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笛声在心中悠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彭涛

  【摘要】新时代教育理念在革新,音乐与美学的教育也在逐步向前和完善,音乐课堂改变了以往以声乐为主的教学,将陶笛这一古乐器引入小学乐感教育之中,这是音乐教育的一次重要改革。一方面,能从礼乐这角度来培育就学者的思想修养和音乐修养;另一方面,能够熏陶学习者的情操,加强他们对美的感知,对传统文化及乐理的认同感。文章根植于实际教学经验,本文将对陶笛课程教学意义及策略进行一次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陶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184-01
  【本文著录格式】彭涛.让笛声在心中悠扬——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陶笛教学[J].北方音乐,2020,02(03):184,187.
  音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在还未产生语言的发展初期,大部分人通过音乐来表达情绪、传递信息。乐器教育,使学习者在繁重的课程任务之中能够得以放松,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同理心的养成。与特长教育不同,课堂乐器教学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特征,面对的群体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角,因此,更能够在演奏器乐的实践中感受和体验音乐带来的美。
  一、陶笛的介绍与教学准备
  1.选择陶笛的方法与策略。陶笛是陶土制成的乐器,有十二孔与六孔两种形制。陶笛还有高、低、中音之分。基于音色柔和、吹奏指法简单易操作等因素,通常认为六孔AC陶笛(即六孔中音C调陶笛)更适合进入小学中段音乐课堂。
  2.携带陶笛的方法与技巧。对于学习者而言,在挑选了适合自己学习的陶笛之后,还要学会如何去携带它。根据实践经验来看,帮助小学学习者保护好陶笛的主要途径有:首先,开设专门的乐理课时为学习者教授陶笛乐器的正确养护和携带知识;其次,为更方便陶笛的携带,可以让家长为学生缝或者购买制携带陶笛的夹棉布袋,加强学生的养护意识。
  二、培养小学生陶笛学习兴趣的策略
  兴趣是学习者入门和坚持的动力。在引导式的第一课中应该利用陶笛的美和背后的文化故事来吸引学生兴趣,并让学生自身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感知到乐器之美。
  1.于聆听与欣赏之中感知美。不同于其他学科重视理论的特点,音乐型的课程首先是美的课程、声音的课程和实践的课程。它的形象体系根植于声音,美的传递也依靠着声音,因此,必须要在聆听和欣赏之中感知美。这是一种美的直觉,无须经过系统的教导,也不需要专业的素养,每一位学习者都能从直觉中感知音乐直接给人心的震撼。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应该选择难度过高的曲子,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比如说,选取他们耳熟能详的动漫主题曲,渐进式地教授节奏和曲谱方面的知识,培育学生美的感受力。
  2.于体态与律动之中转化美。对于音乐教育而言,要率先弄清楚教育的目的所在,小学通识音乐教育并非应试性的,也并非要使学生具体掌握一种特长,而是要保持他们对于世界美的想象,培育他们对艺术世界的感知力。因此“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应于小学的音乐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体态与律动之间感知节奏,将美转换为肢体语言。
  三、完善陶笛教学模式,让笛声在心中悠扬
  (一)培养良好的陶笛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吹奏陶笛的过程,是渐进性的,因此要在音乐授课时,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陶笛学习的学习习惯。 聆听与感知。音乐随处可见,音乐信息充实着学生的生活,因此学生要学会聆听与感知,从聆听与感知当中接受音乐信息,学习音乐。对于课程学习而言,首先便是要聆听老师的范奏,其次便是聆听同学的演奏,从别人的音乐之中找到基本的乐感;吟唱与表达。所谓吟唱是指唱乐谱。乐谱是演奏的根基和依托,只有熟悉乐谱和旋律之后,才能提高识谱能力和音准。对于初步步入学习生活的青少年而言,培养良好的音准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借助于其他乐器如钢琴,使学习者熟悉基本乐谱也是一个学习陶笛的重要方式;练习与巩固。任何的学习都需要练习和巩固,陶笛也不例外,只有借助于反复的练习和不断的巩固,才能熟练和巩固演奏技法,让孩子养成复习的习惯,彻底掌握陶笛的演奏方法;展现与实践。如果说倾听与感知是一个输入的过程,那么展现与实践便是学生将所学、所练习的技艺技巧和音乐知识向世界输出的过程,通过在小学中段学生的班级音乐会中设置陶笛专场, 可以给学习机会和舞台去向周围世界表达自身的情感和心理,使学生在与世界的互动之中感知到音乐的力量。
  (二)完善陶笛教学方法
  同时,陶笛的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要想使陶笛的教学更加深入人心,就必须立足于实际教学的经验,完善和规范陶笛的教学方法。趣味训练法。引导小学中段的孩子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乐入学”。只有在练习的过程中感知到兴趣,才能使枯燥乏味变成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比如,可以模仿吹奏练习,手指按着音孔练习指法,默唱旋律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来使学习陶笛变得更具趣味性;气息训练法。气息训练法是陶笛训练过程中一种较为专业的方法。通过寻来腹部的发声能力,来使陶笛在吹奏时的声音变得平稳。同时也要根据陶笛音区不同,来调整气息用量也不同,一般中音区要用到较适中的气流量吹奏。
  (三)结合教学阶段完善教学模式
  以《美丽的黄昏》为例,来探讨陶笛教学的模式,将陶笛运用于教学,解决轮唱的难点。导入环节中的运用。首先可以通过教师范奏,来使学生对于歌曲有一个最为基础的印象,其次,再对演奏曲在演奏方式、音速、情绪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一个基本介绍;新课教学中的运用。首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比轮唱与合唱的不同。教师来展示两声部旋律, 引导学生一起用陶笛分声部吹奏旋律。其次,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使不同小组分声部吹奏旋律,聆听范奏的同时学生要边看边运用,按音孔熟悉指法。然后,分组分声部自主练习两分钟。再次,请学生分组分声部吹奏。最后再进行考核和知识点的讲解。同时,要控制器乐演唱的时长,不能过长;扩展环节中的运用。在学生学会演唱轮唱歌曲《美丽的黄昏》后,按照之前的分组将学生分为两组,对之前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巩固,也加深学生对轮唱的意识。
  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奏
  进行音乐教学时,首先就要知道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在教授过程中不能仅仅拘泥于形式,而忽视了音乐的精神气质,必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奏。
  以情授课,以情动人。要使课堂具有激情,有良好的情感氛围,教师首先便要充满激情,将自身对于音乐和教育的热爱融入课堂,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体察,对于音乐的认知。同时要对上课的语速加以控制,并适当运用肢体語言,以带动学生融入课堂。
  将情感张力引入演奏当中。要使学生对乐曲阐释地更加完善,就要将吟唱和演奏相融合,使陶笛的演奏和表演结合在一起,带动学生深入乐曲背后的情感世界,将自身的情感张力引入演奏当中,以将陶笛的音乐美发挥到极致。所有的音乐都有形式美和情感美,在演奏和授课当中要将形式美和情感美挖掘出来。
  在课堂练习中考核学生即兴能力。在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了解之后,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所教授的内容,以命题形式对学生的即兴能力进行考核。比如以《送别》为题,考核学生的临场发挥。在倾听不同人的演奏后,可以让学生体会“音乐是自由的”这一美学命题。
  综上所述,器乐的教育是小学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体现,陶笛运用于小学高年级的音乐课堂中,可以激发和延续他们对音乐学习的情绪。将陶笛引入课堂,带动了班级的音乐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更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以乐带学,促进学生美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江丽华.小学低段陶笛初始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18):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