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素养天窗,培养关键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只是强健学生体魄,更重要的是解开学生的素养天窗,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立足于小学体育教学现状,重点论述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策略,以期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养;关键能力;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2B-0032-02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全面发展,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不应该只着眼于指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也就是关键能力,这是学生学习體育之后必须具备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意志,也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以课程标准和体育课本为主,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单调,对学生来说不具备吸引力,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代在发展,教育也不能因循守旧,因此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推广开来。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为了全面践行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需要以学生为主设计教学,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课程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乐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传统体育课堂的热身环节通常是由教师决定热身内容。教师会让学生围着操场慢跑一圈,接着组织学生做一些关节活动操,比如头部运动、肩部运动以及足部绕环等,目的是避免学生在没有进行热身的情况下因为剧烈运动导致肌肉损伤。其实,体育课前的热身环节不只是针对身体锻炼,还针对头脑、思维以及意识等方面。而且体育热身方法也不只局限于此,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热身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小游戏和慢跑拉伸结合,这样做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教学中,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设计热身内容,让学生轮流担任体育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热身环节。比如有的学生希望在课前做蛙跳,这既锻炼了腿部,而且也很有趣;还有的学生希望做健身操,能够活动四肢以及关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激发,课堂教学的效率也随之提升。
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方法,不能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也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学生,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设计,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后续体育学习。
二、利用游戏激趣,提升教学效率
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这意味着教师不仅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还需要为学生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丰富原有的教学模式,不能只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反复锻炼,而是要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体育技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技能时,体育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以及相应的规则。当教师确定学生掌握了立定跳远技能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关游戏。既然是立定跳远,那么教师可以设计“青蛙跳”小游戏,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个组尽量保持6~7人。接着以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以青蛙跳的方式进行接力赛,看看谁跳得最快最好。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比如一轮接力赛后,速度落后的小组需要分析自己为何速度慢于其他组,是否动作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是说存在哪些不足。学生在分析中也会明确自己的问题,从而改正错误,跳得越来越好。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学生不但乐于参加体育锻炼,还会真正喜欢上体育。
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在于比较枯燥,学生除了跑步就是做操,对上课完全没有任何期待。而小学生天性爱玩,因此,教师采取游戏教学方式,不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能增加体育学习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在兴趣的牵引下,学生会克服身体的疲劳,坚持锻炼身体,从而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最终提升体育素质。
三、重视合作探究,提高体育技能
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所谓体育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之后需要具备的素质。对于小学体育教师而言,需要利用教学艺术展开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坚持体育锻炼,最终提升体育素养。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体育技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体育动作,在全体成员的共同讨论和交流中正确掌握体育动作。除此以外,每个组都选出一名体育能力强的同学作为组长,对合作探究中的学生加以动作指导。比如“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传球方式,做这个动作必须面对队友,接着抬头、屈膝,手指张开,将球置于胸前,两只手肘微微向外,伸臂向外推球时必须同时向前跨步,球出手时确保手指向上、向前推。教师首先为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接着让一部分学生练习原地对墙传球,另一部分练习原地持球自抛自接,其他学生则练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在练习,还在观察其他同学,甚至当一些同学不得要领时,组长或者其他人还会指出来,并为其进行示范指点。学生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彼此都会受益。
合作探究是新型教育理念,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案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各自完成不同的动作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最终对体育动作越来越熟悉,从而提升体育技能。
四、巧妙利用质疑,引导学生探究
一切学习始于质疑。质疑能够推动思考,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会是相同的,因此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质疑所学内容,从而有效促进其反复练习和探索,以便于学生能够摸索出正确的体育动作,在一遍遍的练习中,掌握并巩固运动技巧。教师必须巧妙利用质疑,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究。
以“短跑训练”为例,短跑是一项对技术有着高要求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需要全身配合的强度极大的激烈运动项目。短跑需要注意的是,当大腿摆动到最高点时,后腿蹬地要积极有力,在上下肢配合下以最快速度跑步。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为学生示范正确的短跑动作,确保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后,教师需要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短跑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参加比赛的学生。观察之余,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为什么A同学跑得很快?而B同学跑得很慢呢?”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观看参赛同学,他们渐渐注意到速度快慢和起跑姿势、爆发速度以及冲刺情况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分析跑的速度较快的同学具备的要素,还会将自己的观察心得运用在自己的短跑训练中,从而提升自己的短跑速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扩展自身的教育视野,不能只注重体育教学的短期成绩,还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的牵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体育技能,最终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智玉明.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小学生,2019,(8).
[2]宗畅,田会芹.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普童话,2019,(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