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族歌剧经典唱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胡桂荣

  摘 要:本文讨论了我国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的歌剧中经典唱段的沿革,归纳并分析其定义与特性,对各阶段歌剧经典唱段进行的简析,并就保持中国歌剧经典唱段的生命力提出见解。
  关键词:民族歌剧;经典唱段;研究
  所谓的中国民族歌剧经典唱段,笔者认为是自五四运动以来,受新文化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各个历史阶段诞生的大量民族歌剧中的优秀唱段,经过表演艺术家们的演唱,并经过至少几十年以上的广泛流传并被大众认可接受的经典歌剧唱段。如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中的经典唱段《北风吹》、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经典唱段《洪湖水,浪打浪》等等。
  《白毛女》的诞生为我国民族歌剧走向高潮奠定了基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民族歌剧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中国民族歌剧步入了高峰。在此期间,陆续涌现了《草原之夜》《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有影响的作品。特别是这些民族歌剧的经典唱段,经过歌剧演唱者的二次创作,至今仍在人民大众的心中经久不衰、喜闻乐见,成为具有极强艺术魅力的保留曲目。纵观民族歌剧经典唱段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其塑造的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音乐形象。笔者认为,民族歌剧的经典唱段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一是19世纪30至40年代,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些具有民族自尊、爱国情怀的音乐家,为了反映民族大众的爱恨情仇,创作了大批的民族歌剧作品,其中不乏有上乘的经典唱段。二是50至70年代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为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之需,产生了不少“革命”京剧、歌剧、舞剧,此段涌现出不少经典的京剧唱段。三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四十余年,这个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文艺空前繁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音乐文艺的春天,歌剧创作演出方兴未艾。此期间也涌现出一些具有新时代精神的歌剧作品及经典唱段。
  一、民族歌剧经典唱段的特点
  1.代表性。从一百多年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变化,可以看出民族歌剧的发生和发展与整个中国人民的政治斗争存在着联系,这就需要我们对民族歌剧经典唱段的认识和分析不要脱离时代精神、现实生活、民族命运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审美情趣的联系。对于民族歌剧经典唱段特点的探究,也应该遵从这一原则。
  例如,反映劳苦大众受地主剥削压迫的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其中经典唱段《千里风雪一片白》形象地刻画出了杨白劳这个忠厚老实农民的性格特征,在几十年的流传中脍炙人口,经久不衰。还有杨白劳与喜儿对唱的《红头绳》,这一经典唱段表现了杨白劳躲债回家、父女俩相见后幸福喜悦的心情,把慈父对女儿的无限疼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和《红头绳》有鲜明对比的经典唱段,是当喜儿被黄世仁奸污后,她愤恨惨痛地唱出了《天哪!刀杀我,斧砍我》。这个唱段以说唱式的散拍子并配合戏曲哭腔的音乐手段,将喜儿愤怒悲痛的情绪推向极致。最后用宣叙调的语言控诉黄世仁所唱的《我说,我说》,强有力的旋律的大跳,把喜儿内心的仇恨推向了高潮。
  歌剧《白毛女》的经典唱段代表了中国农民被地主压迫剥削的范例,并控诉了被压迫被侮辱的妇女们痛苦哀怨的反抗心声。
  2.艺术性。民族歌剧经典唱段能跨越时空界限、历久不衰、备受人们欢迎,主要是因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魅力。反映歌剧内容的唱段词曲堪称优秀,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不仅有时段性、时代性,而且还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超时代的力量。它们的曲调旋律优美上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另外,其艺术性还表现在歌唱家对歌曲的二度创作上。这些经典唱段经艺术家们精心的演绎,歌剧的浓郁特色突出,有较强的亲和力。群众听其声如见歌剧画面,见其人似闻其声,这是歌剧经典唱段高品质的张力和吸引力之所在。民族歌剧经典唱段正是彰显这个命题,才得以在歌剧艺术的百花园里争芳斗艳。
  3.认同性。如前所述,好的唱段得以鞒,传唱的唱段又成为经典唱段,除了与创作者、表演者相关,与受众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及其共鸣状态也相关。经典唱段听后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歌剧经典唱段就是具有能够吸引和激起几代人情感共鸣、获得群众喜爱和赞赏的“魔力”。
  二、民族歌剧经典唱段的代表作品及著名演唱者
  民族歌剧经典歌曲宝库中的曲目数量众多,择其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品做以粗略回顾,主要以解放后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为例。如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唱段,把小芹那纯朴可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再如,歌剧《刘胡兰》中刘胡兰送别自己军队时唱的《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表现了刘胡兰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人民子弟兵的真挚情感。还有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和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唱出了家乡的美景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还有《红梅赞》《绣红旗》等经典唱段。
  不论是歌剧还是歌剧中的经典唱段,如果没有歌唱家的精心打造和倾情演绎,若想流传百年、世代传唱也是困难的。新中国培养出很多服务于民族、服务于大众的优秀歌唱家。他们以时代要求为己任,以宣传群众为己责,一首首声情并茂、代表人民心声的歌剧经典唱段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永恒。尤其是四五十年代的王昆和郭兰英,至今让人们难以忘怀。老艺术家王昆首演了我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的主角喜儿。老艺术家郭兰英,她善于把传统戏曲中的唱功融入歌剧的演绎中,为群众留下了如《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北风吹》《扎红头绳》等经典唱段。由她们演唱的歌剧及经典唱段,至今在听众的脑海中萦绕不已。
  正是有了这些歌唱艺术家,才使中国的歌剧不断发展,走向世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典唱段。他们推动了中国歌剧事业和声乐艺术的发展,其影响和贡献不可小视。
  三、中国民族歌剧经典唱段研究的现实思考
  不断创新是经典唱段的生命源泉,通俗地讲,好的歌剧内容、好的音乐创作,再加上好的歌者演唱,才能使一部歌剧及歌剧唱段经久不衰。
  艺术实践表明,经典唱段的词曲必须相得益彰,这也是其得以流传并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但是,歌剧的经典唱段和其他事物是一样的,也要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因此,不停地探索,不断地推陈出新,才是延续民族歌剧经典唱段生命力的基础。演员的表演要打破旧有的模式,使听众既有对老歌津津乐道的回味,又感受到现代音乐的气息。创新后的歌剧表演唱段会使人耳目一新,并且适合各种年龄段受众的喜爱。
  文艺工作者要扎实深入生活、谱写新歌。近二三十年以来,是中国文艺繁荣的时期,歌剧创作方兴未艾,文艺舞台千姿百态,一些优秀的歌剧深受人们的喜爱。可以预见,其中很多歌剧将会丰富中国经典艺术歌曲的宝库。所以,文艺工作者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植根民众之所想,唱民众之所唱,不但要创作出新品,更要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反映人民心声的精品。
  参考文献:
  1.《音乐欣赏手册》,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1年10月
  2.沈维琴:《中国新歌剧鉴赏》,《文教资料》,2006第15期
  3.夏雨欣:《论歌剧表演中的角色构建》,《北方音乐》,2020年第19期
  4.郗长越:《歌剧〈白毛女〉的艺术成就》,《世界家苑》,2017年第3期
  (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立项编号:2021B101。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岳莹 王巍

nlc2022052616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231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