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静
玉米在生长过程,应不断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水平,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因病虫害而引起玉米减产甚至绝产的发生概率。本文结合实际对玉米常见病虫害和防治技术进行简要介绍,旨在能不断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控水平,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1 玉米病害防治
1.1 粗缩病
识别:粗缩病在玉米整个生长周期都可能产生,玉米苗期通常为高发期,即当玉米有5~6片叶时容易患病。一旦患病,将直接造成玉米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宽,植株颜色变的浓绿。这些植株即使正常生长,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生长状态,影响结果,容易减产。
防治:粗缩病通常由灰飞虱传播,因此只要在发病初期对灰飞虱等害虫进行控制,同时加强对玉米田的检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发生概率。种植前还要注意,要选用抗病虫害较强的品种,并且在玉米出苗期间喷洒一定浓度的农药,防止病虫害的干扰。农药喷洒5天1次,连续2~3次即可,通常使用40%的病毒A500备液或5.5%植病灵等药物。
1.2 纹枯病
识别:纹枯病也是玉米常患病之一,这种疾病直接对玉米植株的叶鞘、叶片和果穗造成影响。一旦患病,玉米叶片会出现不规则的小斑块,当玉米某一处出现病状时,其他位置会迅速出现明显的症状,最终对玉米果穗造成影响。玉米纹枯病会使果穗干枯,造成玉米秸秆死亡。如果检查时发现有类似病症,要及时防治,以免病症暴发难以控制。
防治:首先选择抗病害能力较强的品种,提高玉米本身的生长能力。其次,加强对玉米田地的管理,尽量控制玉米田地的生长湿度,同时做好监测,在玉米田地中喷洒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50%农利灵进行防治,喷洒药物时要避免药物对叶鞘造成灼伤。
1.3 青枯病
识别:青枯病又称玉米茎腐病,对产量影响比较严重,该病症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爆发,是一种危害性较强的疾病。根据数据,该疾病由土传病害引起,通常在玉米乳熟期发病。基本症状是玉米叶片位置有明显的凸起,根系和茎基部出现一定情况的腐烂现象,使植株本身营养不良,从而引起叶片发黄、植株抗倒伏能力减弱的情况,从而影响产量。
防治:可以通过田间轮作的方式,降低病菌造成的影响。发病期间使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对根部进行灌溉,也可以进行有效防治。
2 玉米虫害防治
玉米虫害与玉米病害相比,种类相对单一,并且造成的影响也相对较弱。根据以往的虫害防治经验,比较容易出现的是玉米螟虫和玉米蚜虫,以下针对两种虫害的防治给出以下办法。
2.1 玉米螟
识别:玉米螟主要为害玉米的地上生长部分,病虫本身为黄褐色,成虫体长约12毫米,触角為灰褐色丝状,可以飞行。翅膀由黄色和褐色的横纹与短纹交替而成。玉米螟主要啃食玉米花叶、茎干,并对雌穗与雄穗造成破坏。
防治:选择抗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按照玉米生长周期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发现害虫时可以使用菌酯类农药或者辛硫磷乳剂进行防治,防治时需将药液滴在心叶丛中才能起作用。
2.2 玉米蚜虫
识别:玉米蚜虫同样是为害性较强的害虫之一,它通过吸食玉米汁液,影响玉米正常生长,从而造成减产。有翅玉米蚜虫有六节触角,腹部呈灰绿色,雌蚜体长1.5~2.5毫米;无翅雌蚜是一种肢体黑色的深绿色活虫,眼睛呈红褐色。
防治: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破坏病虫生长环境。定期开展田间管理与监测工作,避免害虫暴发性生长,发病时可使用氧化乐果药物涂茎防治。
3 结束语
本文基于工作实践,以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为研究重点,总结了几种玉米病虫害防控方法,希望可以不断提高玉米防治水平。同时,身为技术人员,要继续深入分析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控技术,并积极进行宣传与指导,不断提高种植人员认识,进一步确保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有效开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2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