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原则及全面性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招颖君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入德育思想,是指在学生把握课堂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带领着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文本中受到品德教育。渗入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入德育思想,不仅丰富英语课堂的学习内容,还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中,是一种符合新课标的全新观念,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教师要在理解课标和教材的情况下,去发掘课文里蕴含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思想融入英语课堂中,真正做到教书又育人。考虑到道德教育对于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对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赫尔巴特观察到教育和教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赞成把德育和学科教学分开进行探究,虽然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任务。他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教育性教学。意思是,教育一定是在教学中完成的,教学中一定会展开教育的。赫尔巴特非常肯定道德教育和课堂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觉得,人们普遍地把道德当作是最高追求,那么道德理应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应该让道德教育在学科课堂上对学生产生影响。简而言之,他非常支持在课堂中对学生产生德育影响,因为没有进行道德教育的课堂不能算是真正的课堂。
  要给学科课堂布置道德教育任务,促进基础教育的进步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致力于立德育人,努力在学科课堂中对学生产生德育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思想,学会明辨是非,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为人节操。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德育思想带进课堂,除了从课文和教师自身感受去发掘以外,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应该尽最大努力把德育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一、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的原则性要求
  (一)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完美发挥学科的德育效果,l掘文本中的德育思想,从而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这样的课堂不仅增强学生的英语知识,还促进美好品德的形成。教师在教学时,一定不能片面夸大英语的工具性,而对思想教育方面蜻蜓点水、一语带过。同时,也一定不能故意表现英语的人文性,而与文本内容相脱离,一味向学生熏陶思想内容。
  (二)遵循熏陶感化、潜移默化
  要想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入德育思想,教师就要把这件事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日常中,不能偷懒,或者想起来才教育两句。道德品质不是一时之间就养成的,而是要在教师长期的熏陶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树立起来的。因此,如果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主题意义特别突出的课文,亦或是明显地针对学生的思想德育内容,就一定要呈现出来,然后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感悟和收获德育内容。
  (三)结合课内与课外
  小学德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学校里直接的道德教学就是思想品德课,这是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灌输。而学校里间接的道德教育是指在学科课堂或者课外活动中巧妙地渗透道德思想。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机会渗入德育思想,结合文本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展开教学。此外,教师要好好利用校园资源、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强课内和课外的联系,既提供给学生在生活中巩固英语的条件,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
  二、全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效果的优化策略
  (一)树立德育首位的教育观念
  德育理应成为每个教师的最高教学目标,尤其是具有人文性的英语学科更应该重视这方面。英语和思想品德课都属于人文性科目,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教师应努力发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在英语课堂中发挥德育的作用,并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简而言之,道德教育必须融入英语教育之中。教育上,由过去的“灌输式”课堂变化为现代的启发式和讨论式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二)增强小学英语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
  1.深入理解新课标,把握德育内容
  教师对课标的解读不应基于教育厅的要求,而是必须深入实践。教师可以共同备课,讨论课标中本阶段英语教学的内容标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德育目标融入课堂目标中,做好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而且,教师在合作备课的同时,也要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另外,学校可以合理利用教师培训时间,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教师共同参加解读课标的课程培训,鼓励教师对课标进行深入研究。在这样的努力之下,德育渗透才能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
  2.合理利用课本,挖掘德育思想
  道德教育必须从细节切入,以小见大。英语课堂是渗入德育意义的主要场所。英语教材作为直观的学习材料,为德育从形象化到抽象化、具体化到概念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贴近文本主题,形成情感共鸣;捕捉关键词句,激发情感体验;进行人物性格分析,提高情感理解能力,等等。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去认真研究课题,从而全面深入地认识中挖掘德育的深层含义,使德育在英语课堂中发挥作用。
  3.开发课外教学资源
  道德渗透还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在学生集体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德育途径。学生从思想品德课中获得的主要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而不是美德。这是思想品德课受限的地方。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师一般都是担任班主任的,在开展课外活动时,设计活动时可以围绕一个人文主题,联系生活实际,然后有针对性又系统可行。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去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培养高尚的美德。但是,小学生这个时期的行为表现出模仿性。因此,课外活动要选择积极向上的内容,如,环境美化、旧物利用改造、学雷锋活动,等等。

nlc202204251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946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