是一个学校历史是否让每个人感动并为之倾慕的关键所在。借此说开去,《艺海丰碑》设置了许多富有人性光辉与人格魅力的故事和小人物,同時,创办学校过程中前辈先贤的人格魅力均是如此。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这样的人性故事和细节、人物、冲突等再多些。
   话剧《蒋公的面子》,原本为南京大学文学院为纪念南京大学建校 110 周年所创作的学生话剧作品,特殊的题材与对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令该剧反响强烈。截止 2018 年11月 ,由“90后编剧、80后演员”创造的当代戏剧奇迹诞生于2012年的话剧界黑马《蒋公的面子》2012年12月启动社会公演,2013年开启全国巡演,并于2013年11月-12月在美国演出。目前已经创造演出300多场的成绩,被多次评为“年度文化事件”2018年继续全国巡演,依然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其产业收入远远超过千万元。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亦然如此,最高票价的票早已售完,可见今天为止,这部校园依然热度不减,成为新世纪校园话剧的奇迹,也是校史剧走向市场,赢得社会效益的典型。
   当然,中国话剧上同样以市场作为重要的目的,毕竟,戏剧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观众接受实现艺术的完成。当年曹禺的学生剧作《雷雨》成为上海这个文化都市的重要的演出热点剧目,场场爆满,收入高企。可见,校园剧校史剧应当积极拥抱市场,融入社会,走入文化产业这个潮流。由此出发,《艺海丰碑》要积极营造社会话题,引起新闻媒体和社会知识阶层的关注和认可。寻找合适的营销发行公司,开展市场业务的推广和宣发。同时,积极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协调合作,将该剧作为自治区60周年献礼的重要话剧作品,推向官方剧场,引起中央及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形成影响力。与影视单位和公司合作,积极推进该剧的电影作品的创作,一方面带动我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教学,成立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产业工作室,孵化以我校、我院为主的新世纪广西电影编、导、演等队伍和制、发、放等产业链,实现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促成我校戏剧与影视的市场化,争取获得良好的产业收益,为新世纪广西电影的再崛起贡献一份力量。
  注释:
  王远.20世纪90年代校园话剧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2.
  宋宝珍.中国话剧史[M].北京:三联书店,2013.
  钟欣志.末上海圣约翰大学演剧活动及其对中国现代剧场的历史意义[J].戏剧艺术,2010(6).
  谢婷婷.一段鲜为人知的话剧情缘——沈西苓在省立广西师范专科学校[M].抗战文化研究,2010.
  参见佘爱春.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1.5,12;王远.20世纪90年代校园话剧研究[D].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吕效平.话剧《蒋公的面子》与上海[M].上海艺术评论,2016.
  《无问西东》终破7亿 曝家训片段感悟中国精神  .网易娱乐[引用日期2018-03-09],http://ent.163.com/18/0208/10/DA46TV83000380CU.html
  王学良,于琦,侯思宇.《蒋公的面子》为何“有面子”[M].新华每日电讯,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