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夯实作业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林
摘要:“双减”政策要求各地各校全面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小学教师可立足于“五项管理”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作业设计路径,设计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中小学;作业管理;作业设计能力;提升路径
作业设计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双减”政策实施一年以来,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普遍提升,但仍需进一步努力。当下,中小学教师应更加合理地进行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一、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深入理解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线教师要科学规划,切实让作业减负成为“双减”政策顺利落地、落实的关键一环。总体来说,作业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更能在以下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毅力
教师每天为学生布置数量合理的作业,学生认真、按时完成,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自身责任心和毅力的培养。学生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完成作业是自己的学习任务之一,要依靠自己去实践完成。作业不是一个短期的任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持续积累完成的责任。作业除了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会培养学生有责任、有担当、有毅力、有恒心。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
作业的难易程度对培养学生学习自信起着重要作用。作业设计得过于简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挑战;而作业设计得太难,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难度设置过难或过易这两个极端。而设计难度适中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教师值得探索的作业设计实施策略。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课堂教学时间为每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作业设计则凸显了时空的优势,教师可以打破课堂限制,为学生布置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作业。比如,引导学生进行商品价格的调研、讲述一个小故事、进行一次家务劳动、制作一个手工艺品等多元、丰富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积极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作业的高质量。如果教师作业设计的质量不高,不仅不能发挥积极作用,还会起到反面作用,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失去主动学习的欲望、丧失学习兴趣、自信心受到打击等。可以说,作业设计直接影响到“双减”的落实程度。
二、关注作业设计实效,把握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作为衡量“双减”政策是否真正高效实施的依据,开展作业设计并有效实施,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可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双减”政策提出之前,学生作业时间长、睡眠时间少、作业负担重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作业设计质量不高的问题也很突出,整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作业形式单一,缺少个性化
《意见》提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然而,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间的差异性,布置的作业形式过于单一,导致作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比如,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认为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将学习内容记住,并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因此布置的作业多以汉字抄写、拼音抄读为主,这样既容易让学生面临过重的作业负担,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思维相对活跃,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丰富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作业设计注重强制,缺少自主性
“双减”政策实施前,部分教师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身心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统一布置作业的现象较多,分层作业较少,而这种强制、统一的作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完成作业,缺少自主完成作业、创新完成作业的机会。
“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布置多元、分层、弹性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学生既有选择作业内容的自主权,又有选择作业形式的自主权;既有根据学习实际情况,选择作业类型的自主权,又有结合兴趣爱好,制定作业设计的自主权;既有管理作业的自主权,又有创造性学习的自主权。
三、明确作业设计原则,积极发挥作业设计的主要功用
“双减”政策的落地,不只是在作业的量上做减法,更是在作业的质上求变化。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作业设计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现状与预期之间的差距,调整教学进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基于这个出发点,教师应明确作业设计的主要原则。
(一)正确的作业观
教师作业^和作业设计能力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认识作业具有的育人功能以及其在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双减”政策高效实施。具体来说,教师需要认识到作业具有一定教育性,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作业紧密联系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挥着教学评价的重要功能,既可以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nlc202212011322
(二)扎实的专业基础
教学和作业是相辅相成的,作业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双减”背景下,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考虑到多重要素,比如作业目标的设计、作业整体内容的框架、作业功能与属性分析、作业差异性、作业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作业讲评辅导、作业的优化等。这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必然是教师作业设计重要的基石。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第四单元,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作业,利用课前预习单、课中助学单和课后研学单帮助学生掌握单元知识。
(三)系统的逻辑思维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但是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附属品。作业是学生学习经历和学习活动中的一部分,涉及学习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具体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如果只考虑到科目、单元的学习,必定会导致作业呈现出碎片化、零散化的特点,出现作业量大、学生负担重的问题。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能力,系统思考作业设计的目标和内容,加强整合课堂内外知识,重视不同学段作业衔接,强化各学科间的协调,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
(四)精细的作业设计流程
教师要在优化作业设计以及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依靠系统流程开展教学活动。掌握作业设计的全流程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双减”下作业设计的流程分别是作业目标设计、编制题目、作业应用、完成情况以及作业的优化等。按照完整的流程进行作业设计,可以让教师全面考虑作业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流程,使作业设计效率、作业设计质量得以提高。
四、优化作业设计路径,提升教师作业设计的综合能力
优化作业设计,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是助推“双减”实施,实现“提质增效”的有效策略。教师通过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建构学习的支架,增进学的体验。因此,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路径,用科学的方法落实“双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建立作业资源和技术共享平台
强化作业设计、建立作业资源平台,是落实“双减”的重要抓手。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精细作业管理,精研作业设计思路。学校可以充分依靠教师力量,在不同层面建立作业资源库和技术共享平台,丰富作业资源,分享作业设计技术。如教师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将课前预习单提前发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将学习资源、习题资源发布在校本题库中,实现资源共享;教师还可以利用论坛,推广作业设计理念,分享作业设计技术,在分享互助中提高作业设计能力。
(二)加强教师作业设计培训力度
“双减”背景下,学校进行作业改革面临一系列挑战。教师是学校实施作业改革的主要力量。为此,教师要不断提升作业设计的能力,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到减量不减质,达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教师需要积极参与有关培训,持续学习作业设计的相关知识,充实自身;学校要定期开展作业设计的培训工作,邀请对作业设计有一定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与培训,将作业设计的有关知识、方式、原则以及思想传递给一线教师。培训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教师通过翻看有关书籍、聆听专家学者讲座或主动参与常规性教学的有关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技术,加深对作业设计的深刻理解,进而对作业设计做到科学、合理,有效。
(三)系统思考作业设计的关键要素
“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探索以素养为导向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新路径,需要把作业设计作为“双减”实施的“新常态”。在设计作业时,系统地思考与作业相关的各个要素,如作业目标、作业时间、作业类型、作业难度等。通过对这些综合要素的考量,教师会对这些要素的协同作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在设计作业时,不单单考虑其中一个方面,而是实现作业设计整体质量的提高。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作业目标、作业层次性等;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考虑作业量、作业难度等。
(四)设计差异化作业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一名学生的智力发展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并且也有着自己独有的表现方式,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类型和方法。学生在接收知识能力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因此教师需要客观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作业难度,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按时按量完成。“双减”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作业设置成“自助餐”的方式,保证学生有合理选择的空间,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开展观察类作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设置三种不同类型作业:第一种是要求细致描写,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第二种是要求细致观察,有条理性,描写过程比较具体;第三种是要求观察要仔细,可以有条理地抓住其中的特点,自选一段完成。这些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不同类型学生都能够学好知识,在各自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布置基础型、发展型、创新型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三个层次的作业:一是通过朗读课文列提纲;二是每人写几条环保标语;三是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向同学介绍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并且写一份调查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作业,在多元化自主选择的作业模式下,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总之,在落实“双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将作业设计融入专业学习之中,建立优质的作业资源库,搭建技术共享平台,在学生课业负担上做减法,在教学质量上做加法,让教育回归本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交出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双减”答卷。
参考文献:
[1]肖庆顺.“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J].天津教育,2021(31).
[2]熊丙奇.如何做好中小学学生作业管理,给学生整体减负?[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1(2).
[3]余昆仑.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如何有效落实[J].人民教育,2021(Z1).
[4]冉北彦.改进作业管理常规 切实提高作业效度――关于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实践的思考[J].才智,2016(10).
[5]白军伟.提高小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0(41).
(责任编辑:赵春艳)
nlc2022120113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2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