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晓峰
[摘 要] 培养小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场”“思维场”和“反思场”,催生学生提出问题的内在需求,启迪学生形成问题提出的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生成问题提出的能力素养等。提问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开始,还是学生创新的开始。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用“数学的大脑”思考,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时,他们就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形成意义感和价值感。
[关键词] 问题提出;数学素养;培养策略
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驱动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引擎。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用问题驱动学生学习,还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相较于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着独特的价值。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开始,还是学生创新的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场”,催生学生形成问题提出的需求
学生提出问题,不应是外在的胁迫,而应当是内在的需求。在小W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要创设“问题场”,催生学生形成一种问题提出的内在需求。这种问题场,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场,更是一种心理场。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提出问题的素材、资源,打造学生提出问题的平台。教师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提出问题的内在动机,形成提出问题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认知倾向、探究方式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可能提出的问题,诸如一些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问题。一般来说,这一类问题需要教师提出,而另一类问题是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诸如推理过程中诞生的问题等。比如教学“扇形的认识”,有许多问题就是学生不能提出的问题,如扇形中的圆心角、弧等。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圆心角、弧,更不理解圆心角的顶点为什么在圆心上,为什么不放在圆周上,等等。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决定扇形的大小?在同圆或者等圆中,什么是一定相等的(半径)?什么是可以变化的(圆心角)?通过这一类问题,引导学生对圆心角等展开深入的思考:既然圆心角和半径决定扇形的大小,那么扇形的面积应该和圆心角、半径有关。由此,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扇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圆心角决定扇形的什么?圆心角是周角的几分之几,扇形面积就是圆的面积的几分之几吗?半径决定扇形的什么?圆心角相同,半径越大扇形面积一定就越大吗?半径相同,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一定越大吗?弧的长度怎样计算?弧长与圆心角、半径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尽管这样的问题远远超越了教材规定的学习内容,但却是学生在学习中实实在在诞生的问题。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思考、探究。诸如探究圆弧长度的计算、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这些知识点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跳一跳能摘到果实”的问题,是切入学生数学学习“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创设问题场,能催生学生形成问题提出的需求。教师可以用自己的问题作为学生提出问题的引子。通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暴露学生的思维、认知,从而催生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这里,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只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催化剂,学生提出问题不是教师强加的,而是学生在经验积累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行为。
二、创设“思维场”,启迪学生形成问题提出的方法
“问题场”一般采取以教师的问题带动学生的问题的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创设“思维场”,催生学生积极主动地认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碰撞中提出问题,在拓展中提出问题,在延伸中提出问题,等等。问题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引擎,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载体与媒介。教师要通过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从“内隐”“蛰伏”状态转变为“外显”“活跃”状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等等。
比如教学“加法交换律”这一部分内容,在学生通过验证猜想得出加法交换律的结论之后,笔者这样启发学生:我们除了学习加法,还学习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认知等被打开了。学生展开积极的小组研讨、对话、互动,提出了诸多问题:减法也有交换律吗?乘法也存在交换律吗?除法呢?这样的一些提问,敞亮了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对交换律的本质展开了研讨。有学生认为,交换律不是简单地交换两个数字,而是要连同数字前面的符号一起进行交换;有学生认为,在使用交换律的时候要注意,只有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同级运算,乘除法属于同级运算)才能使用,比如加减混合时可应用,乘除混合时可应用,等等。学生不仅从四则运算视角提出问题,而且从交换律的数的组成视角提出相关问题:三个数相加或者相减,是这些数中每两个数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进行交换吗?三个数相乘或者相除呢?若干个数相加或者相减呢?若干个数相乘或者相除呢?在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就是一个触发器,能让学生通过类比提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扩大提出新的问题。如此,学生学会了积极主动地联系已有知识结构、考量已有知识结构,使发散性思维得到了锻炼,形成了深度思考能力。
“加法交换律”这一部分内容,在很多教师的心中是比较简单的内容,是不容易教出彩、学出彩的内容,因而设计得相对比较简单。而基于学习场的建构视角,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素养等出发,教师就能引导学生提出许多具有深刻性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借助这些问题展开深度思考、探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了深刻,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了深度。
三、创设“反思场”,促进学生形成问题提出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形成,不仅仅依赖于思维、探究,更依赖于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和结果等进行积极的反馈、评价。在反馈、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反思、内省,从而对数学活动的过程、结果等进行鉴别、再思考等。创设反思场,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咀嚼、反刍、回顾数学学习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问题提出的内在需求,生成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
数学反思能积累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通过数学反思,能促进学生形成问题提出的能力,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睛”观察,能用“数学的大脑”思考。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似乎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不再反思推导的过程,而是沉浸在推导成功后的喜悦之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笔者设问: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自觉地反思、审视自己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经历,提取与检索自己推导平行四边形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思想等。如此,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什么一定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不沿着高剪开行吗?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关系是什么?当学生通过研讨、交流解决了这一类问题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关键节点“谜底”就变得“真相大白”。学生不仅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本质,而且提升了自我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用“数学的大脑”思考。如此,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本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的思维、就没有学生的探究,或者说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当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之后,他们就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形成意义感和价值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6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