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拉洋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司小建
进入大观园西门,走过一座小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拉洋片的摊位,摊位中间摆放着高大的观看拉洋片的木箱,四周是石墩和板凳。夫妇模样的摊主,一个在穿演出服,一个挥起掸子打扫尘土。一番准备过后,他们坐下准备迎接观众。就在一根烟还没抽完的时候,一群游客从小桥上径直走过来。见此情景,主人马上起身迎过去,嘴里还招呼着:“看吗几位?老北京的拉洋片!”闻听此话,游客们露出好奇的神情,转眼间,箱子上的8个“光子”(观看窗口)已被占满,而随着开场锣鼓的敲起,主人开始声情并茂地演唱起来:“再往里头看哪,又一篇、又一层,苏州大街看个分明……”
拉洋片是老北京天桥的传统表演项目之一。到今天,能进行此项表演的人已屈指可数,而长年能够坚持在一处表演的,除了大观园这个摊位,恐怕就没有第二家了。今天大观园的表演者,名叫郭福有,算起来在大观园表演拉洋片,他已是第三代“传人”了。
唢呐伴他成长
郭福有是河南商水县郭庄村人,祖辈生活在这里,到他这儿也说不清是第几代了。记忆中的几代人都是以乐器养家,到了郭福有这一代也不例外。十几岁时,学会了演奏各种乐器后,他就跟随村里的小乐队,在各村的红白喜事、生日满月活动中演奏乐曲。小乐队没事儿的时候,就随家人在地里干活。
随村里小乐队吹唢口内,经常是走东家、串西家。此间,他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经过各种各样的事。新生命降临,他们前去迎接;小生命长大,他们前去祝福;姑娘、小伙儿喜结良缘,他们到家中祝贺;老人走到生命终点,他们前去慰藉。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他时时可以尝到、处处能够体会。许多年后,“经历”了各种人生洗礼的郭福有,从一个毛头小伙儿,变成了一个不仅熟练掌握民乐演奏,而且懂生活、爱生活的人。
大观园里拜师学艺
1992年,经人介绍,郭福有来到北京大观园。初到这里,凭着出色的演奏,他就在“元妃省亲”表演的队伍里吹唢呐,演奏技艺受到同伴和观众的好评。站在队伍最前面的郭福有高声吹着唢呐,内心感到十分满足。
就在郭福有表演的队伍旁边,长年摆着一个拉洋片的摊位,摊位的主人名叫毕学详。毕学详先生早年是天桥有名的快板儿、相声艺人,从艺几十年,艺术精、艺德好,在老天桥很受欢迎。1988年,毕先生把中断了20多年的老天桥拉洋片重新恢复起来,每年不仅在春节庙会上表演,而且他还在大观园设立了长年表演的摊位。
由于“省亲”的队伍就在拉洋片的摊位旁,毕先生动听的唱段,会清楚地传到郭福有耳中,那声声唱腔、句句唱词,引起了郭福有的注意,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休息时,他来到毕先生身旁仔细听他演唱、看他的动作,还时不时地小声唱几句,时间不长,他竟对拉洋片入了迷。从此,郭福有只要一有空儿就来找毕先生,聊洋片、聊演唱,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就在两人频繁的接触中,毕先生对好学的郭福有也很喜欢,答应收郭福有为徒弟。
当了毕先生的徒弟之后,郭福有平时来到公园扫地、打水、安排乐器,没事儿时就和师傅学起艺来。由于郭福有家乡口音太重,演唱时发音不准,为了唱出京腔京韵,师傅只能一句一句地教,而徒弟则一字一字地学,有时就为一个字的发音,就要练上几十遍。那些日子,郭福有就像着了魔一样,除了吃饭、睡觉,平时就嘟嘟囔囔练发音,练得入神儿时,别人和他说话,他竟把唱词回答了出来。
每当没有观众的时候,郭福有便坐到师傅面前轻轻唱出唱段,由于平时下工夫练习,进步还真不小,有些段子已经有点儿“京味儿”了。看到徒弟的进步,师傅也高兴,没观众的时候,他就让郭福有对着麦克风唱上几段儿,这个时候,郭福有就会非常兴奋,因为从音箱里传出的声音,的确不同以往,其河南口音减轻了许多,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真是自己在练唱吗?
毕学详先生平时待人宽厚,传授技艺更是耐心。不到两年的时间,郭福有就随师傅学会了拉洋片的演唱和部分唱段,工夫越来越扎实。
就在郭福有学艺初见成效的时候,师傅忽然患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师傅的去世给了郭福有不小的打击,他怎么也不相信这是事实,总感觉毕先生就在眼前,很长时间后才恢复了平静。
独撑“拉洋片”场面
毕先生虽然去世了、可大观园的洋片摊位却一直坚守在那里。这以后,郭福有跟随师叔王学治、尚斌生和师娘杨义芬继续学艺,而且一学又是十年,十年中,在三位师傅的引导下,他不仅完全学会了用北京话演唱,而且还掌握了全部唱篇,并与师叔、师娘轮流上台演唱、逐步磨练成一个成熟的拉洋片艺人。
2004年,由于师叔、师娘年纪太大,拉洋片的继承就由郭福有承担了下来。刚接手的时候,自己单独表演,心里总有些发毛。好在平时经常上台,再加上自己天生嗓音宏亮、动听,得到了观众的纷纷称赞。听到这些赞扬,郭福有高兴的同时,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郭福有表演的拉洋片共有:“黛玉进府”“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等10篇。这10段关于《红楼梦》的唱篇,郭福有唱得得心应手,出色的表演往往使游人停下脚步,进而过来欣赏。
如今文艺形式多种多样,但者北京的传统艺术同样被不少人喜爱。每到双休日,园中的游客络绎不绝,此时的生意也比平时好许多,忙忙碌碌一天,观众满意了,收入增加了,虽然劳累,可夫妻却很满足。
在大观园表演十几年,形形色色的观众给郭福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当中有专从外地赶来的、有偶然遇到好奇的、有请朋友出手大方的、有几个人一块儿侃价儿的;还有很多老北京,看到这个摊位后,触景生情,引出一连串童年的回忆。
有一天,一对老夫妇从远处看到拉洋片后,径直向这里走过来,他们围着“片箱子”上下打量着,转了好几圈,嘴里还不停地说:“是这个样儿、是这个样儿。”当两人看到郭福有的时候,带着深深的怀旧情绪,与其谈起了往事。他们先说起拉洋片艺人“大金牙”,然后又说到“小金牙”,接着,对旧天桥摔跤、中幡、唱大鼓、变戏法儿的等艺人及五行八作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又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一番。
节假日生意好,但毕竟时间短。大部分的时间,郭福有夫妇的经营还是处于维持状态。为了让拉洋片永远留在人们的视线里,从接过摊位开始他们一直坚持表演,从未间断。每天早上,夫妇两人就带着中午的饭菜,从租住的小屋步行来到大观园,作完准备后,等待观众的来临。平时观众不多,有时等上一天都没有一个观众。“尽管在这儿挣钱不多,生活清苦。但最终还是舍不得这里的人、这里的事,还有老北京的拉洋片。”
编辑/会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3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