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状元百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仕谋

  新科进士们殿试过后,要在皇帝面前听候宣布名次,这一仪式叫“传胪”或“胪传”。
  
  一、多唱了几百名
  
  宋太宗赵炅将科举之荣推向了顶点。
  进士放榜之日,太宗亲率百官御崇政殿,新进士肃立东华门外。传胪开始,呼名次时,一声声逐次传递,声震数里。这时候,太宗及百官站着欢迎。东华门外,观者堵塞街道,就连深闺秀女也角逐争先。
  淳化三年,太宗亲临崇政殿考试。正巧头天晚上,后宫妃子生了一个儿子,太宗大喜,认为是天赐吉祥,于是叮嘱近臣明天传胪唱名时,第一甲可多放几个。近臣问究竟放多少呢?太宗说,明天临场看情况再定吧,我说停止就满数了。谁知这一晚,太宗没有睡好。第二天在崇政殿上,太宗恍恍惚惚,如同做梦一般,传胪唱名时,唱到第三百多名,太宗方才醒悟,连忙制止。
  所以,这一年第一甲就录取了302名进士,第二甲又录取了51名,著名文人丁渭录在第4名,王钦若录在第11名,张仕逊则录在第260名。后来张仕逊还当了宰相。
  
  二、皇帝更改状元名
  
  福建长乐县人李马,于明永乐十六年戊戌科一举夺魁。举行殿廷传胪唱名大典仪式时,永乐帝突然嫌堂堂状元以家畜为名不雅,当即用红笔在黄榜的“马”字右边添了一个“其”字,“李马”就变成了“李骐”。这种临时变动,一般人是不知道的,李马本人更是不知其中底细。
  传胪司仪官开始唱名了,高声宣布“第一甲第一名李骐”后,新科进士中却无人出班答应。司仪官以为进士们没有听清,以前这样的事也曾发生过,便清清嗓子,又高声唱了一遍,还是没有反应。不得已,他更响亮地唱了第三遍,仍然没有动静。传胪官诧异了,这真是前所未有的怪事!一时间,大殿上下十分惊愕。
  永乐帝见半天无人上前行礼谢恩,开始也是一愣,念到第三遍才明白过来,挥手示意传胪官暂停,解释说:“李骐就是李马,是朕给他改成李骐的!”李马慌忙出班叩头谢恩。
  李马觉得自己名字中的这个“其”字是“钦赐”的,十分珍视,以后大凡需签署姓名时,“李”字和“马”字用墨笔书写,而“其”字则用红笔书写。为了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他办事十分认真勤奋。可惜他享年不永,当了不到10年的翰林院修撰便去世了。
  
  三、教演不善,状元吴廷琛叩头无数
  
  新科进士传胪仪式,先是要进士们跪听诏书,读罢诏书,鸿胪寺的司仪官高喊行礼,这时进士们才叩头行谢恩礼。
  清朝时,在朝廷上读诏司仪都是用满语,因而传胪唱名这一套仪式的过程,鸿胪寺必须事先派人教演娴熟。
  嘉庆七年壬戌科状元吴廷琛,传胪那天出了个大洋相。新科进士们上殿后,听到司仪官叽里哇啦的读诏声,他误认为是叫叩头谢皇恩行礼,就叩起头来,其他进士们见了一个个莫名其妙,大家不懂满语,又从未经历过殿廷唱名这种场合,如今见吴廷琛领头叩头,于是纷纷仿效,一个个叩起头来。谁知诏书蛮长,司仪官读诏声不停,他就起立跪下不停地叩头。周围的人先是惊愕,后来一个个抿着嘴,想笑又不敢笑,庄严的传胪仪礼成为如此场面。
  事后,鸿胪寺的司仪官因教演不善,办事疏忽,有辱殿规,不仅革职,而且永不叙用。
  
  四、没有想到能当状元
  
  康熙六年丁未状元是吴县(今江苏吴县)人缪彤。缪彤当年对自己能被点状元毫无思想准备,不仅如此,连会试能被录取也感到意外。顺治十四年以来,他一共进京赶考五次,头四次都失望而归。第五次,他已41岁了。会试毕,自己觉得没有考好,不等发榜,就心情沮丧地打点行装回乡。
  走出京城的第二天,发现路旁有会试榜,一看才知道原来自己已被录取,排在第36名。于是兴冲冲地返回京城参加殿试。
  殿试过后传胪时,天下着小雨。五鼓后,文武百官入朝,等待皇上登殿。
  头一天,已有小道消息传出,谁是状元,谁是榜眼,谁是探花……缪彤心想,自己没有希望进入三鼎甲了,只不过随大流上殿见见皇上,叩几个头而已。
  康熙帝升座后,雨也渐渐大起来。缪彤和诸进士淋着雨,都跪在丹墀下面。
  唱名开始了,缪彤心不在焉,好奇地用眼角的余光打量这富丽堂皇的宫殿,只是隐约听到第一甲第一名好像是缪彤。虽然司仪官连唱了三遍,但每唱一遍都伴有鼓乐齐鸣,再加上雨“哗哗”地直下,缪彤怕是错觉,不敢出班,跪着纹丝不动,还在琢磨刚才念的究竟是不是自己。礼部官员急了,赶紧上前把他拖出来扯到殿前,他才明白自己的确是点了状元。还没等他到皇帝面前跪下,传胪官又唱了第二名。就因这点差错,传胪官被罚了三个月俸禄。这使缪彤许久都心怀歉意,还特地写了一篇《胪传纪事》来纪念此事。
  道光三年癸未科状元、吴川人林召棠,当年殿试后传胪唱名时,也闹了一个笑话。
  传胪官开始唱名了,大家都侧耳细听。唱到“广东省”三字时,林召棠就有点激动。接着唱“高州府”三字,他的心跳加速了,因为参加该科殿试的,广东只有二人,高州府则只有林召棠一人。所以听到“广东省”三字,林召棠就估计是自己,再听到“高州府”三字,则确定无疑了。
  林召棠一时惊喜交集,思想活动异常激烈,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往下念自己的名字时,反而没有注意听。念毕之后,全场鸦雀无声,他却不知所措,愣了神没有动静。
  道光帝十分诧异,正待开口责问,该科会试主考官曹振镛急中生智,大声喊道:“请新科状元林召棠出班谢皇恩!”林召棠这才回过神来,应声上殿行谢恩礼。
  
  五、演习过火误了时间
  
  为在殿上传胪时不出丑,进士们都是有备而来、不敢疏忽。
  行事最认真的要数明正统十三年戊辰科状元、安福县人彭时。彭时是个办事特别认真的人,头一天自个儿演习,独自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还做了各种跪拜、叩头礼等动作,一直演习过了半夜,鸡叫数次,觉得可以了才停下。但此刻天已快亮了,不敢回寓所睡觉,就在朝房里闭目歇息一下,清晨时不觉沉沉睡去。
  朦胧中听到宫中的大钟响了,彭时慌忙爬起来收拾好衣装,跑步前进,但还是没有及时赶到。殿上的传胪司仪官已喊过几次“新科状元彭时上殿谢恩”,却无人答应。礼部官员立即进行纠弹,彭时差点要遭受不测之祸,全赖众阁老上前打圆场,正统帝总算未予追究,只是命锦衣卫赶快派人去找。卫士们刚出殿门,彭时也到了,不卑不亢、心平气和地说明了迟到的原因。
  每次传胪前,对新科状元的人选,朝廷内外往往有许多小道消息,而新科状元在传胪前更换之事也时有发生。
  乾隆十七年,新科状元、江宁人秦大成的夺魁就很意外。那一科,英才济济,早有传言,头10名根本没有他,大家对他也不甚了解。等到传胪司仪官唱名时,人们一听“第一甲第一名秦大成”时,都感到意外,他自己也大吃一惊。秦大成听了唱名,站出来一亮相,相貌平平,打扮土里土气,在场的人又是大吃一惊,他也特别尴尬。传胪典礼之后是行拜“释褐礼”,秦大成是贫民状元,贫得“释褐”礼之后既无“鼓乐”归第,而且也无第可归。
  
  六、灰溜溜三鼎甲不敢走中门
  
  传胪公布名次后,宫廷乐队吹吹打打,礼部堂上官捧起黄榜,要从御道走出大清门,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紧跟其后走出大门,其余的进士从两边侧门走出。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状元是常熟人汪绎,他本来在上次丁丑科会试中已被录取为贡士,因父亲去世回乡守丧,没来得及参加殿试,所以是补殿试中的状元(雍正以后规定,补殿试者一律不得进入前三名)。这一科,保和殿大学士、沁州人吴典和东阁大学士、湖北孝感人熊赐履既是会试正考官,又是殿试读卷官,这一科的榜眼季愈、探花王露在会试中都被他们取在前列,而康熙帝对这两人殿试对策的书法很不满意,吴、熊二人为此受了斥责,所以传胪后季、王二人很是心虚,不敢走中门。此事也使汪绎受到感染,似乎一个人走中门便不那么理直气壮了,也跟诸进士一起从侧门走出。鼎甲三人都显得灰溜溜的。从这科开始,以后的三鼎甲都不走中门了,遂又成为科举制新的惯例。
  
  七、新科状元遇到国丧
  
  自宋太宗始,传胪大典一直是热热闹闹的,殿试传胪之后,朝廷还要举行多种隆重庆典,公私宴会接连不断,京师有一两个月的热闹场面。但道光十三年癸巳科的传胪大典,却出奇地冷清。
  道光十三年癸巳科状元是汪鸣相,彭泽县人。这科的殿试定于农历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但此次事情颇不凑巧。
  二十一日这天,道光帝由颐和园回宫,准备来审定新科进士中头10名的名次,刚走到半路,便得到孝慎皇后佟佳氏病危的消息,于是匆匆返回颐和园。定名次之事延期至四月的二十九日,直接在颐和园举行。
  可是二十九日这天,皇后垂危,道光帝已无心理事,打算再次延期。当天下午,孝慎皇后便命归西天了。皇后归天这事非同小可,因为按老规矩,名次确定之后要紧接着在皇宫举行传胪大典,而皇后归天是“国丧”,国丧期间是不能举行一切典礼活动的。
  皇后归天大于殿廷传胪,丧礼按规定照例进行,而新科进士的传胪仪式、鼓乐归第(即打马游街)、释褐礼、琼林宴(皇帝御赐新科进士大宴)等等,干脆全部取消了。名次一定,直接于五月初一出金榜布告天下了事。
  这科进士从传胪大典起,一入官场便带孝,一直带了三九二十七天,才开始朝考、引见、授职。也许因为一开始就不吉利吧,汪鸣相一辈子名不显、位不尊,没有做过比翰林院编修更大的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1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