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就业导师制”实施情况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的形式也是越来越严峻。为了让毕业生能及时顺利的找到工作,各高校陆续开始尝试“就业导师制”。本文主要分析“就业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势,以及如何解决暴露出的问题。
  就业导师制 优势 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的形式也是越来越严峻。为了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应届生的就业率,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实行“就业导师制”。每个就业导师大概负责5―8个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导师主要从“就业指导、就业追踪、就业推荐”三大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传统就业指导的不足
  1、指导形式大多数停留于表面。一方面,虽然一些院校也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但是这些“指导”基本上就是几次大型的就业讲座,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由于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面试,他们连学校举办的相关就业讲座也没有时间参加,导致学校举办的就业讲座覆盖面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连基本的就业常识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准确的认识人才需求情况。
  2、指导内容不全面。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就业指导课程,但课程内容单一、空泛,讲讲就业形势、政策,介绍一下如何制作简历,再讲授一些简单的面试技巧,同时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就算是完成了就业指导工作。这样的做法,无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无法让学生准确的认识就业形势,没有真正起到“就业指导”的作用。
  3、指导对象仅仅是毕业班学生。一个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紧张的高中生活,到了大学后,突然“自由”了,管理也没有那么严格了,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到了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他们在一进校的时候就有人告诉他们在大学里应该做些什么,将来要面对什么,或许他们在毕业前就不再那么迷惑。
  二、就业导师制的优势
  “就业导师制”将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志趣,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相比于传统的就业指导,“就业导师制”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内容更全面。实行“就业导师制”后,每位导师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就业的全面教育和指导,而且结合到学生各时期的不同特点,就业指导也有所侧重:一年级侧重职业生涯的认识和规划,二年级注重培养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侧重就业形势、政策的教育以及求职技巧的培训,以及就业单位的落实。值得一提的是,就业指导除了贯穿在校的三年时间,个别学校在学生毕业后的一年内也要进行跟踪,定期回访,及时了解学生在职情况,若学生辞职以后还要协助学生找到新的工作单位。
  2、指导形式多样,凸显个性化。传统的就业指导大多数是大型就业讲座,主要是团体指导,而“就业导师制”可以实现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而且指导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更加的灵活多变,如面谈、QQ聊天、电子邮件、电话督导等。由于每个学生的就业条件不同,所具备的社会资源不同,所需要指导的内容也不同。传统的团体指导无法解决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而通过实行多样化、个性化的个别指导,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就业情况,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帮助解决学生职业规划不清、就业心态不稳、就业信息不灵、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3、有利于形成庞大的就业资源。实施“就业导师制”,庞大的就业资源可以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传统的就业指导基本就是靠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包括辅导员来联系单位,推荐学生。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社会资源也有限,就业指导工作能得到的效果也极大的受到限制。在实行“就业导师制”后,可以充分调动各位老师的知识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极大了丰富了就业资源。
  另一方面,学生顺利就业后,就业导师通过回访、跟踪,能和毕业生继续保持联系(这样的联系工作单靠一个或几个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是无法完成的)。通过和他们的联系中,可以利用他们的社会资源为将来的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三、实施“就业导师制”要解决的问题
  “就业导师制”在近年来已经陆续在一些高校实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实施“就业导师制”时,还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
  1、对就业导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就业导师的指导方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行为。在整个就业指导过程中,可能涉及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了解学生中某一类群体甚至个体的学习、生活乃至社会资源状况,将所有复杂的因素综合考虑,进而选择合理的就业指导方式。这些工作的开展,对原来专心于教学、科研的普通教师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定期不定期的对就业导师进行培训,将最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社会状况告知就业导师。只有这样,“就业导师制”才能长期有效的实行下去。
  2、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工作本来就很繁忙,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无行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要想让老师们积极努力的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赏罚分明,让各位老师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会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序推进。
  高校就业导师制作为一种促进就业的新形势,在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实施,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为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一种新做法,还有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进而为高校就业工作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赵霞、郑德:高校就业导师制的研究与探索,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第19期
  [2]杨世翠 申坤:高职院校“三段、五步”全程就业导师制的构建,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15期
  [3]吕亮:浅谈“就业导师制计划”的构建,科学咨询,2008年第18期
  作者简介:
  徐梅,女,1982年10生,籍贯四川崇州,经济师,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经济学、文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
  乐朝晖,男,1982年9月生,籍贯湖北阳新,工程师,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工学学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5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