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时尚类媒体的传播主导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育楠

   在中国,时尚媒体是继妇女、生活类读物之后的一个新类别,追溯其成长史大概要从纺织服装类期刊开始。受1979年皮尔・卡丹制造的中国首场时尚处女秀的触动,1980年《时装》杂志创办,继而1985年《上海服饰》面世。1988年,《世界时装之苑》借助与法国桦榭集团的版权合作,在中国第一次找到了纺织服装类期刊与时尚生活之间的契合点。1993年,中国第一本专业时尚杂志《时尚》的出现,奠定了时尚纸媒体的初级形态。《瑞丽》、《风采》、《中国服饰报》、《服装时报》等一批时尚纸媒体的随之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见证了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加速度和时尚生活的方程式。“中国时尚媒体”群体由此逐渐清晰起来。
  一
   从信息对受传者的心理作用来看,最早的中国时尚纸媒体挑动受者阅读神经的是刺激性信息。那时的时尚期刊主要以图片为主,在文字上也是以记录和推介为主,即灌输式传播。而现在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时尚新媒体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种传播逻辑,新媒体的交互性与资源共享的优势,让时尚纸媒体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时尚纸媒体从业者的媒介素养被重新定位。
   现在时尚提倡的是一种观念,而不完全是介绍一种产品。时尚类报纸和期刊传递的不仅仅是资讯,它折射出来的是时尚背后的新思潮。时尚绝不仅仅是时髦,而是一种精神,一种领先于时代的强有力的声音。因此,差异化成为时尚纸媒体新的传播模式。
   于是,《时尚》、《瑞丽》等老刊纷纷推出子刊,而一些新刊则投向了某一细分市场。例如,《瑞丽可爱先锋》主要针对少女的心理、校园生活等内容,《瑞丽伊人风尚》则突出成熟女性的情感、职场等内容。
  二
   差异化成为时尚纸媒体新的传播模式。这就要求编辑和记者不仅要熟知消费心理学,拥有经济头脑,还要有策划意识,逐步将新闻报道的重点转到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等解释性深度报道要义上来。
   在当前的注意力经济时代,无论是从栏目设置、稿件选取、图片运用、标题制作上,还是从版式设计和编排上,“善变”的时尚版面必须要合老百姓的口味,因为现在时尚和生活已经分不开了。
   有相当一部分受众认为“时尚秀”完全是圈里人自己在玩乐,如果时尚不走下神坛,与民同乐,在这个时尚生活化和生活时尚化的时代,时尚媒体将与民众越来越远。而在时装发布会上,也需要从不同的观测点进行丈量,设计师和品牌不仅需要一些来自时尚媒体的批评声音,而且更看重圈外人的指点。
   如《中国纺织报》《流行》版推出的《草根说“秀”》栏目,定期与设计师和品牌取得联系,有目的地邀请百姓中的时尚女性走进秀场,把脉时尚。此栏目自开设以来得到了设计师和企业的广泛好评。虽然草根们在此档栏目中的品评也许肤浅一点,但不少观念是业内人士不曾触及的盲点。
  三
   时尚媒体编辑的主题策划能力在当今的传播领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就拿中国社会的精英与草根来说吧,他们有时的对立是因为其话语体系和话语规则的不同。而媒体最有可能成为引导精英和草根平等对话的“主持人”。
   比如,笔者曾与京城的一家商场,还有几位国内专业的设计师、造型师、模特,共同策划了一个“另类”的活动――“山寨版时尚发布会”。我们从逛商场的人群中来现场“逮”人,被选中的消费者从商户赞助的服装和配饰中找到合适的装扮,并进行DIY搭配。我们还请她们勇敢地自己上阵展示杰作。
   这场“山寨版时尚发布会”让在场的产品设计开发人员收获颇丰,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受众欣赏和追捧的。而笔者对此在《流行》版上的大幅报道更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有的地方行业组织也联合企业推出了“百姓秀”大赛。
   这些年中国时尚有小众化的趋向,成为专业人士自娱自乐的游戏。其实躬下身子,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再亲近一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打下群众基础,才是中国时尚媒体从业者选择的新闻正道。
   因此,时尚类纸媒体要办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定位明晰非常重要。对于从业者来说,记者要有文风,编辑要有版风,如果有缘分,受众和传播者能通过媒介来形成大体一致的爱好,进而促使“可接受范围”扩大化。这样,通过从受众到传播者的效果反馈,传播者和受众就会产生良好而稳定的信息传递关系。
   时尚类纸媒体的从业者在向读者推介新锐的时尚资讯的同时,始终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来选取新闻点,形成中国时尚报道自己的风格,并为中国时尚鼓与呼,去实践时尚的本土化。(中国纺织报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24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