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技术跨越的产生机理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对技术跨越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技术跨越的不同实现路径提出通过技术能力跨越与市场能力跨越最终实现落后个体的技术跨越,最后提出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技术跨越;技术能力跨越;市场能力跨越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显著,不仅在经济上世界各国之间具有深入的交流融合,而且在此过程中也随之产生了技术层面上的互动。在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的合作中,技术落后国家通过引进吸收技术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能够以较少的成本获取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便具有实现技术上“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学者们将之称为技术跨越。因此,对技术跨越的理论机理及其实现路径进行研究,对于技术落后国家和企业实现技术的突飞猛进具有重要意义。
  1 技术跨越的产生机理
  技术跨越的现实基础来源于二战后世界科技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水平差距的日益拉大,为了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而
  ,而后发优势理论为落后国家实现技术跨越提出了可供依据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后发工业化国家具有以下后发优势:(1)可直接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避免探索与失败成本;(2)可直接使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迅速实现高水平技术的跳跃;(3)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科技研发人员成本较低;(4)具有急迫追赶发达国家的动力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因此,凭借以上优势,后发工业化国家尽管在现有技术水平和研发资源不如发达国家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甚至跨越。不仅在国家之间,后发优势理论同样也适用于企业之间,即技术落后个体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策略实现对技术先进个体的技术赶超甚至跨越。
  2 技术跨越的实现路径
  落后个体的技术跨越是否能够实现,不仅在于其技术能力是否實现了有效跨越,更应体现在其市场能力中,即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能力。市场能力的跨越是技术能力跨越的市场体现和最终目的。因此,应从技术能力跨越与市场能力跨越两个角度对技术跨越的提升路径进行研究。
  2.1 技术能力跨越
  (1)通过技术引进并加强技术吸收能力。
  对先进个体的技术引进吸收是落后个体实现技术跨越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借此弥补落后个体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已经失去的先机,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尽快地缩小与先进个体的技术差距,是实现落后个体技术跨越的首要之举。因此,对先进个体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引进是是实现技术跨越的基础,也是必经之路,通过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弥补自身技术短板,实现快速的技术积累;其次,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一味地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并非最终目的,对先进技术的有效吸收消化才能真正提升现有的技术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技术能力,为实现技术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2)提高本土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技术跨越的根本仍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模仿追赶只能快速缩小与先进个体之间的技术差距,但无法达到甚至超越先进个体,只有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原创型创新,才能完成技术跨越。因此,要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资金与人才培养的投入,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其次,要培育企业原始创新文化,建立开放、自由、包容的创新环境,有力发挥创新人员的潜力,加速创新效率和质量。
  2.2 市场能力跨越
  市场能力跨越是企业进行产品与技术的贸易,构建完善的营销渠道,获取大量且稳定的消费群体,抢占并增进市场份额,并使顾客满意以实现技术市场价值的跨越式提升。首先,通过企业产品的低成本化或差异化等方式实现产品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其次,提升企业的营销水平,创新营销新模式,获取客户好感进而赢取其信任,提升客户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进而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实现消费者忠诚度和企业品牌价值的跨越式提升。
  3 结论
  后发优势给予落后个体在技术上赶超先进个体的潜在机会,而落后个体在实现技术跨越的过程中,应重视技术能力跨越与市场能力跨越。通过引进先进个体的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形成自身的技术能力,为实现本土自主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最终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实现技术瓶颈的跨越。除此之外,市场能力跨越也应引起重视,市场环节是企业技术产品竞争的最终环节,任何企业不能脱离市场而只谈论技术能力的发展,市场能力跨越的实现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技术跨越的成败。
  参考文献
  [1]陈小红.转变学习模式 实现技术跨越的技术创新路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06):15-19.
  [2]胡畔,于渤.中国制造企业技术跨越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38(03):114-119.
  [3]王玉峰,叶海燕,许珺.技术跨越的思想渊源及其逻辑主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5):10-14.
  [4]朱国军.企业技术跨越实现的能力结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07):123-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413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