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强夯法是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其具有施工简单,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经济易行,节省材料和施工工期短等特征。笔者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施工要点以及完善强夯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
[关键词]强夯法;软土地基;应用探讨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5-0105-02
1 强夯技术设计
针对地基进行强夯前,要开展现场实验,以此来得到科学的,正确的强夯设计以及施工参数。进行试验性施工,预知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早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使大面积施工工期,成本和质量处于可控状态。如强夯实验首先要明确施工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强度,以及科学的夯击能级(低能级,中等能级,高能级,超高能级),夯击尺寸,夯锤大小,次数,间距,遍数等施工参数指标等。对于强夯实验应按照现场工程规模,复杂程度等来确定试验地数量,实验面积应该大于400m2,并且按照初步明确强夯参数,并按照不同的土壤类型,提出并完善实验方案,等到强夯完成7d左右后,再展开检测,并与之前对比,以此来科学正确明确强夯的各项参数。
同时,强夯地基处理同样符合建筑施工设计信息化和动态化施工。强夯应按照工程具体特点,土质类型,土壤结构特点布置夯点,优先设计常规的如方形夯点。夯点间距應该控制在夯锤直径的两倍左右。通常情况下,可以展开根据点夯,复夯,满夯的工艺组合,也可以根据不同能级组合,采用不同的能级处理。例如,满夯处理地基表层,低能级处理浅层,中等能级处理中间层,高能级处理深层。需要注意的是,当单击夯击能大于6000kN·m时,为200mm;低于4000kN·m时,为50mm;等于4000kN·m时,为100mm;且注意夯击的前后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除了渗透性好的地基除外。那么如何确定满夯能级以及满夯的击数呢?分别需要按照点夯后地表扰动层的厚度,以及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的设计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当承载力数值在200kPa时,满夯击数应该大于3次小于6次。之后,为达到地基土的压实要求应该在满夯后的底面进行重复机械碾压。此外,强夯地基施工范围应该略微超出工程基础范围,超出的外延宽度应该控制在基础下设计深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二。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和维护,并对设计图纸和场地地质资料进行了熟悉。工程测量人员第一时间进入施工现场,收集已有控制点成果资料,详细,准确地绘制了水准基点的布置图。并对加固处理场地范围附近的地下管线位置进行了细致检查和测量,以免因强夯施工造成破坏。对于强夯机械设备要采用50t履带式起重机作为提升机具,采用自动脱钩器来起落夯锤,夯锤采用直径2.0m的钢板壳内填混凝土锤,穷锤质量16.5t,采用140W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采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放点和夯沉量观测。
试夯参数如下。点夯单击夯击能为2500kN·m,点夯每点夯击数为6?8击,点夯收锤标准为最后两击平均穷沉量须小于5cm;满穷单击穷击能为1000kN·m,满夯夯锤印间搭接0.5m,满夯每点夯击数为2?3击。试夯:在做好强夯施工的准备工作后,施工单位会同甲方,设计,监理,质检等相关单位在场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夯点进行了试夯施工,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05)的要求做好每个夯点的施工记录,试夯施工结束2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了检测。根据试夯夯击情况,施工数据以及检测结果对比显示,强夯设计参数是合理的,可作为最终的施工参数。
点夯施工根据如下步骤展开,首先平整场地,测量场地标高,并根据夯点平面布置图将夯点开展定位放点;第二步,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区域;第三步,测量夯前锤顶标高,第四步,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15.2m后脱钩器自动开启,待夯锤脱钩自由落下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标高重复第四个步骤,并根据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换夯点,重复步骤第二步至第四步,根据上述步骤完成二次点夯的夯击。
2 完善强夯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
首先,健全及完善强夯作业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本工程执行的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规范和规程,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79-2002,《工程测量规范》,《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企业标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QB-SXJS-QEHS-CX-2009(C版)。其次,明确及落实软土路基强夯作业生产责任,使管理与责任双管齐下,促进软土路基强夯专项作业施工的具体落实,这要求第一,在强夯专项施工正式开始前编制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程。第二,落实强夯专项作业特殊作业人员安全作业培训事项,对于强夯机设备的操作员必须要有特种设备作业资格,才能上机操作。第三,基坑现场安全管理要有自序,有条理进行,对监理人员的走马观花,不负责任必须要要坚决抵制,杜绝。第四,严格制定软土强夯专项安全施工相关制度规程,做好特种设备未定期检验,关键岗位和重点部位监控等。
3 强夯技术交底制度
古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于项目工程建设而言,一个细小的错误,很可能会引起巨大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是一项需要知识,经验,耐心,体力的作业,这要求施工人员文明作业,遵守操作流程,实现高效精准施工。为进一步加强软土地基处理中技术管理工作,首先针对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勘测方等规范对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在强夯专项交底中,强夯法交底内容必须是施工图纸的全面反映,避免由于软土地基处理中施工技术交底认识不透阻碍施工顺利进行,明确强夯设计意图,工艺流程,步骤,方法等要求等,使软土基坑工期,成本,质量能够得到工程各参与方全面和系统的控制,保证软土地基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得到有效控制。软土地基中的强夯专项技术交底内容涵盖强夯操作设计图,强夯操作作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以及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路基技术规范,质量要求,作业方法和材质要求等。以完善的软土地基中的强夯专项交底内容进行强夯施工工期,强夯专项施工进度等事项的控制,使整个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工序的衔接,操作工艺的配套步骤都叙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进而确保施工方接受交底后能依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对较为复杂或确实无法清楚阐述的施工关键处采取图文并存的方式进行软土路基去强夯专项技术分层交底,这要求路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将图纸及规范要求熟记于心才能在软土地基技术交底中做到细致,准确。而不是走马观花,走形式。使施工人员在接受交底后能明白自己其要操作的强夯具体内容,细节要求,不至于盲目妄干,造成质量失控。
4 结语
综上所述,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中,需要从多方面,多维度来控制施工质量,通过强夯技术设计,完善强夯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以及强夯技术交底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来实施。
参考文献:
[1]邓军.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4):151-152.
[2]张晓菁.强夯及强夯置换法在处理中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8):252-253.
[3]陈万.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9):3981.
[4]刘娟.建筑软土地基的强夯法加固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9):131.
[5]周川.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技术在加固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及几种降水工艺的比较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8,(11):67-68,225.
[6]于朋超,于俊超,彭帅.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12):2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5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