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东北亚区域合作应上“六个新台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曲伟

  中图分类号:F125.531;F125.55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961(2011)04-0017-02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认真把握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大潮流,对于实现东北亚国家合作大发展至关重要。回顾过去的发展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诸多规律性的发展趋势表明,东北亚区域合作应再上六个新的台阶。
  
  第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再上新的台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世界GDP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间,中国GDP总量由2005年的2.1万亿美元增加到5.9万亿美元,在世界各国的排序从2005年的第5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2位;占东北亚国家的比重也由26%提高到42%。日本野村证券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名义GDP将再翻一番,达到12万亿美元。占比世界和东北亚地区GDP的比重也将分别达到14%和50%左右。过去五年,黑龙江省GDP也由800亿美元增加到1500亿美元,实现翻一番,占比东北亚地区GDP的比重也由1%提高到1.2%。预计未来五年,黑龙江省GDP将达到3000亿美元以上,占比东北亚国家GDP的比重将达到1.5%。与此同时,俄罗斯和韩国经济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左右,日本经济即使保持与世界同步增长,东北亚国家经济规模也将突破20万亿美元的大台阶,将会达到24万亿美元,超过欧盟、北美。中、日、俄、韩四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将明显提升,有望在2010年占比世界GDP达到22%的基础上提升到25%以上,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因此,东北亚相关国家应审时度势,加强经济合作,寻求互利共赢,共享经济加快发展成果,惠及相关国家人民。
  
  第二,东北亚区域贸易合作应再上新的台阶。2010年,全球贸易额比上年增长14.5%;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增幅达到34.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达到9.7%。中国对东北亚五国贸易总额由2009年的4600亿美元增加到6700亿美元,也比上年增长3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东北亚地区对外贸易也率先走出低谷,以中、日、韩、俄四国为例,2010年对外进出口分别达到2.97万亿、1.47万亿、8910亿和6480亿美元,分别高于上年30%左右;东北亚主要国家进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由2009年的18%左右,增加到2010年的20%以上。但是相对于GDP占世界的比重,东北亚国家贸易合作还相对滞后4~5个百分点,有继续大幅提升的必要。据统计,当前国际区域内贸易已经占全球贸易50%以上,其中欧盟区域内贸易额已经占到对外贸易的70%,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已经达到40%,而东北亚区域内中日俄韩四国间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不足20%。未来五年,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进出口尤其需要大幅增长,应以高于本国GDP、高于东北亚国家以外经济体的增幅,至少实现翻一番,达到12万亿美元以上的大目标,达到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以贸易互利共赢,带动产业共荣共生。
  
  第三,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应再上新的台阶。东北亚国家能源消耗位居世界三大经济体之首,拥有的能源资源也居世界三大经济体之首。2010年,东北亚国家煤炭储量约为300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约为35%,分别超过欧盟(1000亿吨)2000亿吨、北美(2500亿吨)500亿吨;东北亚国家天然气产量约为710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3.2万亿立方米)22%,分别超过北美(6500亿立方米)600亿立方米、欧盟(1700亿立方米)5400亿立方米;石油储量约为90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约1万亿桶)的9%,分别超过北美(460亿桶)440亿桶、欧盟(100亿桶)800亿桶。特别是东北亚国家能源集中在俄、中、蒙、朝四国,其中俄、蒙、朝能源产大于需,特别是俄罗斯目前每年可供出口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分别达到近2000亿立方米、2.5亿吨和l亿吨,远景来看,这三种能源出口有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番,分别达到4000亿立方米、5亿吨和2亿吨以上的可能。因此,东北亚国家应当尽可能在区域范围内加强能源合作,实施能源出口国尽可能向东北亚国家出口,能源进口国加大对出口国的投资支持,包括能源低耗国日本更多地向中国、俄罗斯等高耗国转让节能技术,实施多元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第四。东北亚区域产业合作应再上新的台阶。东北亚国家产业各异,互补空间很大。俄罗斯以资源见长,以“世界资源宝库”美誉著称,资源富集程度、人均拥有资源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资源加工程度位列世界下游,且仅以军工、航天和重型加工业见长;中国既是资源大国,也是加工业大国,但是资源加工深度不及世界平均水平;蒙古、朝鲜是资源相对富集,加工明显不足;而日本、韩国资源短缺严重,恰恰资源加工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些甚至达到世界顶级水准。这种产业的差异和加工的深浅、多寡,恰恰提供了东北亚国家之间产业共生、产业互补和产业振兴的合作空间。因此,东北亚国家应顺应“雁行模式”规律推进产业合作。特别是日本、韩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应加快向中、俄、蒙、朝转移,中国加工产品与俄蒙朝的资源也应更多地向中、日、韩输出。也包括日、韩应将更多资本、技术向中俄蒙朝注入,创办更多合资合作企业,实现产业转移合作、产业共建合作相结合,带动东北亚国家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产业合作创造的财富达到新的高度。
  
  第五,东北亚区域交通合作应再上新的台阶。东北亚国家山水相连,地域辽阔,发展经贸合作急需交通先行。当前影响中俄、中朝双边贸易的最大问题就是实现不了运力最大化。现有线路的运货能力差和运输组织效率差并存。特别应解决中、俄、蒙、朝等四国与日韩两国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问题。仅以俄远东、西伯利亚为例,若要达到发达国家的交通现代化水平,铁路、公路缺口多达近10万公里;黑龙江省铁路、公路缺口也将达到上万公里;还有口岸基础设施与日益扩大的贸易需求相比也有巨大差距。因此,中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正在大力建设与俄罗斯、东北亚国家联系的铁路、公路和口岸等基础设施,希望东北亚相关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应当更多地加强铁路、公路、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中、俄、蒙、朝四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缺口,不仅所在国家应超前规划建设,日、韩两国也应发挥资本技术优势,中国发挥资本和人力资源优势参与大规模的建设。例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提速和复线建设,中俄蒙朝高等级公路、大桥和口岸,包括中俄、中蒙、中朝之间自由贸易区建设,都应加快推进步伐,走在经贸合作前面,引领推动多边经贸合作再上新高度。
  
  第六,东北亚区域金融合作应再上新的台阶。东北亚国家经贸科技和旅游合作,面临一个重要“瓶颈”是互设金融机构不多,投资贷款汇率波动较大,贷款平台不足。缺少有力的金融支持,企业投资后续能力不足。当前,虽然东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多,但大都面临着相互投资不足和缺少大项目支撑的困境。中、日、俄、韩作为GDP现已分别进入5万亿美元和1万亿美元以上俱乐部的经济大国,目前不仅相互之间没有千亿合作大项目、大投资,而且上百亿美元的大项目、大投资也凤毛麟角――数量过少。因此,急需在东北亚国家之间更多设立相关国家的金融机构,并开放相关国家货币互换业务,以减少单纯以美元、欧元为兑换货币造成汇率多变、资本缩水等问题发生。特别应在中俄、中蒙、中朝边境地区、省会城市,尽快建立专门承办中俄、中蒙和中朝货币直接兑换的银行,在中日、中韩贸易额度较大的中日、中韩国家首都和地区首府,组建新的金融机构或在原有金融机构增加中日货币、中韩货币直接兑换的业务,使其能够更对促进双向投资、人员流动和产业转移合作提供更为有效的金融支撑。
  
  [责任编辑:孙连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1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