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积极推行竞争上岗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柳红梅

  竞争上岗,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广泛发现和择优选拔人才。2003年以来,农七师先后在政法机关及部分师直单位开展了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使众多优秀人才通过竞争走上了领导岗位,重点抓了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把握三个“重点”。首先,严密制订方案。在方案制定方面,充分酝酿讨论、反复征求意见,力求使方案既符合文件精神,又切合实际。在竞争的岗位、报名条件、竞选程序及评分等方面具体化;其次,严谨组织实施。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严把试题的质量关,力求较真实地反映竞争者的业务知识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等。挑选公道、正派、具有一定业务知识、领导经验的同志作为面试答辩的评委,使答辩的评分客观、公正;再次,慎重确定人选。在竞争上岗工作中,严格审核参与竞争人员的基本领导素质、业务素质和过去的工作表现、工作经历,把群众评议结果和德才表现放在首位,对个别笔试、面试得分较高,但群众满意度、德才表现较差者,不确定为任用人选。
  二是严把三道“关口”。首先,把好“公开关”,增强竞争上岗的透明度。将竞争职位、任职条件、竞争程序、竞争办法等全面公开;其次,把好“公平关”,扩大竞争上岗的参与度。让竞争者和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竞争上岗工作的程序及内容,使符合竞争条件的同志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不搞论资排辈;再次,把好“公正关”,增强竞争上岗的信誉度。变“关门点将”为“比武选将”,综合分析竞争者各方面的情况,合理确定人选,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在研究决定时,不搞少数领导说了算,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集体研究决定。
  三是处理好三个“关系”。首先,处理好“党管干部原则”与“竞争择优”的关系。竞争上岗的全过程都在各单位党委(党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其次,处理好笔试、面试、群众测评与组织考察的关系。通过实施竞争上岗的各个环节,较为全面地反映干部个人的理论素养、组织能力、创新意识、群众基础和公认程度等综合情况;再次,处理好工作连续性与交流轮岗的关系。所有参加竞争上岗的单位,原则上都是在确保业务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注重抓好重点岗位、热点岗位的交流轮岗。
  通过开展竞争上岗工作的各个环节,农七师已初步取得了成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竞争上岗,机关中层干部任免工作发生了三个变化:一是变以前的少数人说了算为“群众公认”;二是变被动的等待组织任免为主动参与竞争;三是变“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二是优化了中层干部结构。竞争上岗,给中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优化了中层干部结构。农七师中层干部平均年龄大幅度下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明显增加,女干部和非党员干部占中层干部的比例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三是转变了工作作风。目前,在机关干部队伍中,挤时间抓学习的人多了,碌碌无为混日子的人少了;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人多了,作风散漫、办事拖拉推诿的人少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实行竞争上岗,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要通过竞争上岗,把那些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符合岗位需要的优秀人才选拔上来,逐步建立能上能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 二是必须加强领导,走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路子。竞争上岗,实质上是干郎选拔任用工作和选贤任能的一场革中,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设计实施方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赢得群众的拥护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出一批政绩突出,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
  三是必须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能否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是竞争上岗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竞争上岗要客观、公平,决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搞“内定”,要保持竞争中的透明度。同时,要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竞争,树立机会均等的思想。
  (作者单位:农七师党委党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36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