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高校开 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课程设置必须要适合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要依托专业教育,把全体的学生作为对象。课程内容要体现个性化的内容,帮助大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合理规划职业,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素养和发扬创新创业的态度。课程体系中要构建一个过程全面、层次多样、实践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创新创业 课程设置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危机。当前的就业形势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认知和规划能力,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越来越多新兴职业的产生,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就业中的不适应也决定了学生自身发展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强烈的需求。此外还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增加社会上的工作岗位。高校要不断优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实践环节的实施。
一、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能够体现现代化、大众化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产物。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创新型人才,他们具有职业规划的基本能力、创新创业的基本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入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教学、完善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技能理解和提高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态度的培养。在如今的高校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能培养大学生的应变能力。
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的目标
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的具体化就是课程目标。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要在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全程性和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从而来激发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目标,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去,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高校畢业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特征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要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社会。高校要把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落实到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去,要在高校整体的教育改革中得到实现,要在大学生的入学到毕业的过程中始终融会贯通,而不是简单的停留在某些层面。这就是创新创业课程特点中的全程性。
单一的进行知识授课是不能适应创新创业教学目标的。单一的知识灌输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校热情,相反增加了学生对于课程的误解。教学必须能够体现实践教学的环节。高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时要体现实践性的原则,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中去。要跟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一个完美融合。课程要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教学内容也要随着学生素质的差异有所不同。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要渗透在学科的各个方面,公共基础课中也可以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和理念。高校的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知识的熏陶,感受到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专业教育也要渗透职业生涯回话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以此来构建课程体系,巩固课程知识,提升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的技能和手段。
四、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方式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分析自我,合理规划职业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的热情,提高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文化素养。课程贯穿学生四年的大学时光,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应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适当进行实践教学。如户外素质拓展、生涯人物访谈、假期职场体验等,在学习完系统理论后,举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面试技能培训、模拟招聘等,同时开拓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利用社会资源搭建职场体验平台。
改变传统的以面授为主的授课方法,因为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了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台下看手机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学生不认识授课教师的情况,及不利于课程的发展。基于此,要改变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采取“专题化、报告式”的教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形式的授课形式。丰富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应实现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创新创业知识类课程和创新创业技术类课程的结合。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最为普遍的形式就是一些基础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共基础课程。学好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可以很好的让大学认识和适应社会,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自身创业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创新创业知识类课程,主要涉及的是创新创业的一些知识和方法。
大班教学变为小班教学,大班教学把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上课,这种做法忽视了专业的差异性,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为了提升课堂体验和实验活动的效果,应适当控制教学规模,改为小班教学,这样有利于小组活动、案例分析、游戏环节等课堂体验活动的开展,教师可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互动效果较好。
建立教师准入制度,发挥不同任课教师的作用。教师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授课效果,因此应建立科学的教师准入制度,让优秀教师进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队伍。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最为核心的内容。高校要积极利用学校、社会和企业这三大方面的资源,提高学生的职业分析、职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建设。另外,学校还要为大学生创业主体提供信息服务和资金扶持,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还可以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学生可以定期组织活动,彼此交流创新创业的经验,让毕业压力成为创业动力。
从长期来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就是要培养高校学生的规划意识与开拓精神;从短期来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工作岗位的能力,促进就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不是单独的也不是封闭的而是能够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够体现专业教育背景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要能够让全体学生融入到其中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参考文献:
[1] 赵峰.关于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04):33.
[2]薛慧.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4,(03):65.
[2]朱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7,(08):83.
本文系廊坊师范学院教改课题“应用转型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K2017-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1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