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的品牌铸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雅谦
摘要:我国的民办高职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张之后,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新局面。如何在众多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除了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外,要铸就品牌意识、打造自我品牌,依靠优势品牌的无形力量,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关键词:民办高职教育 品牌铸就 自我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截止到2007年5月,我国具有独立颁发毕业证资格的民办高校达295所,比2002年增加了162所,增长了121.8%。民办高等教育正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军中占据着半壁江山,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虽然民办高职院校有其良好的政策环境、灵活的运行机制、旺盛的社会需求和不断扩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快速的规模扩张等因素也成为阻碍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障碍,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如何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如何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公办高职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的市场夹缝中求得生存?笔者认为除了不断充实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外,铸就品牌意识、创立自己的优势品牌,依靠品牌的无形力量来提高学校的自我竞争力,才能在众多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让学校在不断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所学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想要深入持续的发展,就要发挥品牌的力量。招生工作固然重要,但如果学校没有内涵、没有特色,招生再多,也只能昙花一现。
在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中,第一点就是要加大人才建设,重视人才、大量引进人才、并且保持人才不流失。在以往的民办高职院校中,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招来的人流失的很厉害,员工没有归属感,工作几年后跳槽的情况很多。这个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够,人才梯队呈腰鼓型,而不是橄榄型。所谓人才梯队腰鼓形是指学校里退休教师、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数量大,而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力量缺少。这与正确的橄榄型人才梯队正好相反,所以会导致民办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从形式到内容都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不具备凸显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优势。
品牌建设的第二点,就是真真实实的做好每一届学生的学管、教管工作,口碑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能把学生招来固然重要,但是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成为我们的隐形宣传员,一届届学生好的口碑再招来回头客,就比四处出击式的招生模式要高明的多。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他们对学校的评价是最有发言权的,与其靠招生老师的巧言之术把学生招来,不如下大力气规范教学与管理,让学生在学校里有所学、有所长,在一届届学生良好口碑的良性循环下,学校无形中就给自己做了广告,无形中就铸就了自己的品牌。
品牌建设的第三点,就是要有自己的品牌教师、品牌课程、品牌专业、品牌教育,从而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义乌工商职业学院的“电子商务创业班”(即“淘宝班”)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他们在电子商务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抓住机会,开设了淘宝班,之后随着发展的深入,由之前的‘淘宝店’,发展到各个电子商务领域,如‘淘宝商城’、‘全球速卖通’、‘出口通’、独立批发网站等多平台。为何‘淘宝班’能够成功,为何班里的同学人均收入能达到万元,究其原因是义务商学院抓准了时机,开设了属于自己品牌特色的专业,人云亦云,随大流式的专业设置是没有出路的。设置品牌专业、品牌课程,要对各行业进行分析和调研,根据行业和市场的供需情况来进行设置。
铸就品牌建设的第四点,是转换教职员工的角色。民办高职院校一般来说,是由董事局领导下的校长制,转换教职员工的角色是指由董事长的学校变为我们自己的学校,人人为我,我为学校。比如学校可以按股份制,优秀的教职员工可以分到相应的股份,变董事长一人的学校为大家的学校,变董事长一人的事业为大家的事业。人们在对待自己的东西都是十分上心的,由你让我干变为我自己要干,正是有了这个变化,所以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就能极大的提高。
品牌是学校形象的一种标志,也是我们影响公众的一种重要的载体,社会上对一所学校的认知与评价,往往就反映在该学校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方面。学校如果能形成一个强势品牌,那我们的传播就能与其他同类院校在各种可识别的层面上区分开来。品牌不是一日炼成的,这需要经历风雨。品牌更是一种文化内核,需要长久的积淀和总结。我国的民办高职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张之后,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新局面,这对我们民办高职院校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我们勇于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以品牌带动影响,以影响带动质量,用高质量的教学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