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尽管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但是仍然给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农村,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与城市相比,虽然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较少,但由于农户环保意识薄弱,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分析了当前驻马店市近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为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驻马店市;近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8-007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X799.3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驻马店市比较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尤其是对近郊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市场运作”的原则,围绕近郊农村生活垃圾清扫、转运、处理、保持等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使近郊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善。但是,驻马店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近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起步晚、欠账多、任务重,与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1 加强近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工作的意义
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郊农村的垃圾处理至关重要。做好此项工作,有利于使农村的整洁美观,这也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驻马店市以发展农业为主,近年来在近郊村镇规划建设和村庄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随着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近郊农村生活垃圾数量逐渐增加,垃圾种类也愈加繁多,给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理带来较大难度。同时,近郊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等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处理机制不完善,也给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理工作带来不便。加强对近郊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改善近郊农村的环境,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1]。
2 驻马店市近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面临的困难
以驿城区为例,驿城区东邻汝南,北连遂平,西、南毗邻确山,下辖9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有137个行政村和61个社区居委会,近郊农村多,生活垃圾问题相对严重。
2.1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流于形式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近郊农村的生活垃圾除了具有一般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外,还兼具城市化特点。当前近郊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例如包装纸、购物袋、塑料制品、易拉罐等;不可回收垃圾,例如厨余物、果皮、花草、烂菜叶、灰土等;有毒有害垃圾,例如废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化妆品等。厨余垃圾和草木灰等可归为可腐熟降解类垃圾。一些近郊农村配备了集中处理垃圾箱,但垃圾分类标准不明晰,且垃圾分类宣传不到位,再加上农民自身知识的缺乏,不能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流于形式[2]。
2.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运行成本较高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涉及诸多环节,过程也相对复杂。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费用、人工费用、运输费用较多,近郊农村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缺少财政支持,导致在近郊农村实行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的可行性较低。此外,近郊农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自发性和积极性不高,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的成本[3]。
2.3 生活垃圾分类推广难,居民参与程度低
近郊农村居民普遍缺乏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居民参与程度也不高。具体表现为多数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低,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如何提高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让居民养成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2.4 生活垃圾资源再利用率低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近郊农村的生活垃圾种类也复杂多样。垃圾处理以填埋和焚烧为主,没有严格按照分类标准处理,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导致一些可回收资源被浪费。
3 驻马店市近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
3.1 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使就地处理和转运处理相结合
近郊农村的主管部门要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环节,由村民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确保垃圾正确分类。在垃圾处理环节,对于可腐熟降解类生活垃圾可直接用于堆制有机肥,也可以倒入沼气发酵池,生产沼气。沼液和沼渣无害化处理后还可制有机肥。对于废弃类建筑垃圾可以就近处理,用于铺路或填坑。其他有害垃圾由专门的机构进行转运处理。
通过采用就地处理和转运处理相结合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从源头上减少近郊农村生活垃圾,降低垃圾收集和运输成本[4]。
3.2 加强宣传,强化近郊农村居民垃圾分类处理意识
近郊农村距离城市较近,可以发挥城市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效应,再配合网络新媒体形式(例如建立垃圾治理工作微信群),对村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加强村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认识,全面提升近郊农村居民分类处理意识。
3.3 多渠道筹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资金
除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外,市政府也可以在财政预算中给予近郊农村一定的倾斜,划拨专门的资金用于近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确保有资金制度作为保障。同时,要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
3.4 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提高农村群众的参与度
发挥近郊农村社区自治机制的作用,让农民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活动中。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没有实质性进展,主要是因为村民不积极或不配合。为此,要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双管齐下,全面提高近郊农村居民的参与程度。一方面,建立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奖励制度,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对于表现良好的村民,给予适当的奖励;另一方面,建立惩罚体系,对于不按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处理垃圾的村民进行适当处罚。
4 结束语
在农村地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是中华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新阶段的标志。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通过以上措施,近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会更加具体,有利于村容整洁,建设美丽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纳云.浅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模式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9):299.
[2]管冬兴,邱诚.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8):29-31.
[3]邓俊,徐琬莹,周传斌.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效调查及其长期效果[J].环境科学,2013,34(1):395-400.
[4]李海莹.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特点及开展垃圾分类的建议[J].环境卫生工程,2008,16(2):35-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7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