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婵娟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新定义和指导,教师应该构建起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带去多种阅读体验,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以及创造生活,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教學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要从生活出发,并且一切教育通过生活才能够有效起到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走入生活,走出课堂给学生真实体验,教师搭建起生活和文本之间桥梁,学生实现学习和生活融通。
  一、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观察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学生阅读主要载体,也是语文教学得以继续一种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文教材中生活元素挖掘并且争取做好使用,提炼出生活感悟,观察更多生活现象。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阅读过程中,就可以按照课文教学要求帮助学生进行预习。课文中一些词汇、词语、句子都可以给学生生活性启发,另外学生还可以模仿,课文内容使用自己语言将所看到生活现象描述出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阅读深化,才能够让学生生活理解更加深透。如在阅读《可爱草塘》过程中,“说走就走。小丽挎着个篮子蹦蹦跳跳地在前边引路,不多时就来到草塘边上。这么大这么美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呈现鲜绿色,远一点儿呈翠绿色,再远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跟蓝天相接”这一段描写是比较常见生活现象,对于浪花描写,可以给学生带去更加直观感受,仿佛学生徜徉在这美景之下。学生可以对这一段进行仿写,描绘自己常见草塘又是怎样?通过学生生活性观察去描写自己常见事物,因此阅读和生活就更加有效联系在了一起。外部景色对于每一个学生都不陌生,因此学生只要使用生活眼光去观察自然就会收获更好结果。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多方面观察,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目标[1]。
  二、以情境为依托,带领学生学习生活化常识
  在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创设与学生认知相符合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更多满足。小学语文生活化情境,需要让学生去了解生活现象、认识生活现象也深入感知生活现象。
  生活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结合着学生基本情况为学生创设情境能够更好改变学生认知,也让学生在情境中生成阅读体验。生活中学生常见动物都比较熟悉,那么针对于此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创设阅读情境。
  例如,在学习“有趣动物共栖现象”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中重点句子进行多媒体情境创设,如①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小鸟却可以在它身上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②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周围一有异常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停,向犀牛报警。③当地人经常可以看到鳄鱼在岸边张开大嘴巴,燕千鸟飞进飞出,鳄鱼丝毫不会伤害它们。原来,鳄鱼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燕千鸟是在鳄鱼嘴巴里为它剔牙。因此,燕千鸟也叫“牙签鸟”。有时燕千鸟不在身边,鳄鱼就会爬到岸上张开大嘴巴,这些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去感受真实动物,给学生体验,看一看这些动物动作,这些动物特点,学生理解力提升自然对问题解答也会更加从容。阅读之后,情境感知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句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采用拟人化手法。有些都抓住了动物共栖时动作描写来反映有趣现象,请你来说一说[2]。
  三、以生活实践为基础,拓展阅读视野
  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语文阅读知识,也让语文阅读在生活中得到运用。例如,学生在学习中,教师给学生构建起“阅读一百天”活动,看一看哪些学生阅读题材最为广泛,学生在家庭中阅读之后还可以到班级分享,另外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素材,可以更好增进自己语文理解,拓展语文视野都可以在班级分享交流,让生活也成为学生语文阅读栖息地,阅读成为生活一部分[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也遇到教学教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带去更多感知和体验,让学生切实有效去增强阅读有效性,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顾祥浩.寻找语文课堂里生命熠彩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J].教育界,2016,10(22):97.
  [2]李金刚.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丝路视野,2018,14(1):95.
  [3]黄璐.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策略初探尝试[J].速读(中旬),2018,25(1):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3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