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施工常见的技术问题及控制措施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各类建筑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随着人们环保和节能意识的不断强化,外墙保温技术获得了广泛关注。外墙保温技术通过加设保温层,旨在最大程度防止建筑内热量的散失,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然而,现阶段在外墙保温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技术问题。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外墙保温施工常见的技术问题,并且探讨相应问题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外墙保温;技术问题;控制措施
文章编号:2095 - 4085( 2019) 04 - 0098 - 01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资源的严重匮乏,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作为我国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建筑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然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1]。因此,建筑行业向着节能方向发展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建筑节能技术,外墙保温技术效果明显,作用巨大,不仅能够保温防水,让建筑室内更加舒适,还能用作装饰,丰富室内。但是,目前在外墙保温施工中,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对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控制措施。
1 外墙保温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
1.1保温材料的选择不合理
对于建筑而言,保温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保温水平。因此,保温材料的选择重中之重。相较于传统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新型保温材料——保温一体板,其优势突出,不仅保温隔热性能强,并且耐寒、耐久能力较佳,能够长期的耐冲击和防裂,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2]。但是,保温一体板自身还是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在外墙保温施工中,保温材料的厚度也需要重点关注,必须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选择厚度合理的保温一体板。
1.2保温板的设置不科学
在外墙保温施工中,保温一体板不科学的设置也是一种常见的技术问题。一旦保温材料的设置出现问题,保温板与建筑物外墙保温体系的密切联系将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了建筑的保温性能。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缺乏统一和设置规范,以及相关设计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
1.3保温墙出现裂缝
当前,外墙保温体系中出现裂缝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3],①室内最高和最低温度相差较大,骤然的温度变化。②保温板本身存在空腔,导致在正负风压的挤压下出现裂缝;③保温材料质量不过关,其聚苯板密度较低,影响了保温板的耐冲击和耐防裂性;④外墙保温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腻子和涂料不相互匹配。
1.4内墙表面霉化
内墙表面长霉,结露等现象也是现阶段一种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出现在建筑的边角及墙角等地,其中,越阴暗潮湿,越容易出现霉化。内墙表面出现霉菌,不仅极大的破坏了保温墙的美观性,还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2外墙保温施工问题的控制措施
2.1 加强保温一体板审查控制
要想减少保温板的质量问题,就需加强对其审查控制,以此保障市场上保温板的实用性。保温板质量的审查控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确保审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包括保温板的类型,材料,尺寸,厚度等。通过全方位的严格审查,减少材料质量对建筑保温性能的影响。
2.2规范保温板的设置方案
对于任何项目,任何施工,详细、完善的方案是其高质量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于外墙保温板的设置而言,设计方案控制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全面发挥出保温板的应用价值,就必须做好设计方案的规划,在保障区域内良好保温性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其装饰性能。
2.3 加强对外墙保温裂缝的控制
要想解决裂缝这一问题,要做到如下几点。①尽量避免在雨天和冬季等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下施工,其中,作用环境的温度应该要大于5℃,风力小于5级;②注重保温板在外墙的应用部位,应该将保温板包裹在封闭阳台,女儿墙,门窗框洞口外侧以及屋顶挑檐等地方。③在外墙保温施工时,加强对保温板的表面清理,避免其出現过多的杂质。
2.4注重外墙保温体系的设计
防止内墙表面长霉、结露的根本方法就是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建筑边角等地成为湿度死角。此外,科学的外墙保温体系设计也是避免内墙表面霉化的重要措施。如果建筑的窗户靠近墙体的内侧,那么外墙保温体系应该采取内保温;反之,采用外保温,从而减少窗洞周边的热桥效应,避免该部分出现保温断点[4]。
3结语
对于现阶段外墙保温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标准,采取规范的设计,加强技术使用的控制,以此解决技术问题、提升外墙保温的节能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勇,浅析在油田企业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技术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 37 (5):65 -66.
[2]刘志彬,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工艺的运用[J].河北企业,2017,45 (8): 203 -204.
[3]张博统,浅析建筑工程中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7,24 (3):23.
[4]李卫国,浅谈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施工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J].科技与创新,2017,6(9):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2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