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科研“发展性成果”生成机制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丽琴
摘要:通过对三所强校工程实验校的分析,以个案追踪为主体手段、以质性分析为主体方式开展实证调研,形成强校工程实验校基础教育科研个案报告,探寻如何利用优秀科研资源,促成这类学校“发展性成果”的生成o归纳可复制、可迁移的工作机制,即:基于龙头课题选题及课题群落生成;基于课题方案落地和行动链条生成;基于人力资源牵引和科研“圈层”培育生成;基于价值观养成和科研生态涵育生成。
关键词:基础教育科研;“发展性成果”;课题研究;实证调研
2018年,上海市教委发布重要文件《关于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提高初中教育质均衡发展的水平。浦东新区在落实强校工程过程中,突出科研兴校的思路,重视教研科研共建,帮助实验校确立教科研核心课题,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实验校开展蹲点研究。浦东新区面广量大,基础教育科研的现状不容乐观。18所市级实验校的科研基础更是相对薄弱。以浦东新区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奖为例,在25项一等奖和66项二等奖中,各只有1家来自强校工程实验校。截至2021年12月,浦东新区18所市级实验校、10所区级实验校中,没有一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在研课题。
“发展性成果”是相对于终结性成果而言的一种表达,类似于日常概念中的“过程性成果”,但含义又略有不同。“发展性成果”作为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注重过程性、形成性,而不追求成果的完整性。这一概念一方面突出了中小学科研更注重过程、更需要方法研习等特点,另一方面强调这些过程性的成果对本校师生成长、发展的促进作用,而非其他衍生性的价值(如对学校、对区域)以及学术性尺度(如公开出版、发表和正式获奖)。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三所强校工程实验校的个案分析,探寻出利用优秀科研资源,促成这类学校“发展性成果”的生成路径,提炼可复制、可迁移的工作机制,以提升实验校的科研品质。
一、探究过程
强校工程的推进离不开科研现状的调研与对策研究。我们选择了浦东新区3所市区级实验校,其中市级两所(简称F校、W校),区级一所(简称S校)。以个案追踪为主要手段,以质性分析为主体方式开展实证调研,以引入与深挖的方式进行各自主题的行动研究,形成强校工程实验校基础教育科研个案报告。
(一)通过深度访谈和动态跟踪,明确三校行动研究主题,初步梳理其利用科研资源的形式和特征
2019年6月,作者与三位合作者进行集体性的初访谈。经过近两小时的交流,三校初定了各自行动研究的主题。此后,经过多次内部访谈,初步提炼出“多方外源型”“内生迭代型”和“加盟十内培型”等资源利用特征。
概括地说,F校以已有三个区级以上课题为抓手,借助区域课例研修团队、区教研、教研专家的力量,设计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升和拓展课程理念,由“阳光教育”走向“灿烂教育”,属于“多方外援型”的综合性变革。
S校主要借助自身已有的课题成果和比较成熟的工作坊研修模式,以“青年教师工作坊”来传承老教师的教育智慧,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带动学校日常工作改进,属于“内生迭代型”的专题性变革。
W校直接引进成熟的科研项目和专业的外援力量,落地于本校的特色项目推进和特色课程开发,属于“加盟十内培型”的专题性变革。
(二)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初步完成系列实证调研,形成对三校科研生态的整体认知
我们以质性研究手段为主,对强校工程实验校教师的科研认知与实践能力现状及学校科研生态展开系列实证调研。原计划每校抽取10名左右各教龄阶段、各学科的教师,进行结构性访谈。实际推进中,发现很难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因此,我们将调研方式调整为采用半结构性问卷,对三校科研生态的5个板块、14项指标进行匿名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见下页表1。
可以看出,F校14项指标中有13项在3―4分的自评区间。教师较为认同这些指标对学校科研状态的描述,“学校支持教师参与校内外研究性活动”“成为强校工程实验校后,专家指导频率明显增加”和“作为实验校,教师研修、展示的机会明显增多”等指标认同度高,均接近4分。五大板块中科研投入和支持资源板块较突出,成效板块指标有相对优势。“专家指导有针对性和深度”,是唯一低于3分的。
S校有11项指标在3―4分的自评区间,说明有效回答问卷的18位教师也比较认同这些指标对学校科研状态的描述,其中“学校有符合实际的龙头课题,有效引领了学校发展”“学校有针对科研付出和成果的奖励机制”“教师大多知晓学校核心课题,愿意参加课题研究”和“教师需要科研方法、技术等培训”等指标认同度较高,在三校中名列第一,凸显出该校在科研机制方面的优势。三个低于3分的指标,和其他学校有同有异,其中,“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明显增大”总均分为3.20,该校教师对此的认同度相对较低(2.72分)。
W校共有9项指标进入3―4分的自评区间,说明有效回答问卷的22位老师比较认同这些指标对学校科研状态的描述,其中“学校有符合实际的龙头课题,有效引领了学校发展”“学校支持教师参与校内外研究性活动”“成为强校工程实验校后,专家指导频率明显增加”等指标认同度较高。5个指标的自评低于3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改善”低于2分。
(三)基于个案追踪,梳理强校工程实验校共同面临的科研生态现实,发现其“发展性成果”生成的共性策略和个性特征
三所学校基于各自的课题开展行动研究,在不同层面生成了若干校本“发展性成果”,如形式多样的科研性活动、论文发表、案例文集、课题区级展示等。这些成果的校本性特征非常突出,来源于学校真实的困境、服务于师生真实的需求,也反哺了师生真实的成长。
1.三校科研生态现实
(1)生源多元、弱化带来的生存困境
实验校的对口地段开发相对较早,老旧居民区较多,生源流失严重,与邻近美誉度较高的学校比,缺乏优质生源竞争优势。生源多元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比高,低年段班级大都超过50%。这部分学生由于中考报考条件的限制,资优生大多会在一两年后转出实验校;留在班级里的本市户籍学生和部分随迁子女大多因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呈现出学习兴趣与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佳与学习方法缺失的状态。在这样的生源条件下,许多科研项目因学生样本单一、教师精力有限、研究者能力不足等因素而搁浅或仅处于“理想”状态。
nlc2022082318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8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