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中心话题。不同于传统教育理念,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更具有学科特色。因此,在教学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出发,探索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1-0058-02
引 言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导向,针对当前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教育部提出了带有学科倾向的历史核心素养理念,使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尝试通过改善传统历史课程教学模式,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部分制约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不利因素,造成核心素养理念与课堂教学脱节的现象。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从学科教育特色出发,进一步解决当前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致力于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理念。
一、应用思维导图,建立时空观念
如果将整个历史长河比作一首乐曲,那么每一个历史故事和情节,都将成为这首乐曲中的音符。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将所有的音符传授给学生,才能为学生譜写华丽的篇章。所以,在历史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解每一个历史细节,以及对应时空下的历史环境和背景,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历史史实的分析和解读,从而形成时空观念。思维导图的教学工具,无疑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时空线索的整理。
例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整理的工具。在课堂中,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标志,以及代表人物和意义等内容,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整体的认知和细节的把控。其次,教师组织学生以“新文化运动”为中心词,延伸出“背景”“标志”“代表人物”“意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等支路,引导学生结合掌握的基础历史知识,进行思维导图内容的填充,使学生在逐步建立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认识到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最后,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本节课知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完成对历史知识的自主认知。
显而易见,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开展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历史知识的整理,让学生将不同的历史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
二、引入史料教学,培养实证能力
史料实证能力是历史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之一,其主要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的方法和研究的方式,也是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分析和评判史料的重要能力的表现。历史学科是一门强调实事求是的学科,其以对史料的求真、求实为目的,以史料的分析为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当基于史料的引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证能力,使学生掌握辨析历史内容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课时,教师可以基于史料的引入,辅助学生形成实证研究的能力。通过分析教材中的知识,我们知道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知道诸子百家及其主张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了深化学生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知,教师将“墨子主张的是兼爱、非攻的思想”“韩非子主张的是春秋无义战的思想”“荀子主张的是礼治的思想”等史料内容引入课堂,并让学生对上述内容进行辨析。之后,学生结合自身掌握的历史知识,借助韩非子的政治言论等,指出上述史料中的错误,并更正韩非子主张的思想是“以法治国”等,在应用历史知识进行史料分析时,加深对百家思想的认知,提升实证能力。
不难看出,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史料内容,能够有效检验学生对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三、创建辩论比赛,提升解释素养
除了搜集和考证历史史料外,对于史料的解读也十分重要,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辩论比赛,帮助学生提升历史解释素养。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历史课堂的魅力,同时能够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史料的解释。因此,在当前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辩论比赛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与同伴辩论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历史解释的过程,从而以全面的角度看待历史。
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解释太平天国性质界定的原因,教师可以开展辩论赛。在课堂中,首先,教师根据之前的教学经验及对学生的了解,做好辩论赛小组成员的安排,使每个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历史综合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差异。其次,教师向学生设定辩题“太平天国运动是否为一场纯粹的旧式农民运动?”再次,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正方和反方。之后,每个辩论小组进行资料的搜集和辩论材料的整理,为辩论赛的开展做准备。最后,学生按照辩论赛的规则开展活动,实现历史解释素养的发展。
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师组织辩论赛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表述自身见解的过程中,以更加全面的角度认知史料,逐步形成历史解释的素养。
四、注重历史观讲授,形成正确观念
在以往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中,教师通常会为学生设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在讲解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指导,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和观念[1]。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中也指出,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的培养。因此,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当在向学生教授基础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看待历史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文明、科学的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殖民扩张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等,这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有人说是血腥的殖民扩张带来了时代的发展,对此你怎么看?”“通过对欧洲殖民扩张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形成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意识,形成爱好和平的观念,同时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的含义,从而形成历史使命感。显然,教师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殖民掠夺进行思考,能够实现正确的历史观念教学,让学生基于教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对学生讲解高中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够促进正确历史观念的渗透,逐步落实历史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唯物史观的培养要求。
结 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因此,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历史教师应当继续以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为导向,不断更新历史学科的教学手段,以期建立完善的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核心素养培养的体系,让学生在教师打造的“庄园”中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茆学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10):54-55.
作者简介:丁雨晴(1994.2—),女,辽宁葫芦岛人,研究生学历,二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6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