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北地区与台湾岛气候条件对比及其对水果产业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将广西桂北地区与台湾岛历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对比,并重点分析了两地气候条件对水果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台湾岛的热、水、光资源都比桂北地区丰富,尤其是水、光资源更为优越,冷量充足,有典型高寒地区特征,其中台湾岛中部与该地区气候类似。两地≥10 ℃积温接近,在一定的积温范围内,两地可发展相同的水果生产。两地的共同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是低温冷害。
关键词 气候,水果产业,影响,广西桂北地区,台湾岛
中图分类号 S1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06-0198-03
Abstract By comparison of climatic data between Northern Guangxi and Taiwan Island,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onditions on fruit industry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t, water and light resources of Taiwan Island are richer than those of Northern Guangxi, especially water and light resources,Ziyuan County is abundant at resource of cold quantity, with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lpine region, the climat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aiwan Island is similar to that in this area. Two places are close at ≥10 ℃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then maybe develop the same fruit production in a certain range of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The common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 in the two places is low temperature chilling injury.
Key words Climate,Fruit industry,Influence,Northern Guangxi Area,Taiwan Island
台湾岛位于中国大陆架的东南缘(124°34′~119°11′E,21°45′~25°56′N),全岛海岸线长1 600 km,面积约3.6万km2,为多山海岛[1]。台湾岛为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台湾山系与台湾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平行,纵贯中部,形成中间高、两侧低、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全岛高山和丘陵面积约占2/3,平原约占 1/3。台湾最高峰玉山海拔 3 952 m[2]。
台湾是中国的重要水果生产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海岛气候,水果种植范围从温带、亚热带到热带水果,加上已经成熟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使得台湾水果品质高、口感好,深得消费者青睐。台湾生产的水果种类繁多,如槟榔、柑橘、芒果、香蕉、龙眼、荔枝、菠萝、番石榴、椪柑、梨、椰子等,为台湾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根据台湾农业统计年报相关数据,2018年台湾岛水果种植面积18.99万 hm2。其中,槟榔种植面积4.59 hm2,产量12.41万t,柑橘种植面积2.61万 hm2,产量52.83万t,芒果种植面积1.64万 hm2,产量16.72万t,葡萄种植面积3 048.00 hm2,产量10.00万t,梨种植面积5 889.00 hm2,产量13.79万t[3]。
资源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越城岭山脉腹地,界于110°16.6′~110°55.2′E、25°46.0′~26°20.4′N。该县所在地区为中山地貌,总面积1 961 km2。山系主要呈北东—南西走向,全县平均海拔800 m以上,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境内有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海拔2 141.5 m,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发源地之一。资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因地形地貌關系,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是广西气温最低、光热最少、雨量较多、湿度最大、霜雪期最长的县之一[4]。该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积累和果实着色。根据该县农业局2018年12月统计数据,全县种植的水果种类主要有葡萄、猕猴桃、柑橘、脐橙、梨、李、桃、杨梅,水果种植总面积6 500.00 hm2,水果产量11.32万t,产值9.38亿元。其中,全县红地球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4 253.33 hm2(挂果面积4 133.33 hm2),产量8.28万t,猕猴桃种植面积达753.33 hm2,产量0.39万t,产值0.94亿元,脐橙933.33 hm2,产量2.45万t,产值0.69亿元,其他等春夏熟时令小水果560.00 hm2。
资源县与台湾岛的纬度非常接近,气候和水果生产结构相似。为了更好地借鉴台湾岛的优秀经验,充分利用高寒山区气候资源,促进资源县水果产业朝着精致农业和标准农业发展,笔者对比了该地与台湾岛气候条件的利弊,分析气候对水果生产的影响,旨在为水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及来源
气候资料由资源县气象局提供,为近11年(2008—2018年)的气候资料。由于文献库资料有限,信息渠道不多,没有台湾岛近11年的气候资料,只能参考文献《台湾岛与海南岛气候条件对比及其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中关于台湾岛1971—2000年基本气象观测要素资料。 气象资料主要有两地的月平均气温、极端天气、降水量与降水日数、日照时间及积温、农业气象灾害资料及台湾岛的热带气旋等。
其中分析台湾岛气候时,将台湾岛划分成5个部分:北部,包括台北、台北县、桃园、基隆、宜兰和新竹,东部,包括花莲和台东,中部,包括嘉义县内陆、台中县内陆、高雄县内陆和南投,西部,包括彰化、云林、苗栗、嘉义、台中和台南,南部,包括高雄县、高雄和屏东。
2 结果与分析
2.1 平均气温 资源县年平均气温为17.25 ℃,极端最高温度38.80 ℃,极端最低温度-8.40 ℃。台湾岛年平均气温为21.00 ℃,比资源县高3.75 ℃,北部年平均气温约 21.50 ℃,比资源县高4.25 ℃,中部约 11.3 ℃,反而比资源县低5.95 ℃,南部约 24.90 ℃,比资源县高出约7.65 ℃,南北的冬季气温平均相差约 5 ℃,夏季差异较小。台湾岛山地气温的垂直变化远大于南北气温变化。
2.2 积温 资源县≥10 ℃积温为5 031 ℃·d/a。台湾岛≥10 ℃积温为7 679 ℃ ·d/a,比资源县高出2 648 ℃·d/a,高出52.63%。台湾岛北部≥10 ℃的活动积温为7 690~8 300 ℃·d/a,南部为8 300~9 060 ℃·d/a,最高年份比资源县高出4 029 ℃·d/a,高出80.08%。
2.3 年平均降水特征 资源县年平均降雨量为1 521.37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5]。台湾岛6—8 月降雨最明显,年均雨量为 2 616.8 mm,比资源县高出1 095.43 mm,约高出72.0%,年均雨量北部最高,达3 354.8 mm,比资源县高出1 833.43 mm,高出120.51%,最少为西部1 580.9 mm,比资源县仍高出59.53 mm。台湾岛的降雨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且降雨量比资源县明显偏高,这也是影响水果品种选择和种植要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光照资源特征 资源县年平均日照时数1 170.4 h,无霜期285 d。台湾岛年平均日照时数1 722.3 h,比资源县高出551.9 h,高出47.15%,北部最少1 424.0 h,比资源县高出253.6 h,西部最多2 142.0 h,比资源县高出971.6h,中部山区平均低于1 000.0 h,比资源县稍低,南部的台南最高达2 271.2 h,比资源县高出1 100.8 h,高出94.05%。
2.5 农业气象灾害
2.5.1 低温冷害。 资源县极端最低温度为-8.4 ℃,几乎每年冬天都会出现低温冰冻,还会有霜冻。台湾岛12月至翌年3月为低温期,其中1月份出现低温频率最高,且中部地区在冬季较北部和南部更易出现低温,最低温12 ℃左右,比资源县最低温高出20.4 ℃。资源县四季分明,温度波动范围大,冬季易出现低温冰冻灾害。台湾岛四季温和,温度适中,适宜种植的水果种类较多。
2.5.2 热带气旋。
台湾岛每年 5—11月为热带气旋多发季节,7—9月次数最频繁。对台湾岛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年均4.8个,且年均影响个数呈增加趋势,其中2001年以来最多,年平均7.8个。资源县几乎不受热带气旋影响,但有高温干旱、暴雨、冰雹等农业灾害,而台湾岛有季节性干旱。
3 讨论
3.1 温度条件对两地水果生产的影响 水果的生长发育要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例如两地都种有葡萄,资源县以红地球品种为主,台湾岛以巨峰为主要品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需要不一样的活动积温,极早熟品种要求2 100~2 500 ℃·d,一般采用最高值2 500 ℃·d比较保险[6]。罗国光[7]提出,葡萄适栽区的积温界限应在2 800 ℃·d以上。资源县≥10 ℃积温5 031 ℃·d/a,台湾岛≥10 ℃积温为7 679.0 ℃·d/a,都远远超过需求的活动积温,都在适宜种植葡萄的温度条件范围内。
台湾岛的热资源明显优于资源县,适宜荔枝、龙眼、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安全越冬[8]。资源县冬季极端低温达-8.4 ℃,不能保证芒果、荔枝、莲雾、菠萝、番荔枝、香蕉等水果顺利过冬。
资源县年平均气温与台湾岛中部年平均气温较为接近,高寒山区与臺湾岛中部的高海拔地区类似,属于高海拔,山区居多,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适宜种植的水果也接近,如两地种植的葡萄均发展良好。
根据需冷量的不同,同一品种不同品系水果种植的地区要求不一样,如台湾栽培的梨分为两类: 一类是低需冷性品系,在低海拔地区栽种,主要是横山梨,一类为需一定冷量的品系,为高海拔山区种植的日本梨,也叫高接梨,如新世纪、新兴和丰水梨等。目前,高接梨已成为台湾梨产业的一大特点[2]。
3.2 降水条件对两地水果生产的影响 降水是影响水果品种选择和种植要求的重要因素之一。水果生产对水分有严格的要求,水分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水果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修德仁等[9]提出,葡萄果实成熟月降雨量不超过100 mm为好。台湾岛6—8 月降雨最明显,夏天果实成熟月降雨量远远超过100 mm,不利于果实成熟。资源县在葡萄生长季节的3—8月为雨季,平均降雨量为188.67 mm,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70%以上,尤其在5月和6月,达到降水最高峰,分别为291.8和280.92 mm。资源县造果的成熟月降雨量也远远超过100 mm,对夏果成熟十分不利。因此,资源县采取了“三避”技术,给葡萄搭棚避雨,减少了降雨量大对葡萄造成的不利影响。资源县雨季降水量大,大部分会形成径流,甚至形成洪涝灾害,给水果生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另外,降水多会明显增加果园的湿度,为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3 光资源对两地水果的影响 日照时间、日照强度和光质对作物的生理代谢、发育速度、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例如:荔枝的花芽分化期与开花期都需要太阳辐射在1.214×107~1.382×107 J/m2为宜。光照能促进荔枝树体内细胞溶质累积浓度增加,从而抑制生长素的合成,进而间接抑制树梢的营养生长,增加淀粉的累积,促进细胞分裂素形成,有利于诱导荔枝花芽分化。陈尚谟等研究表明,冬季的日照时数与荔枝产量呈显著正相关[10]。台湾岛光照资源比资源县有较大的优势,台湾岛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及紫外线强度大,是喜光水果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资源县相对不适宜种植喜光水果,而对于一些喜阴水果或者需要避免阳光灼伤的水果,资源县较有优势,如红阳猕猴桃,果皮较薄,若阳光过强,太阳辐射大,果皮易被灼伤,出现颜色不均匀的斑块或者硬斑,影响果实品质,资源县光照稍弱,种植的猕猴桃果皮颜色和硬度均匀,果实品质优良,口感鲜美。
3.4 两地气候条件比较对水果发展的借鉴
台湾岛适宜种植的水果范围从温带、亚热带到热带,资源县适宜种植中亚热带的水果。台湾岛水果种类繁多,特色水果丰富,农业科技的投入逐渐加大,不断推出适宜各地的新品种和新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许多热带水果已闻名于世,销售到我国内地以及世界各国,如莲雾、菠萝、芒果、香蕉。资源县拥有高寒山区气候,由于水果种类少、品种单调及栽培技术不成熟,没有将特殊的气候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水果的品质难以提高,经济效益难以突破。资源县在不断借鉴台湾岛水果栽培技术的同时,也应该更加深入钻研科学技术,
不断完善当地的水果栽培技术,朝形成特色地域水果产业的发展方向迈进。
4 結论
气象条件影响水果生产的布局、种植及产量,在制定水果种植的标准化技术时应将气象数据作为重要因素,因地制宜地提出合理的方案。
经过对两地的气候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如下结论:台湾岛的热、水、光资源都比资源县丰富,尤其是水、光资源更为优越,资源县冷量充足,有典型高寒地区特征。台湾岛的中部温度、日照时数相对其他区域较低,台湾岛中部高海拔山区与资源县较为相似。因此,台湾岛中部与资源县有发展高海拔山区特色水果、反季节水果的优越气候条件。虽然两地的光、热资源不同,但≥10 ℃积温接近,在一定的积温范围内,两地可发展相同的水果生产。
两地水资源丰富,台湾岛的降水量更为丰富,但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台湾岛北部和中部山区降水量最多,西部最少。资源县降水量小于台湾岛,但地处山区,无大风,湿度较大,对于水果种植密度有相关的要求。
两地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是低温冷害。台湾岛是多山岛屿,资源县是内地山区,两地会有低温冷害或冻害,台湾岛有热带气旋灾害、季节性干旱,资源县有高温干旱、暴雨、冰雹等农业灾害。
另外,笔者重点分析了两地气候条件对农业种植的影响,在具体应用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势条件、生产技术等对水果布局和种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千盛.闽台海岸带气候的异同[J].台湾海峡,1994,13(2):151-157.
[2] 吴晓燕.海南农业用地状况的调查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1996(6):85-89.
[3] 张放.近年台湾水果生产与贸易动态[J].中国果业信息,2013,30(9):25-37.
[4] 杨根华.2014资源年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57-58.
[5] 易忠应.桂林资江流域葡萄产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南方园艺,2009,20(3):19-21.
[6] 贺普超.葡萄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60-61.
[7] 罗国光.关于葡萄气候区划指标问题的探讨[J].河北林业科技,2004(5):61-63.
[8] 鹿世瑾.华南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29-67.
[9] 修德仁,周润生,晁无疾,等.干红葡萄酒用品种气候区域化指标分析及基地选择[J].葡萄栽培与酿酒,1997(3):22-26.
[10] 陈尚谟,黄寿波,温福光.果树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393-4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0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