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课外阅读的要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红宝
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动力
只有让学生领悟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他们才会主动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以理激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等名人名言教师要挂在嘴边,常说常用,同时可以利用板报、橱窗、晨会、班会以及课堂等阵地经常向学生进行灌输,使他们明白多读书、读好书的作用,从而自觉地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2 好书激趣。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年龄的兴趣,合理地选择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发挥“好书”天然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无意”兴趣,让他们一见生趣,乐不释手。像一些情节性强的故事书、知识性强的百科书、趣味性强的科技书、文笔优美的文学书都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活动激趣。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举行读书故事会、美文欣赏会、心得交流会、故事大王比赛:可评选“读书积极分子”、“记诵能手”、“朗读高手”;可颁发“课外阅读奖章”、“全能小博士”等奖项;可开展朗诵会、辩论会、知识赛等等。
4 推荐激趣。教师一方面适时推荐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刨根问底”;另一方面可以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也可以组织同学间互相推荐,促使学生奇文共欣赏;还可以鼓励学生家长推荐,营造书香家庭。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没有科学的阅读方法,不仅阅读的效果不佳而且阅读的兴趣也会降低甚至消失。因此,在培养课外阅读兴趣之后,教师要及时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爱读、会读,让课外阅读更有收效。
1 阅读的方法。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可以根据文章特点教学生运用泛读法、浏览法、选读法;让他们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课外阅读正是实践这些方法的重要载体,根据不同的课外读物,有目的、有针对性逐个训练、巩固这些阅读方法,进而提高泛读、跳读、速读的能力。实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目的。
2 思考的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阅读的过程变为思维加工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思起于疑,要教给学生自读、自问、自答,边读边思、主动运用工具书质疑解难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3 积累的方法。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拓宽知识面和积累语言材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外阅读中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拾贝的习惯。优美的词语、精美的片段、精彩的篇章……要学会识别,学会摘抄、记诵。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这样的阅读能够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
三、创设条件。扎实阅读
1 提供充足的书源。提供书源方法很多:按时开放学校的图书室,筹建班级图书角、设立年段图书库,将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相结合,开辟广阔的空间。班级图书角可让学生自带好书三五本,暂时存放在班级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每月更新一次图书;年段各班之间进行图书交流,形成书库,拓宽阅读面和阅读量;开放网络教室,教给学生网络搜索、阅读方法,还要充分发挥网络阅读优势,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特别是BBS的广泛运用,不仅延伸了交流的时空,而且加深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2 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每周整合出一至二节课,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家校配合,家庭阅读与学校阅读同步进行,每天落实30~60分钟的家庭阅读,并做好阅读表,以便监控落实情况。
3 保证阅读速度和质量。充分利用好时间的“边角料”,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促使良好习惯的形成。课前预备的三分钟,安排一位同学进行阅读收获交流,或介绍好词。或推荐好句,或是新书、好书介绍。短短的三分钟,学生的兴趣浓厚,一方面能够展示自己阅读的成果,一方面锻炼自己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倾听能力。每月规定的必读书目。一定得安排相关的时间进行集体阅读,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尽可能在网络教室里完成。学校、年段、班级经常开展阅读相关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作者单位:三明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胡本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9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