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舞蹈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贾慧玲

  摘要: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学习成绩仅受到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不能对成绩起到作用,进而被人们忽视。文章介绍非智力因素,以使更多的舞蹈教育工作者了解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今后的舞蹈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舞蹈教学;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3-0-03
  上海师范大学的燕国材教授是我国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先锋人和概念的提出者。20世纪80年代,燕国材撰写了国内最早关于非智力因素的文章《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该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文章刊登之后引起了我国教育界和心理学领域学者对非智力因素相关问题的关注[1]。
  1 非智力因素的渊源及含义
  1.1 非智力因素的历史渊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兴趣是对学习最好的引导和老师。除此之外,还有书籍文章是关于教育教学的内容,最早的文献资料出自《礼记》,其中的《学记》一文相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系统的脉络。文章主要论述老师和学生的相处之道,并在论证和分析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有关非智力因素的观点。
  在西方教育理论中,被称为“教育巨匠”的夸美纽斯也强调儿童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产生某种愉快的情绪,再由愉快的情绪产生兴趣。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强调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和兴趣,认为学习行为是学习主体发挥主动性与产生兴趣的情况下出现的。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非智力因素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并不是凭空虚构、没有相关理论支撑的。教育学者已经意识到动机、兴趣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只是没有明确认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才被学者提出。
  1.2 非智力因素的含义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参与到学习和活动过程中并能够产生心理影响的因素,如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在人类智慧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中与智力因素不相关的因素都可以称为非智力因素。从狭义上讲,非智力因素是指在人类智慧活动过程中,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并且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分为情感、动机、兴趣、性格、意志五大基本心理因素[2]。
  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非智力因素,都具有调节、控制等作用,与目标结合后在活动过程中产生动力,不断驱使主体产生内在力量,不断引导人们朝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进。积极向上的非智力因素会根主客观环境和条件不断变革,从而及时调整并克服活动过程中的消极因素。通过非智力因素的调控,可以使主体达到优良的状态。
  2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需要充分发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智力因素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认知能力,其能够直接参与认知活动。非智力因素是指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这五大心理因素,不会直接参与到人类的认识活动中,但它们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起到调控的作用,在调控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动力,具有心理倾向,属于一种意向性活动。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将非智力因素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可以使学习主体产生积极性和自觉性。基于此,可以保证教师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学习主体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2.1 定向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学中的定向作用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方向起到的影响和作用。教学目标要与课堂内容相适应,通过教学目标的确认避免课堂中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可以避免盲目、漫无目的地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定向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2.2 引导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主要是指教师对学习主体学习和方向上的引导。非智力因素的引导作用就像导图一样起到导向作用。引导可以分为自身引导和他人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单纯依赖他人的引导,学习者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自身引导是通过自己对自己的引导,为自己确立方向和目标,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等。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引导作用主要是指自我引导。
  2.3 调控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学中的调控作用主要是指学生出现各种情绪时教师对其的引导和开导。舞蹈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高原现象,即瓶颈期。在此期间,学生不能理性管理和调控自我情绪,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和状态,以度过舞蹈学习的瓶颈期,快速找回学习状态,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学习效率。
  2.4 强化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学中的强化作用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信、积极、乐观的心理,在此心理的作用下出现勇于尝试和探索的学习行为。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强化作用,可以使学生在遇到不同情况时能够调节和控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形成良性循环,支撑教学活动顺利、高质量开展。
  2.5 维持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学中的维持作用是使学生具有坚定的意志,维持学习活动中的状态和行为。舞蹈艺术学习时间长、枯燥而单调,教师通过对学习主体意志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依靠坚定的意志不断调整自己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在调整状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非智力因素发挥维持作用,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会随意放弃并直视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长时间学习舞蹈这一脑力与体力活动并重的艺术,容易使学生身体疲惫,同时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训练,学生需要待身体和心理的疲惫与倦怠消失后,才能及时调整状态继续学习。但是心理的疲惫与倦怠并不能像身体一样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内快速复原,会使学生出现力不从心、有心无力的状态。对此,非智力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和作用,调节和控制身体与心理两方面以形成良性循环。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运用非智力因素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便于舞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nlc2022071915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620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