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丹江口市特色蔬菜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丹江口市特色蔬菜的种类、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丹江口市;特色蔬菜;开发利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530059
  1 丹江口市特色蔬菜的开发利用现状
  丹江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位于境内,素有“中国水都”之称,库区冬冷而不寒,夏热而不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丹江口市蔬菜品种丰富多样,尤其是山野菜和特色菜品种多样,目前在丹江口市发展的特色蔬菜主要为人工种植蔬菜和野生蔬菜2大类。
  1.1 人工种植特色蔬菜的开发利用
  人工种植的特色蔬菜种类繁多,主要有秋葵、菜用玉米、豌豆尖、红薯尖、韭黄、香芹、毛腊菜等。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三官殿镇许家畈村、蔡湾村,凉水河、六里坪、蒿坪等。
  1.1.1 由传统菜向特色菜转变的趋势大幅提升
  全市各地均有一定面积的全年生产供应的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如,蔡湾村的香芹种植基地初步形成规模化种植,发展韭黄、香芹有一定的设施设备,专业化标准生产技术提高。
  1.1.2 生产主体态势稍现端倪
  特色蔬菜在本地市场需求旺盛,如秋葵、红薯尖,在各大消费市场全年畅销。生产主体虽整体弱势,但在龙头企业凝聚带动下已逐渐好转。面临消费需求刚性增长机遇,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发展前景广阔。
  1.2 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
  野生蔬菜,生长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更能反映出地方特色。据统计,丹江口市的野生蔬菜主要有蕨菜、香椿、荠菜、薇菜、野蒜、神仙叶、黄花菜、马齿苋、槐花、山竹笋等300多种,主要分布在山野田间、湿地、林地等。
  1.2.1 新鲜野菜供应从自然采集向人工驯化栽培基地建设方向发展
  由于气候、生长季节、环境、野生蔬菜传统采集品种和批量的限制以及森林的破坏,经济效益较低;随着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及野菜市场需求的扩大,丹江口市各地竞相开展山野菜人工栽培,建立人工栽培基地,如,盐池河镇裕康天然食品福利有限公司耳菇、山野菜生产基地,牛河山野荠菜栽培基地等。
  1.2.2 山野菜加工方式逐渐呈现出工厂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野菜加工工艺简单,将采集的新鲜蔬菜进行晾晒,自然风干后贮藏,产品形式比较简单,食用方法也有限。近年来,丹江口市的野菜加工有了一定的发展,如,丹江口浪河镇神仙叶凉粉加工企业、丹江口市民福绿色食品公司生产的“习大嫂”牌山野菜,产品以蕨菜、香椿、槐花、葛花为原料,其保鲜产品质量已达GB2714-1996国家卫生标准。
  1.2.3 山野菜加工产品逐渐由本地消费进入国际市场
  近年来,丹江口市的山野菜不仅在本地市场销售良好,而且在国内大中城市的销量也不错,如武汉、上海、北京、深圳等,其中薇菜还销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武汉举行的“十堰市特色产品展销推介会”上,参展的100余种山野菜产品被江城人民竞相购买;十堰市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2 特色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 特色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1 开发利用率较低,多种资源未被开发利用
  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丹江口市十分丰富的特色野生蔬菜资源。资料表明,目前已开发利用的野生特色蔬菜仅限于常见的荠菜、蕨菜、薇菜、香椿等少量的品种,90%有价值的资源还未被开发利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对野生蔬菜的灭绝性采集现象十分严重,导致部分地区的一些野生资源数量下降,生态环境也遭受严重破坏。
  2.1.2 生产加工水平相对滞后
  丹江口市特色蔬菜的加工企业多以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为主,投资规模小、生产加工设备简单,高新技术欠缺,有的只是一些手工作坊;主要是初级产品,精深加工产品较少,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技术创新性不足,缺乏适应特色蔬菜加工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储备;科研投入少,蔬菜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研制落后;丹江口市在农产品特别是蔬菜采后加工研究方面经费投入较少,在加工技术创新性方面差距也较大;相关行业法规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量化指标。
  2.1.3 特色蔬菜特殊功效的研究利用不足
  丹江口市在对特色蔬菜产品的开发上,主要是对加工方法的研究和營养价值的开发,而对特菜的生理活性物质、保健功能、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特色蔬菜的特殊功效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
  2.1.4 特色蔬菜的品种选育和原料基地的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农户灭绝式的采集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在合理利用野生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开展特色蔬菜的引种栽培及驯化工作。
  2.1.5 组织化程度低
  丹江口市虽已形成了一大批高效率较成熟的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但大部分还是散户经营,各凭经验,各担风险。生产标准不统一,发展规模较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程度不够。
  2.2 解决对策
  2.2.1 创新加工工艺,拓展产品种类,提高生产加工水平
  增加科研投入,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的加工方法和设备,生产新型的特菜产品,如功能性粉末特色菜、保健型美容特色菜、烘干即食特色菜、速冻特色菜等。同时,应用科技解决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营养成分和药用物质的流失、色泽的失真等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加工水平。
  2.2.2 加强野生特菜的人工驯化和栽培技术研究
  要合理规划、有序开发、适度采集,保护野生资源;重视原料基地的建设,改变原料品种与加工需要脱节的状况,做好专用品种的选育工作;加快野生资源的人工驯化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丰富特菜资源,提高特菜产量。   2.2.3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要把产品的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质量监管体系,科学地管理生产、加工各个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2.2.4 加大特菜综合利用研究,生产精制品
  充分挖掘特菜的特殊功效,开展特菜的综合利用研究。在注重开发特菜营养价值的同时,采用高新技术,生产出高附加值具有特殊功效的产品,如提取食用天然色素、香精、香料和高纯度、高营养的功能型化妆品等,提高其经济效益。
  2.2.5 走集约化经营之路,用规模效益占领市场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蔬菜产业必须,必须建立科研、生產、加工、销售、市场一体化的有机链接体,形成科研指导生产,产品占领市场,市场获得效益,效益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体,从而推动特菜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2.2.6 加强营销管理,提高生产效益
  产品销售方面加强与北京对口协作,南水北调项目将丹江口市与北京紧密相连,丹江口水库的水已经得到北京和全国人民的认可。应该以此为锲机,将出自于调水源头的特菜,销往北京乃至全国,让全国人民都能品尝到源自大自然的精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2.7 进一步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蔬菜企业
  政府引导农户以成功的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典型,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参观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能及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由企业引导农户进行蔬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最终达到共赢,同时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2.2.8 创新食用方式方法
  有很多新奇特蔬菜生产上市,不是市民不买销路不好,而是不知道如何做怎么吃,导致这些特菜无法在市场上存活。因此,创新食用方式方法并宣传介绍给市民,有利于特色蔬菜的推广。
  3 特色蔬菜发展前景
  由于丹江口市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及特菜自身新奇特稀的特点,生产过程天然无公害,营养保健滋补功能因子的保持,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其赋予的高附加值(时尚化、文化化、高档化),使得特菜在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些特菜还销往外地,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周明,熊光权,叶丽秀.我国特色蔬菜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6(5):52-53.
  [2]王德槟.我国蔬菜出口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文摘—园艺,2002,18(4):8-9.
  [3]梁训义.芦笋生产及贸易概况[J].中国园艺文摘,2002,18(5):8.
  [4]闵治平.西藏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J].西藏农业科技,2016,38(2):57-58.
  [5]梁称福,陈正法.我国野生蔬菜研究与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文摘—园艺,2002,4(7):4.
  [6]宋婷,李翔,张颖,等.特色野生蔬菜海州常山的开发利用[J].长江蔬菜,2015,14(3):64-66.
  (责任编辑 周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9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