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杰瑜

  【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成为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为了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家庭和学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出现,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固化,积极营造出家庭和学校有机结合的机制,指导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拓展,推动小学生身心素质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教育;家校合作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实质与方向
  (一)小学心理健康中家校合作的实质
  家校合作最早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出现是由美国的教育学者隆巴纳提议的。在隆巴纳的观念里,家长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发挥家庭带给学生的教育影响力,此种教育活动被称为家校教育活动。家校活动包括: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活动、家长委员会的活动等。这种教育理念在我国也受到了大量教育学者的关注,多数学者指出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非常显著。家长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责任人,一举一动都在引导着学生,对学生心理素养的建设有重大作用。通过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够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打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性,利用家庭与学校有机结合的模式增加心理教育的层次性,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小学心理健康中家校合作的方向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下,教育改革面临诸多要求,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规定了以下方向:1.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要着重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2.学校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激发小学生心理发展潜力;3.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心态;4.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人格全面发展。以上四点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前行的方向,学校可通过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引导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家长在学生成长中的主体意识,通过组织活动、社会实践的模式,从生活化的角度观察学生心理状况。家长要多和学生进行谈心交流,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引导,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对接给学校,学校要制订科学化的教育模式,准确处理学生的心理异常情况。
  二、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一)O立家校合作组织,强化各方有效沟通
  为了能够保证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家校合作组织来作为家长和学校沟通的媒介,实现家校有效沟通。通过沟通媒介的设立,家长能够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学校也能及时给予家长帮助与指导,从而促进合作完成。设立家校合作组织,学校需要制订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学校方面派出教师作为组织的负责人,家长一方也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的方式选出家长代表,派出家长代表任职家校合作组织中的负责人,帮助家长和学校建立有效沟通。家校合作是一种延伸教育的模式,有效沟通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为关键的“调和剂”。有效沟通不仅包括学校和家长,还包括家长与学生、学校与学生。家长工作繁忙,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少,不了解学生想什么。家长在和学生沟通时,应当注意以平等的口吻对待,打开自己的心扉,在交流时真诚对待学生,学生才能说出自己内心的困惑。如,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升学阶段,内心的压力是较大的,家长在沟通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同理心,交流的有效性才会大幅度提升。面对具体问题,家长要具体处理,不强加观点在学生身上,以免造成学生产生叛逆心理。学校与学生的沟通应当用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设立匿名小信箱,学生可以匿名写信,将自己难以启齿的心里想法写在纸上,教师可以匿名回信。这样有趣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意识的重视。多方建立有效沟通,是心理健康教育环节的创新。关注的主体依然以学生为主,但是多视角的沟通,更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状态,有利于教师为学生制订个人化的教学。
  (二)强化专业指导力度,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家长毕竟不具备专业的教育逻辑,在面对学生问题时,往往会忽略自身肩负的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把自己孩子的成绩放在首要的讨论地位。学生本身就存有学习压力,在家长的追问之下很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异常问题;部分学生还会出现厌学、畏惧学习的心理状况,而且当前社会压力较大,家长自身可能就存有心理焦虑,在面对学生时没有耐心。因此,学校在进行家校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给予家长专业性的指导,帮助家长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正确对待学生的成绩。例如,学校可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或者心理咨询室,指导家长了解和理解学生。教师多和家长沟通,为家长提供有教育意义的方法,提升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亲子关系。学校还可以通过智能媒体来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如,在线教育视频,发布心理指导小文章等,利用多种方式为家庭提供有帮助性的指导。家庭教育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生活化的角度,指导家长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生活环境。在乐观向上的心态影响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能有所改变。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快,社会压力大,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各种心理异常问题成为阻碍学生成长的“罪魁祸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心理状态的任务,应当进行有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家庭方面,家长要用高道德水平要求自己,为学生提供榜样;学校方面需要科学化完成教育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少勇,张小梨,吴欣欣.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呈现[J].知识文库,2021(19):28-30.
  [2]陈惠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方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1(78):1-3.
  [3]张澜,郝旭东.新时代“家校联教”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1,43(4):79-83.
  责任编辑 吴华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495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