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水稻栽植面积大,产量高,栽培管理经验丰富,水稻种植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气候、地域、土壤以及种植结构不同,其种植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水稻质量与产量。为此,应构建科学合理的高产栽培田间管控机制势在必行,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以确保从根本上提高苗期管理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730050
1 水稻的栽培技术
1.1 秧田准备
秧田准备是水稻种植前的重要环节,能够为水稻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种植人员加强重视。对此,种植人员要对秧田进行耕地、犁地和灌溉,待秧田土质足够松软和达到一定湿度后,再将田面整平,这样一来,便能很好地促进水稻的健康、迅速生长[1]。
1.2 选种与育苗
在水稻种植前,选种工作也是格外重要的。以往部分种植人员由于对水稻品种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多靠自身经验来留种培育,导致一些优良品种得不到大规模的种植,进而无法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对此,在进行种子的选择时,需要种植人员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及地域特点,从特性、形态、纯净度、是否有携带病虫害、完整性等角度来选择种子[2]。从内在因素分析,包括胶稠度、蛋白质、直链淀粉以及糊化温度等含量是否符合标准量、遗传因素等。在完成选种工作后,接下来便需要开展育苗工作,育苗工作的第1步就是种子的浸泡,只需将选好的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2~3d即可,切记不可时间太长。第2步是催芽,而催芽也是具有很多形式的,如覆膜、温箱等,期间要密切监测种子发芽时的温度。因为若在种子发芽时的温度过高,就会出现“烧芽”现象,最终死亡;而若在种子发芽时的温度太低,则又无法满足种子的发芽要求,会对种子以后的生长以及水稻的产量造成影响[2]。基于这种情况,需要种植人员要在育苗阶段做好温控工作,一旦发现有变化,要进行及时调整。
1.3 播种与育秧
在完成催芽工作后,便要继续开展播种育秧工作。播种育秧工作的要点就是时间选择问题,需要种植人員在合适时间进行播种。在结合当地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变化后,对插秧的周期进行选择,确保秧苗有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做到气候适宜。因为若插秧的时间太早,这时气温比较低,容易出现烂秧、烂芽的问题;而若插秧的时间太晚,由于秧苗的生长周期是固定不变的,其可能无法在预定季节得到收成,若是在一些北方季节变化温差较大的地区,甚至会出现冻秧的现象[3]。同时,还需控制插秧的密度,做到均匀合理,确保每个秧苗都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建议在播种后,也可以采取覆膜搭棚的方式,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避免因生长脆弱而影响最终的产量。此外,还可借助插秧机来辅助种植,种植人员只需将秧苗放在机械的指定区域,其便可自动定时定量的将秧苗送至秧门,这时秧抓会获得秧苗,再由分插秧机构按一定轨迹把秧苗插至泥土中,就这样循环往复,便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播种,节省人力与时间[4]。
1.4 秧苗移栽
对于秧苗的移栽,时间应尽早,且对秧苗的选择要尽量选择较小的苗,秧龄在1个月即可,在秧苗发展到5~6叶期为最佳的移栽时机。对于旱田的选择,要在早期开展深耕工作,确保土质松软、透水和透气。其中深耕的深度应控制在25cm左右,同时施有机肥、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用量分别为2500kg/667m2、21kg/667m2、41kg/667m2和11kg/667m2。栽种密度的设置,应将行距设定为13cm×30cm,每个秧穴的容量为2株左右。在插秧期间,保证秧苗可以扎根,根扎入底部3cm即可。
2 水稻管理
2.1 苗期管理
2.1.1 温度管理
在播种至出苗这一阶段开展温度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将育苗棚内的温度控制在31.5℃左右。当遇到室外气温太低时,可通过草帘覆盖或是烟道加温的方法来对棚内加温,并且在幼苗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调节温度,在降温的过程中与外界温度相接近。
2.1.2 水分管理
在苗期水分管理同样十分重要,可在出苗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进行第1次浇水,浇水时间要尽量延迟,直至发现幼苗出现了发旱的现象才可浇水,这时应做到一次浇透,第2次同样是在观察苗床十分干旱的时候进行浇水[5]。但切记中午不可浇水,且水量也不应太大,一般用小水即可。
2.1.3 病虫害管理
在秧苗在生长至1个半叶~2个半叶期间采用病枯净或是恶枯灵对其喷洒,能够有效防止立枯病、恶苗病、稻瘟病的发生。
2.1.4 施肥管理
待秧苗在生长至2个半叶时,对肥料会显现出较大的需求,此时,可追施12kg/667m2的尿素。在秧苗移栽前的7d,对大田施12kg/667m2的尿素,追施50kg/667m2的硫酸铵。
2.2 移栽后大田管理
2.2.1 大田平整
需在秋季科前对土地进行深翻,深度在20cm左右,之后再精细地耙地,使土地变得平整,在这期间还能对病虫害的越冬基数及大量的草籽进行消灭。
2.2.2 施肥技术
应将叶面肥的喷施与根部的施肥进行结合,将钾肥和磷肥的比例加大,适当减少氮肥的比例。若在秧苗的生长后期出现了气温骤降的情况,还可喷施适量的叶面肥,达到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的作用。当水稻出现返青且已达6叶时,就要马上进行分蘖肥的第1次施予;待水稻已达7~8叶时,进行分蘖肥的第2次施予;待水稻已达10叶时,要追施穗肥,10d后进行第2次穗肥的追施。
2.2.3 水分控制技术
秧苗在移栽至大田后,需将大田的水面控制在苗高的1/3~2/3左右,当苗出现返青后。便要将水面控制在3cm左右,待水稻已达10个叶时,便把水全部放干,等到田里的水分相对较少的时候进行再次放水,直达水稻的抽穗阶段[6]。在此期间,如果发现水稻的长势太过旺盛,或是发黄、不拔节,就要放干水,经历10d左右的阳光曝晒;如果发现水稻的长势太过缓慢,便要加水直至淹没植株的2/3,增强水稻的水分吸收,使其的杆茎更为粗壮,穗子也越变越大。在遇到寒冷天气时,同样要加水来达到保温的效果,并在水稻即将成熟前再一次进行浇水。 2.2.4 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长草初期,可采取人工拔草的方式,尽量除尽田间的杂草,切记要将其带出田外。若草势长得较猛,就可使用一些除草剂,如太阳星、莎多伏及农得时等,通过配伍达到一定的浓度,来对田间的杂草进行处理。针对部分干旱稻田,可采用苯噻草胺或是阿罗津分别于插秧前及插秧后来实施喷雾防治[7]。
可在每年的6月末—7月初,按照浓度30%的新克瘟散6mL/667m2或是浓度40%的稻瘟灵25g/667m2,加水稀释,配成310倍的溶液,将其灌入喷壶中进行喷洒。当发现存在发病地块或是中心叶的时候,要用浓度为25%的百克乳油30mL/667m2、浓度为40%的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70g/667m2或浓度为75%的三环唑,加入40倍的水进行稀释,最终配成溶液,将其灌入喷壶中进行喷洒,喷雾频率为10h/次。
二化螟是水稻生長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虫害,针对该虫害的防治,可采用浓度为25%的杀虫双水剂200mL/667m2或是用浓度为95%的杀虫单粉剂35g/667m2,实施喷雾防治。
3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作物的产量将直接影响国民的温饱问题。而水稻作为我国3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必须要通过良好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来提高产量,正确的认识到水稻的栽培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按流程进行选种、育苗、播种及移栽等工作,使水稻无论是在苗期还是田间,都能保证良好的长势,最终达到提高产量和种植人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似海.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13):49.
[2] 陆晓宇.关于水稻种植机械发展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新农村:黑龙江,2014(14):218.
[3] 王泽明.忠县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培育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方农业,2018,12(13):54-57.
[4] 侯建昌.直播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6,33(3):92.
[5] 周波,王金秋,张艳清,等.关于提高吉林省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J].北方水稻,2016,46(1):61-64.
[6] 张海青.试论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及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7(10):181-182.
[7] 王慧,陈莉.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35(22):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