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学花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环境、要求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分化,总体上看,存在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宗教信仰及宗教兴趣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学生群体和就业困难学生群体,针对这些大学生群体进行个性化教育,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群体;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摇1009-928X(2011)09-0048-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研究生教育的扩招,高校聚集了越来越多的18周岁到28周岁的青年。这部分青年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显著的特征:思想活跃、充满活力、易接受新鲜事物、“远离父母的监管,处于社会的边缘,虽然在年龄上走向成人,但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因而,他们是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上、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待成长的群体”[1]。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开展。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特殊人群: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宗教信仰及宗教兴趣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学生群体和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一、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高校大学生贫困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笔者近几年从事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经验来看,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来自中小城镇、农村和边缘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有着同龄人一样的朝气活力,有比同龄人更强烈的求知欲,因为他们相信“教育改变人生”的箴言。然而囊中羞涩的经济状况却使他们成为校园中特殊的人群。经济上的贫困使得这部分同学无法拥有像计算机、手机等目前已成为学生学习必需品的高科技产品,不敢参加各种培训班,不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有的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近年来,高校已经基本形成了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为一体的大学生奖助体系,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在额度上和人数上都上了新台阶。但是经济上的救助又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贫困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如,将他人给的资助和帮助视为“理所当然”,缺少感恩之情;“等、靠、要”的思想较为普遍,不愿意靠自己的劳动求得生存,只要有机会就申请,导致有些贫困生反而因为贫困而“暴富”;部分贫困生存在仇富心理;对其他贫困学生缺乏同情心等等。
  因此,针对这一群体存在的各种特殊问题,高校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资助之外,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和优势,对这一群体开展个性化教育。主要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其自立自强。扶贫贵在扶志,扶志贵在明德。“扶志”就是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培养自立自强精神。“明德”就是给学生讲明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树立回报社会的理念。自立自强教育对贫困生而言有特殊的意义:自立自强精神是贫困生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思想保证,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外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贫困生的奋斗自救必不可少;自立自强教育是防止贫困生产生“精神贫困”的思想保证,对那些思想上存在依赖、懒惰、悲观消沉的贫困生而言,单纯地给予经济资助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甚至会助长“精神贫困”的发生,消除错误认识和心理偏差的良药就是思想教育,改变其认知结构,树立正确的心智模式;自立自强是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保证。其次,进行感恩教育以寻求积极的心理回应。国家、社会及学校筹措的助学经费,保证贫困生平等接受教育,体现了各类资助者对贫困生的关爱,各类资助者也希望广大贫困生通过经济资助行为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成为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教育和引导受助者深刻领悟和体味这种情感,通过感恩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有义务作出积极的心理回应。第三,完善资助体系,设计更多的有偿资助,减少无偿救助。在目前的高校资助体系中,部分学生通过有偿资助如本科生的勤工助学和研究生的“三助”,获得一定的收入。调查显示,这种制度不仅提高了贫困生的自尊心,也培养了他们自立自强的观念和劳动获得回报的价值观。因此,高校可适当加大有偿自治力度,鼓励贫困生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在培养学生自立的意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更好地设计自己的未来。
  二、宗教信仰及宗教兴趣学生群体。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一方面大学生对宗教的兴趣在增加,接触宗教文化的机会在增加,对宗教文化的态度更加开放;另一方面当前世界出现了宗教热和宗教世俗化的趋势,宗教思想和文化在大学生中具有很大的市场。因此,高校成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场地之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充分认识到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要在我国宗教政策的指引下贯彻宗教信仰自由原则,维护大学生在合法范围内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同时要贯彻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原则,维护正常的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开展专门的讲座,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使学生懂得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同时,向学生进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在尊重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既要使他们懂得正常的宗教活动只可以在宗教场所进行,不能在学生中进行传教、布道;也要帮助他们识别某些组织和个人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封建迷信和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关心他们的生活习俗和宗教禁忌,如,建立和管理清真食堂、欢度宗教节日等。对于一般的大学生,要引导他们尊重信教学生的信仰自由,避免信教学生和不信教学生产生冲突,维护校园团结稳定。
  其次,在日常思想教育和文化学习中,注重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自然界无法进行科学的认知,期待从神灵中获得答案。只有本着科学精神,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并以此为工具,人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然界。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根本上打破迷信。
  再次,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烦恼。调查显示,有较多学生在谈到信教的原因时认为,从宗教理论中可以获得心灵的解脱,在宗教氛围中可以暂时忘掉人世间现实的苦恼。这就是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果无人引导和帮助,会转而向虚无缥缈的神灵求助。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在学生出现困难和烦恼时及时跟进,提供有效的救助和关心。如,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资助和精神鼓励,对思想或心理上出现偏差的学生给予心理疏导等等。“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2],高校的思想教育才能在无声处显示德育的魅力,有效发挥育人的功能。
  此外,高校还应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主题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有思想内涵的讲座等等,提高校园社区文化建设的质和量,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心理问题学生群体。近年来,大学生因各种心理问题弃学、自杀的报道屡见报端,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中,约有20%的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运用相关知识理论与专业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妥善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健康、健全人格发展、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套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科学教育观念。因此高校在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从群体角度展开群体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增强学生的心理免疫力,同时还要根据个体情况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关怀,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和预防措施。

  首先,要建立比较专业的工作队伍。目前,很多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部门,聘请有心理学教育背景的或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人组成专业教师队伍,由他们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开展学生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这支队伍是比较成熟的专业教师队伍。然而在庞大的学生群体面前,人数上还略显单薄,无法满足高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因此,在这支队伍之外,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挖掘探索新的队伍做补充。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个很好的潜在力量,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比较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动向,学生一旦出现问题最先介入解决的是他们。在当下人们将心理问题等同精神病的误区之下,很多学生规避“心理”的提法,因此,当学生在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初级阶段,由辅导员介入辅导将是比较明智和有效的做法。但这支队伍缺少必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的相关知识,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部门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此外,也可以通过在学生中建立心理联络员,实现学生朋辈互助。这支队伍的建设,不必局限于班级或年级,可以尝试在学生宿舍楼宇、楼层、单元建立心理联络员或心理委员,并对之进行必要的培训和专业知识指导。这支队伍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利用朋辈之间的信任和互助,通过自由式的聊天方式进行疏导,及时化解心理上的焦虑和暂时的困难;另一方面心理联络员还可以成为前面两支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之间的桥梁。相比较而言,朋辈间互助更能为同学所接受,心理疏导更隐性,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三支队伍相辅相成,在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化解和干预。
  其次,建立比较完善的预防机制和咨询机制。在新生入校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已经是各大高校普遍采取的预防方式,这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问题学生情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基础上,可以探索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如,可以在学生宿舍、楼宇等学生集中的区域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诊疗中心,方便学生及时咨询;开展网络心理健康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及时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开展工作,既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接受,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进行必要的干预和预防。
  再次,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和探寻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在高校,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的主战场。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学生健康心态的培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同时,还可以积极探索其他教育方式: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开展心理知识竞赛等,增加相关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包括团体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网络咨询等,开展必要的心理疏导等。
  四、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呈现日益庞大的趋势,这也成为高校毕业生工作中的难点和高校毕业生稳定工作的关键。出现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既有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也有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如,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学科门类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导致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从主观上看,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毕业生对岗位特别是薪资期望过高,错过了就业高峰期,又不愿意放低要求,从而导致无法正常就业;部分毕业生缺少社会交际和求职方面的技能技巧,应聘时缺少竞争力;部分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过关,无法胜任招聘岗位的要求;更有甚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不愿意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等等。
  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除了需要国家、社会共同努力改进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与障碍之外,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须针对这一群体开展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加强创业观念的教育。具体来说主要有:一是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努力打造就业平台,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来高校进行就业招聘,拓展就业空间和渠道。二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设计。引入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开展必要的职业生涯教育。对非毕业学生开设有关职业生涯方面的选修课,对学生在社会心理、社会交际、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指导;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就业形势的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针对毕业生求职的问题开设简历设计、面试技巧、求职简历等专题讲座。同时,依托毕业生辅导员队伍及时开展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专业特点进行个别就业推介和求职技能辅导。三是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投身社会建设的热潮,积极创业。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成功创业学生典型的宣传等等,如,近年来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创业扶持措施,包括创业基金、创业贷款等等。
  
  参考文献:
  [1]夏学花.嬉皮士――美国主流社会的叛逆一代[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96-97.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特约编辑:鲁月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19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