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网复合结构桩土应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玉仁
[摘要] 通过温福高速铁路软土地基试验段工程,对采用预应力管桩、CFG桩加固的桩-网复合结构的桩、桩间土的应力进行现场实测,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揭示桩、桩间土的应力分布及变化规律。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软土地基 桩-网复合结构 应力分布规律
1 概述
温福高速铁路福建段软土地层多为全新统海陆交互相地层,其软土层属典型的海积滩涂―溺谷相沉积淤泥,其平均含水量达到75%以上,分布广、厚度大、指标差,其中压缩性之高、强度之低为国内罕见。软土层内多黏土、粗砂等透镜体夹层且厚度分部不均,变化较大。在温福线的设计中,对深厚层软土地基处理采用预应力管桩、CFG桩等进行加固,并采用“桩-桩帽-土工网垫”的复合结构形式(后面简称“桩-网复合结构”)。鉴于桩-网复合结构在我国铁路软土路基的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刚起步,缺乏试验研究数据,因此在温福铁路全面开工前,选择温福正线DK275+000~+400段,开展现场软土地基处理及填筑试验研究。通过对桩基承载力、应力传递及变形规律,桩、土应力的分布及变化、地基变形等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对桩网复合结构的加固设计(单桩承载力、桩型、桩间距、桩帽及网垫层等)进行验证。
2 工程概况
温福铁路DK275+000~DK275+400试验段地形平坦,为水田,地面标高4.0m左右,路基面宽度为13.1m,为梯形断面,边坡坡率1:1.5。工点范围均为第四系地层覆盖,上部为全新统滨海滩涂―溺谷相沉积形成,底部粘土属坡残积成因,下伏基岩为燕山期凝灰岩、侵入岩,地基土各层的岩性分述如下:(1)粉质黏土,硬塑,局部夹少量砾石,层厚0.4~2.1m;(2)淤泥,浅灰色,流塑,层厚10.5~19.7m;(3)粉质黏土,软硬分布不均,海陆交互相成因夹粗砂、砾石、碎石土、淤泥质黏土等透镜体,厚3.6~28m; (4) 花岗岩,全风化呈砂土状,标贯击数N=25~50,厚>2m;(5) 凝灰岩,灰绿色或灰白色,全风化呈砂土状,标贯击数N=16~35,厚>10m。
3 试验方案
试验断面设置。本次试验共布设完成了8个观测断面,其中主测试断面4个,辅测试断面4个。主测试断面进行路基全断面变形观测、全断面应力观测、褥垫层土工格栅应变测试、桩间土及桩变形、应力等多个项目的测试与观测;辅测试断面主要进行地基应力及桩土应力的测试,分别在DK275+055、DK275+155、 DK275+250、 DK275+380路基设计断面位置,利用土压力测试仪对埋设在每个辅测试断面褥垫层顶、底面不同位置(桩顶及桩间土)处的土压力盒进行应力测试,了解加荷沉降过程中桩、土应力的变化规律及相应的桩土应力比。每个辅测试断面路肩下设置10个土压力盒,桩、土各5个。
4 测试数据分析
4.1 DK275+055断面
DK275+055断面为CFG桩加固软土地基,测试桩、土应力比的压力盒集中布置在路肩范围内,分别布设在桩顶、桩间土上方,具体测试结果见下表:
从DK275+055断面的情况来看,加载初期,随填土高度的增加,桩顶及桩间土压力均迅速增加,桩土应力比(路堤横断面相同部位桩顶应力与桩间土应力的比值,简称“应力比”)为0.89,桩间土承担了较多的压力,但桩间土压力随加载间歇期地基土沉降的进行而迅速消散,填土施工结束时,桩顶平均应力为229.8kPa,桩间土平均应力为32.67kPa,桩土应力比接近于7,由于桩间土模量小,变形大,而CFG桩桩体变形很小,桩间土与桩体的变形不协调,桩间土发生沉降变形将应力通过土工格栅垫层传递至桩体,导致桩间土所受压力进一步减小,桩顶压力进一步增大。随着填土的增高及时间的推移,桩间土压力逐渐减少,桩顶应力则相应缓慢上升,通过土工格栅垫层的变形协调作用,路堤内部桩与桩之间产生较稳定的“拱效应”,绝大部分填土荷载通过“拱效应”传递到桩顶。恒载(路基填筑完成)1年后,桩顶平均应力增大为254.4kPa,桩间土平均应力降低为7kPa,桩土应力比超过35。
4.2 DK275+155断面
DK275+155断面为预应力管桩加固软土地基,测试桩、土应力比的压力盒集中布置在路肩范围内,分别布设在桩顶、桩间土褥垫层底层和表层上方,具体测试结果见下表:
从DK275+155断面的情况来看,在施工填筑期,随填土高度的增加,桩顶和桩间土的土压力均在增加,相对来说桩间土压力增长幅度不大,而且在填土间歇期,随着沉降的进行,桩间土压力迅速降低,桩间土最大压力出现在填筑速率最大时候,褥垫层表层桩间土最大平均压力为54kPa,底层为69kPa,近似等于其自重压力。桩顶压力则随填筑的进行迅速增加,填土施工完成时,桩顶位置褥垫层顶、底面的平均应力分别为165kPa、221kPa,桩间土平均应力分别为7kPa、12kPa,桩土应力比分别为23.57、18.42。由于桩间土模量小,变形大,而管桩桩体的沉降变形很小,几乎可以忽略,桩间土与桩体的变形不协调,通过褥垫层的协调作用,从而在桩与桩之间产生“拱效应”,导致桩间土所受压力进一步减小,填土荷载通过“拱效应”传递到桩顶,使桩顶压力进一步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桩间土压力逐渐减少,趋近于0,桩顶应力则相应缓慢增加。当填土完成1年后褥垫层表层桩顶应力增大为222.67kPa,底层增大为298.67 kPa。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填土完成一个月后,桩土应力比已经接近60,说明土工垫层的应力调整在填土结束后不久已经完成,桩-桩帽-网垫层-填土已经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结构,而路堤的沉降观测及测斜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4.3 DK275+250断面
DK275+250断面为预应力管桩加固软土地基,测试桩、土应力比的压力盒集中布置在路肩范围内,分别布设在桩顶、桩间土褥垫层底层和表层上方,具体测试结果见下表:
DK275+250断面由于在桩间距、填筑高度、填筑速率等要素方面与DK275+155断面相同或类似,因此整体结果与DK275+155断面情况类似。填筑期褥垫层表层桩间土最大平均压力为23kPa,底层为25.5kPa。填土施工完成时,桩顶位置褥垫层顶、底面的平均应力分别为208kPa、198.5kPa,桩间土平均应力分别为7.67kPa、3.75kPa,桩土应力比分别为27.13、52.93。填土完成1年,后褥垫层表层桩顶应力增大为283.67kPa,底层增大为298.00 kPa。
4.4 DK275+380断面
DK275+380断面为预应力管桩加固软土地基,测试桩、土应力比的压力盒集中布置在路肩范围内,分别布设在桩顶、桩间土褥垫层底层和表层上方,具体测试结果见下表[1]:
DK275+380断面填筑期褥垫层表层桩间土最大平均压力为43.33kPa,底层为38.25kPa。填土施工完成时,桩顶位置褥垫层顶、底面的平均应力分别为168.67kPa、95.67kPa,桩间土平均应力分别为1.67kPa、5.5kPa,桩土应力比分别为101.2、17.39。填土完成1年后褥垫层表层桩顶应力增大为220.00kPa,底层增大为126.33 kPa。
从4个辅助断面的桩、桩间土应力测试可以看出,桩土应力比在不同时间不同荷载作用下是不同的,有如下的基本规律:
① 桩土应力比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由于桩顶应力持续增加,桩间土应力基本维持不变,因此,桩土应力比持续增加。
② 桩土应力比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路基填筑完成后,路堤荷载不再变化,但实测桩间土应力随时间、沉降的进行下降较快,桩间土平均应力下降相对缓慢,桩顶应力缓慢增加。
③ 桩土应力比随桩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填土高度相同情况下,桩净间距越大,桩土应力比越大。沉降稳定后,0.6m净间距CFG桩平均桩土应力比小于净间距为0.9m预应力管桩。
④ 桩土荷载比随时间、荷载的增加持续增加。CFG桩桩帽面积置换率为30.7%,预应力管桩为34%。根据实测的应力,路基填筑完成时CFG桩、预应力管桩路肩范围内桩、土荷载比(桩帽面积承担荷载与单位加固面积内总荷载的比值,简称“荷载比”)为65%,路基填筑完成1年后分别达73%、90%。路基填筑完成1年后,CFG桩、预应力管桩路堤全断面荷载比分别为60%、82%,小于路肩范围内。可见边坡范围内土拱作用效果弱些,桩间土相对承担荷载更多,路肩范围内应力集中现象更明显,土拱作用更强。
综上所述,路堤填筑期间,由于路堤“土拱效应”的作用,路堤基底应力分布桩顶应力集中明显,桩间土应力较低,在垣压期间,路堤应力进一步向桩顶集中,桩土应力比、荷载比缓慢增长。填筑稳定1年后,CFG桩平均桩土应力比为35,预应力管桩平均桩土应力比在100~170之间,桩土荷载比在73%~90%之间,桩体承担了大部分路堤荷载,桩间土平均应力<10kpa,桩间土承担荷载较小,设计时按路堤荷载完全由桩承担是偏于安全的,也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 余雷.路堤软土地基加固试验研究报告, 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3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