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双向互动为视角的幼小衔接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玲玲

  摘 要: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为了让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新时代的幼小衔接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幼儿的心理建设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在实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互动的过程中,两者出现了内容及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衔接问题,文章根据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参考对策。
  关键词:幼小衔接;互动;教学;问题
  幼儿园对幼儿来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也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知识和行为习惯的启蒙教育,此外,幼儿园也承担着幼儿园升小学的准备教育工作。尤其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幼儿园要着重加强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工作力度,让孩子能够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走进小学学习生活。在生活习惯和思想养成上,幼儿园也要加强引导式教育,让孩子能够在心理和情感上都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一、以双向互动为视角的幼小衔接问题
  在落实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幼儿园以及小学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其中幼儿园以小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让学生自主学习口算、生字和拼音,小学化倾向比较明显,教师认为这种育人形式有助于减轻幼儿的压力,让幼儿能够顺利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但是这种提前学习的形式导致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受到阻碍,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动,教师着眼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现状,积极调整自身的育人模式,降低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难度,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其中,释放个人的天性。两大教育阶段都有利有弊,同时存在不同的问题及矛盾。首先,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之中,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行为出现了偏差,尽管两大教育板块的教育教学难度系数相对偏低,基础性较为明显,教师也意识到了双向互动以及幼小衔接的重要性,通过幼小教师座谈会的形式来实现经验和想法的有效交流及沟通,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衔接任务。但是在具体行动上,幼儿教师出现了许多偏差,无法实现行为的顺利转化,小学教师也没有根据幼儿的个性化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其次,具体的衔接内容比较机械,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幼儿教师没有深入浅出地研究小学教育教学的具体内涵,忽视了对幼儿心理的分析,最终导致幼儿的心理压力过大,小学教育无视教育教学策略的进一步调整,没有对作息时间以及上课形式进行分析。这种情况直接冲击着幼儿幼小的心灵,幼小衔接工作不够理想,y以充分彰显双向互动的重要育人作用及优势。
  幼儿园阶段一日生活中游戏活动时间相对宽裕,幼儿生活节奏相对宽松,幼儿的生活管理缺少一定的强制性,幼儿教师对幼儿基本上都能无微不至地予以照顾;而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作息制度相对更严格,对小学生的纪律与行为规范要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师生关系理应是水乳交融的,师生之间应互相欣赏,这可以说是师生关系最理想的状态。教师应欣赏学生,应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最大化”地发展。不可否认,整体而言,在幼儿园阶段,教师与幼儿的接触频率更高,关系密切而具体;而小学阶段师生接触大多时间在课堂,教师与孩子单独接触的频率相对减少了。幼儿园阶段的环境构建宜生动而活泼,幼儿园各大活动区域的环境构建更应彰显其不同的区域特色,以满足幼儿学习、游戏、生活所需;而小学阶段的环境构建相对显得严肃、统一,教室内无玩具,课桌椅相对固定排列。
  社会及成人对幼儿的要求相比较而言是比较宽松的,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学习压力相对而言比较小,自由、自主;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的要求相对而言更加严格且具体,这是不争的事实,小学生开始逐渐负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除此之外,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前儿童通常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上小学以后会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具有连贯性、渐进性,存在着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这一“交叉时期”又可称之为“过渡期”。幼儿园与小学往往比较重视其阶段性,却恰恰忽略了两者间的过渡,这是幼小衔接工作不到位的根源之所在。幼儿园与小学间缺乏相互的了解与沟通,导致对“过渡期”儿童的发展特征与需要缺乏正确的认识,两者“单打一”,不能很好地对过渡阶段的工作形成“合力”,也很难真正给学生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以双向互动为视角的幼小衔接策略
  为了规避上文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矛盾,保障双向互动,积极落实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需要反其道而行,注重自我反思及总结。在全面调整以及优化升级的基础上,确保对衔接问题的有效突破,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及水准的综合提升。
  (一)加强互动与交流
  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真正实现双向互动,有效避免行为偏差,实现思想转变和行为转变工作的有效落实。为了给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做好前期的铺垫,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不容忽视,双方需要以构建完善的幼小衔接方案为基础,在积极配合和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全面实施方案。双方互相提供观摩课堂的机会和平台,实现育人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准的全面提升,深化各自对对方教育工作的理解及认知,进而实现全面协调以及资源共享。
  (二)提升内容的系统性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存在许多差异,特点较为显著,因此在落实幼小衔接工作时,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需要注重对契合点的分析,以构建科学完善的内容体系为基础,在提升内容系统性的前提下,着眼于不同的课程特征来进行分析,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和顺利过渡,充分彰显幼小课程的重要特征及育人价值,保障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彰显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的指导作用以及优势,保证对症下药,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这一点能够为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保驾护航,让每个幼儿都能够有所收获和成长。
  (三)创新衔接形式
  幼小衔接工作比较复杂,衔接交流方式的丰富化以及创新非常关键。幼儿教师可以主动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对小学有一个积极正面的认知,进而充满期待,顺利完成个人的学习任务,实现顺利过渡。小学教师则需要降低育人难度,关注对不同教育教学环节的进一步分析,实现环环相扣,主动介绍小学设施以及目前的生活环境,通过这种形式来让幼儿意识到小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育人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的家校合作以及互动也非常关键,这一点有助于充分彰显家长的重要作用以及价值。

nlc2022042614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9656.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