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伟红

  【摘要】温儒敏教授说:“统编语文教材,从小学到高中,就是要根治内容分析多,读书少的顽疾。”教材的改革也让教师们能够更清晰地知道如何做好语文的听、说、读、写。同时,教材的编写编排也告诉教师们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当成教学任务去解决。教师要自觉地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指导,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引路人”。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指导策略
  统编小学语文学科教材在2019年秋季实现小学各年级全覆盖。拿到教材那一刻,教师们就思考:如何教?教什么?笔者想,从中可以提取一句话:“阅读很重要!”教师该如何用全面详细的指导方法去指导学生高质量阅读是关键。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了解教材,明确目标,确定方向
  统编教材告诉教师,要把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作为教师教学的一个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贯彻读书为要的思想,努力打通课内与课外阅读的壁垒,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排设计了一个特色栏目――“快乐读书吧”,所以,教师可以联系教材,推广整本书阅读,让学生们能大量阅读,积累知识。
  “整本书”同“单篇短章”相比,知识的容量要大些,思路的拓展要复杂些。它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语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知识点进行记忆、积累和吸收。在整本书中,各种优秀的写作方法会在书中交替出现。如此,学生更有机会碰到自己想要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形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有益的影响。这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牵一发动全身,促使学生提高对整本书的理解。
  二、联系教材,推荐优秀著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了解了教材后,我们要结合教材目标,确定每个阶段推荐的阅读书目,这样才能更有方向进行指导。阅读书目是学生的阅读活动载体,有计划、有方向推荐也是决定学生阅读兴趣的第一步。结合班级学生情况,根据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推荐,我们可以确定好每个学年段的阅读推荐书目。如第一学期: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国学启蒙)《和大人一起读》(寓言故事),二年级《孤独的小螃蟹》《一只想飞的猫》等童话故事,三年级《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帽子的秘密》,四年级《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斑羚飞渡》《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世界神话传说》,五年级《中国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欧洲民间故事》《非洲民间故事》《列那狐的故事》,六年级《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
  三、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感受阅读的乐趣
  阅读环境,也就是阅读的氛围和阅读的条件,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好的阅读行为习惯。我们在校内可以设定图书角,班上设有图书角管理员,每周设定固定的阅读课时间,有阅读任务的安排,假期也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安排。由于大部分一年级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还可以让大人陪伴他们一起读,倡导家长在家也创设亲子阅读时间,大家一起读,读后一起玩玩“头脑风暴”游戏,互相说说自己读到的精彩片段。这也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
  四、设定阅读指导课,提升阅读兴趣,丰富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入,学生会对感兴趣的情节进行猜测、对人物命运进行捉摸等,从而提升阅读兴趣,锻炼阅读思维。选定阅读书目后,我们可以设定“四课四赛法”,即,四课:好书推荐课、读前导读课、读中推进课、读后交流课;四赛:演讲赛、话剧赛、朗诵赛、征文赛。
  “好书推荐课”可以设定每周一节课,让学生化为“小小讲书人”去讲解他们的见解或者分享精彩内容,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也让学生读有所用。在此,教师可以在学期前设定好主题,确定好每周的“主持人”“演v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水平。
  设置“读前导读课”的目的是使学生们对即将开始的阅读旅程充满期待。这个环节中,教无定法,什么样的方法最容易引起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那它就是最好的导读方法。我们可以在“导读课”上和学生讲讲作者和相关书评、可以把图书中精美的插图做成PPT,配合重点情节进行讲述,形成悬念,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时候开始读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导读课”上,我们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做到在首思尾,在导读的时候就考虑“推进课”的问题设置、“分享课”的主题探讨,让阅读指导循循善诱,层层递进。
  在阅读中期,我们就可以进行阅读的“推进课”。低中年级的“推进课”,可以设计为大声朗读、变换多种形式复述故事等;高年级可以根据若干个小主题进行讨论。如,读《西游记》时,可以一起绘制西游路线图,写写西游人物卡和法宝简介。无论哪种方式,都是要努力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得更深更远。“推进课”可以是一次、两次,也可能是多次,有时候可以是用十多分钟去交流书中某一个话题,有时候也可以是几分钟汇报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做一个问题记录卡。
  对于优秀的经典著作,我们更要让它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发生碰撞,这样才能有实质上的影响。若要让阅读更有效果一定要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所以可设“阅读分享课”和读后小竞赛。也就是说,要领着学生往高处走一走。这是教师在整本书阅读上重要的任务。首先,交流主题可以由学生提出,或由教师设计。如,读《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设计讨论:读了这本书你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或者哪些相似的书。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讨论的形式可以多样,如分小组讨论、做成主题讨论研究报告等;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主题写演讲稿、设演讲赛;还可以设定主题让学生进行演一演,提取书中重要的部分,改变剧本进行表演。另外,主题交流不仅限于书本内容,如,读完《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类作品后,学生可以做一个生活中的科普知识分享,或者“校友提问我支招”,又或者联系当下讲讲对航天知识的了解。
  一个学生书读的多与少,在小学一、二年级差别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年龄的变化,阅读量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让学生从胸无点墨到腹有诗书,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教师要自觉地引导学生阅读,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带领学生走出碎片化的浅阅读,让学生有效阅读、享受阅读,收获快乐。
  参考文献:
  [1]韩兴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

nlc202208291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859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