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候阅读法”于《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充满张力的文学作品。过去的教学大多局限在文本内部和已有的认知,而没有挖掘出作者的潜在意图和文章的深层意蕴。本文试论述“症候阅读法”的含义以及它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点,进而运用“症候阅读法”解读出《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更多内涵。最后,在新课标背景下,“症候阅读法”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有助于培养双方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从而为当下的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症候阅读法;语文教育;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99-01
一、“癥候阅读法”概说
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的《读<资本论>》中最早出现了“症候阅读法”的概念,它主要用于从文本的疑点入手来揭示那些被文本掩盖的东西,从而使该文本与其它文本之间发生联系。清华大学教授蓝棣之最早将“症候阅读法”对文学文本进行分析。在此之后,从事语文教育的学者们开始纷纷关注“症候阅读法”。其中,郭初阳老师将其用于课文《愚公移山》的教学实践中,别出心裁,反响热烈。总结前人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症候”具体指的是文本中的空白和矛盾之处,它往往蕴藏着作家的无意识。因而“症候阅读法”能够使读者探索出作者的完整意图,从而使文本产生新的解释义。
二、“症候阅读法”于《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由于“症候阅读法”首先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因此本节的探索主要是以中学教师的研究视角进行的。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更是公认的“乡土文学”的力作。其中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入了初中语文教材。在以往的课堂上,这篇课文的主旨大体被定性为抒发了作家对于往事的留恋和对于父亲的追忆。然而,这些认知尚且停留在小说的显性文本之上,没有纵深到小说的深刻意蕴。而后者必需通过读者解读文本的症候才能发掘。并且,《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容易被忽略的症候。因此,运用“症候阅读法”解析该课文是有必要的。
“症候阅读法”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找出症候。教师应在全面掌握课文的深意和“症候阅读法”的基本形式的前提下,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索症候,寻求文本的新意。当我们将“症候阅读法”应用于《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时,便能开拓出如下两点更为深刻的内涵。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离别”是显而易见的主题,明确所指除了有李叔同的那首被作为毕业典礼上的骊歌的《送别诗》之外,还有“我”与爸爸的生死离别。“离别”除了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流转,更体现为空间维度上的变迁。于是,这又引发了文章的另一个巨大空白——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我”去了哪里?蹲在草地里的人说:“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果然,在“我”长大之后,写下《城南旧事》时,“我”的确看到了大海。不过此时,“我”已处在了海峡的另一端。因此,如果运用“症候阅读法”将《爸爸的花儿落了》作为《城南旧事》的一部分来看待时,其中的乡愁意味就更加明显了。林海音借由《城南旧事》的前四篇描写自己在北平时的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而到了《爸爸的花儿落了》则陡然一变,诉说这些往事已是落花不再,因为自己已经远离了北平。于是,她通过抒发对往事的怀念,实则表达自己对家园、对北平和对大陆的深深乡愁。正如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出版后记《冬阳·童年·骆驼队》中说道:“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1]而花儿落了之后,文章便戛然而止。为什么此后只有空白?因为作家深知自己是无根的,她无法解决这种被割断的乡愁。这种乡愁成为了文本的空白,凝固在文章之中,挥之不去。无根的乡愁并不仅仅属于作家个人。丁帆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中认为,林海音的乡愁“并不是偏狭的失去故土的表现,而是整个无根的中国人(包括失去母亲大陆的台湾本土人和沦亡台岛的大陆人)的集体情感象征”[2]。它的解决办法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中也是空白,作家并未回答,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被解决或者不能被解决。相反,空白反而使解决它变得必要而急切。值得高兴的是,林海音的后辈们有望能够填补这个“空白”。
由于作家受限于五十年代台湾的政治环境,这种乡愁情结便以一种更加含蓄的书写方式隐藏起来了。而通过“症候阅读法”,我们便发现了作家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积聚的更希望表露的家国情怀以及挥之不去的乡愁。
三、“症候阅读法”的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学需要改革,而“症候阅读法”正是一个有效的助推器。一方面,它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与教师的发展方向是符合的,“教师要有更强的责任感,更广的知识面,更高的自身素质、精神境界和人格力量”[4];另一方面,它为初中生感知语文的内在实质打开了视角。因为在使用“症候阅读法”解读课文时,“学生必然要借助自己的文学常识和生活体验才能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样文本才能给予学生反馈,而学生从中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因此,阅读是心灵与文本对话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取创新体验的过程”[5]。因此,“症候阅读法”有助于拓宽初中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其整体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最后,“症候阅读法”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有机联动。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知识与感悟发现症候,解读症候,于是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自主性。而且,一些新的问题也给教师提供了理解文本的新视角,从而促进教师同学生一起思考和探索。这样,语文课堂便不再是“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模式,而成为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过程。所以,“症候阅读法”不仅为当下的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而且真正践行了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林海音.城南旧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141.
[2]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9-220.
[3]徐花.《城南旧事》乡愁浅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2):29.
[4]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5.
[5]南满.“症候阅读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