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家校合作的困境与破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田友谊 李婧玮
摘要: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的身体在场、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共享情感等互动仪式的四大要素,对于分析和解决家校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家校合作可以看作是微观情境中家长和教师之间展开的互动仪式。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家校合作参与主体的互动过程机制,可以发现现实中一些内隐性的困境,即家校合作的主体异质导致共同关注的焦点模糊,家校互动不良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积极情感共享缺失,家校“虚拟”合作导致参与主体身体在场不足,家校合作形式化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仪式缺乏实效。基于此,通过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增进家校积极情感共享,营造家校沟通际遇,完善家校合作制度化建设等路径,有效破解家校合作困境。
关键词:家校合作;互动仪式链;育人共同体;情感共享;身体在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受中国教育学会2021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家校社协同育人视域下家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2100052801A)资助。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个极为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1]。随着人们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家校合作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必然要求。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要求“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2],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2021年10月2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M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3]。如果说“双减”政策的发布是对家校合作的呼吁和指引,那么“双减”政策背景下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应该肩负起落实“双减”政策的重任。这些政策法律的颁行,不仅对强化学校教育作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更是家校合作的育人理念、目标价值、合作方式和制度规范的系统升级。
目前,学者们对“家校合作”的内涵阐述并不统一,呈现出多角度的理解。家校合作作为一种关系的呈现,“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的关系理念,家校两者在教育机构群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是合作伙伴关系”[4]。家校合作作为一种共同体的呈现,“是家庭和学校双方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围绕学生发展或学生教育获得而结成的共同体”[5]。家校合作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指“家庭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通过沟通交流,联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6]。家校合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家校合作应成为一种信念,即对家校合作理论的真理性和实践行为正确性的内在确定,具有全面性、个性化和主观性等特点”[7]。不管是从关系、共同体、教育活动还是教育理念的角度来理解家校合作,都强调家校合作以主体之间的互动为承载,落实于微观的、真实的互动情境中。目前已经有学者利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爱普斯坦的交叠影响域理论以及约翰逊的社会互赖理论来尝试解读各种因素对家校合作实施效果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家校合作的功能、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认知。但就已有的研究来看,这些理论主要用于建构家校合作的理论模型,较少人从微观的教育场景中剖析家校合作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家校合作实质上是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过程,基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揭示家校合作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艾德尔・柯林斯在涂尔干的宏观社会学仪式研究和戈夫曼的微观社会学仪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以微观情境为研究出发点,将互动仪式的微观社会学分析和宏观社会学分析统一起来,突破前者只强调仪式的观念及其社会功能的局限,提出互动仪式的作用机制。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指出互动仪式包含四个核心要素:其一,身体在场。两人或两人以上汇聚在同一个情境场所之中,不管人与人之间是否有意地关注对方,只要身体在场彼此之间都会产生相互影响。其二,局外人设限。对局外人设置了界限,同一情境中的群体成员能够明晰地分辨出谁是参与者,谁是局外人。其三,有共同关注的焦点。参与者们将注意力都集中于共同的事件、对象和活动上,通过相互交流明确彼此关注的焦点。其四,共享情感。参与者之间在共同关注的焦点中交流沟通,彼此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8]。这四个要素在互动仪式中相互作用会产生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具体包括:一是促生主体的情感能量;二是形成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感;三是形成群体共识的社会关系符号;四是形成维护群体正义的道德感[9]。其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家校合作是以学生更好的发展为共同关注的焦点,家庭和学校各主体之间围绕着学生信息、问题建议、民主决策等内容展开合作[10],形成一种互动仪式的过程。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中的仪式是一个广义概念,包含正式仪式和自然仪式,即程序化的正式仪式(如典礼、庆典等),也包含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非程序化的交往活动。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中各主体之间的社会交往互动,既包括家长会、班级亲师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志愿者服务、家长教育等程序化的交往互动活动,也包括学生学业、心理、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而展开的非程序化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与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概述的互动仪式具有相似的情境和意蕴,家校合作可以被看作是微观教育场景中的互动仪式。即家庭和学校中各主体聚集于共同的教育场景之中,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为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学校、家庭、社区等物理空间及微信、校信通等虚拟网络平台中实现多维互动,通过节奏连带、共享情感实现家庭和学校各主体之间的有效合作。
nlc2022072016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6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