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相较于普通城市道路,港区道路上大型货运车辆所占比例较大,车辆行驶速度快;同时,港区自身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殊,雨水大雾天气较多,路面湿滑,风阻较大,这对有关部门的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港区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布,针对性的提出港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措施,为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港区 道路交通安全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组织环节,交通运输业对改善人民生活、推动产业发展和加强物质交流等起到相当巨大的作用。港区内交通运输除了承担起居民出勤作用,同时也承载着更多的物流压力,可以说保障港区道路交通的安全运行就是保障港口及其辐射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港口物流作业量日益增多,港区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加强港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势在必行。因此,对港区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识别,能够增强对港区交通事故防范的理解,从而提出更加高效性、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港区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1.1 人为因素
交通系统中人为因素具有难以预测和难以把控的特性,为了保障交通运输安全,首先应考虑造成交通事故的人为因素。根据以往的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研究,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数量远远超过由其他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数量之和。因此,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人为因素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的人为因素主要细分为驾驶员因素和行人因素。
驾驶员因素主要包含由于驾驶员的驾驶违法行为或驾驶操作不当行为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驾驶违法指驾驶员在机动车驾驶过程中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驾驶行为,除了常见的超速超载行驶、不按规定让行、不按交通灯指示行驶,还包括抢道行驶、违法变更车道等总计18种驾驶违法类型;驾驶员操作不当行为是指機动车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未能采取合理的驾驶措施,主要包括行驶中未保持安全距离、制动不当、油门控制不当等。相较于普通城市道路,港区道路上大型客货车辆占比大,这类车辆的驾驶难度较大,相应的对驾驶员的驾驶素质和驾驶水平要求较高,由于驾驶员驾驶技能培训不到位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相较于普通城市道路占比更大。与此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些客货车辆驾驶员往往会铤而走险进行疲劳驾驶和超载驾驶,这些因素也极大的影响着港区道路交通运输的安全。
除驾驶员因素外,行人因素也会对港区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影响,其中主要包括行人违法穿越机动车道、在道路上随意打闹、无视交通信号指示灯等。然而,就港区交通安全而言,由于港区主要为非生活区,区域内行人较少,因此行人因素对港区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相对较低。
1.2 车辆因素
车辆因素是指由于驾驶车辆车况不佳造成的交通事故。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城市交通道路中,由于车辆因素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仅有5%的事故是由于车辆因素造成的。但是,港区道路交通与普通城市道路交通相比,道路交通流量中物流货运车辆和港区专用工程车辆占比较高,其中以半挂车、货运车辆、客运车辆和特征作业车为主。这类车辆体型大、驾驶盲区大,更容易造成驾驶员的操作失误。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类车辆大多属于运营车辆,平均驾驶里程普遍远高于普通车辆,因此车辆磨损更为严重。而且,此类车辆的运营与驾驶员收入和车主收入紧密相关,车辆的必要停运保养和修护会对车主和驾驶员造成更高的机会成本损失,这也使一部分盲目追逐利益的车主忽略了对车辆的必要维护,从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港区道路上大型车辆与普通小型轿车经常会在同一道路上混合行驶,也一定程度的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3 道路及环境因素
道路是机动车辆驾驶的依托,若其自身无法达到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便容易成为影响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与普通区域相比,港区中港口码头作业区和卡口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此类区域的道路特点和交通流特点有所不同,并且交通流中大量的重型卡车和工程车辆更容易造成路面损耗,对港区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于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冰雪、雨水、大雾和大风等恶劣天气对于车辆行驶的干扰。港区地理位置紧贴海域,极易出现雨水、大风和大雾天气,驾驶员在此类天气下驾驶车辆时视野范围会大大缩小,往往在驾驶过程中难以准确的判断行驶前方的道路环境并采取正确的驾驶措施,这也是造成港区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此外,道路外部条件也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例如冰冻雨雪天气下路面会更加湿滑,车辆与路面的附着力降低,港区道路上多为大型货运车辆,一旦遭遇紧急情况就极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2.1 加强对货运车辆驾驶员的教育及管理
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看出,人为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首要因素,尤其针对港区道路交通而言,加强客货车辆的驾驶员职业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十分关键。首先,对于半挂车和大型客货运车辆驾驶员,交管部门应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驾驶技能考核,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操作技术和职业素养。港区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更加完善和具有针对性的客货车及作业车辆驾驶员管理规章制度,从而能够有效合理的约束驾驶员以达到保障港区交通安全的目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出台相应政策保障客货车辆以及作业车辆驾驶员的基本权益,让他们不再需要为了生计而铤而走险。
其次,在港区道路交通安全中,客货运企业单位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企业应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培训,召开安全运营学习会议,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行驶安全知识和车辆维护保养技术等。交管部门也应该与企业积极配合,定期安排专业人员下到企业去进行专业指导,分享交流各自在运输活动中经验教训和遭遇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技巧,做到与企业“信息互通”和“经验共享”。 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客货运驾驶员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客货运车辆驾驶员诚信档案,记录驾驶员的违规违章历史、事故历史等。对于诚信记录差、不守规矩、不合要求的客货车驾驶员,监管部门应将其信息对社会公众和运输企业公开,为运输企业选择驾驶员员工提供参考。对于遵守交通安全规定的优秀企业和员工,政府部门也应对其进行表彰和给予一定的奖励。
2.2 实行车辆分行
由于港区交通流中车辆类型结构特殊,交管部门可实行货运车辆与普通车辆的分行的管理办法,从而减少客货车辆、大型车辆与小型车辆的互相干扰。例如,在货运高峰时段,可以引导货运车辆和普通车辆在不同路段行驶。车辆分行使得不同类型车辆各行其路,这既避免了混行情况下的行驶混乱,降低了车辆在道路上驾驶的危险性,并且同类车辆更顺畅的行驶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拥堵。
2.3 与港口协同信息化管理
港区内即时货运交通量与港口装卸量紧密相关,因此港区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与港口进行合作,更准确的预测港区内各路段的交通流量。港区交通部门可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加强车辆、道路以及管理者三者之间的联系,根据系统提供的实时动态交通数据以及预测数据,由管理者来对港区内各路段的交通流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均衡交通网络内各路段的流量,从而保障港区道路交通流的通畅,既提高了货运车辆的运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2.4加强特殊天气预警和道路管制
交管部门应充分加强与气象部门和广播站的合作,为港区车辆驾驶员和行人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和道路实时信息,并做好提前预警,严格落实警力和装备保障,加强交通事故防范。一旦遭遇恶劣天气,针对事故高发路段应采取车流量限制,严禁车况差、灯光照明装备不达标的车辆在路段上行驶,并将客货车辆与普通车辆分类、分编放行。
3.結语
因为港区自身的特殊性,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也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本文通过对影响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的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和港区特点,提出了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并且提出了交管部门与港口协同信息化管理的新思路。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合作,港区道路交通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润滑剂才能够长远的促进港口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公安部交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北京,2018年.
[2]裴玉龙.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4853.
[3]李锦棠.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71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