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从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以来,增值税的改革逐步从交通运输领域扩展到金融领域。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主体之一,银行业也开始了增值税改革。基于此,从“营改增”对银行业的积极影响出发,探讨银行业在“营改增”背景下面临的困境和应对策略,以期银行业能够更加顺利地推进增值税改革。
关键词:“营改增”;银行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7-0125-02
一、“营改增”对银行业的积极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近年来银行业逐渐放缓了发展步伐,而“营改增”则对推进银行业持续发展发挥了如下积极的影响。
(一)税收体现中性原则,重复征税问题得以解决
对于银行业而言,在传统的营业税税制下,银行自身购买的货物、服务和固定资产不能作为进项税而加以抵扣,这是银行业在“营改增”前存在的最大的税制问题。在银行被征收营业税以后,不能向其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金融企业等下游实体出具相关的增值税发票,致使购买金融服务的下游实体没有办法实施进项抵扣,进而导致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二者之间的增值链条呈现出断裂的状态。这是与税收中性原则相违背的,使实体企业承担了过重的税负,因为其在营业税税制下需要被双重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这就是国家实施“营改增”的初衷。反之,在增值税税制下,下家能够通过上家出具的增值税发票进行进项抵扣,从而银行只在流通环节中针对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部分来缴纳税款,不再被重复征税。
(二)减轻税负,从而增强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传统的营业税税制下,银行业在整体上承担着偏重的税负。一直以来其营业税率实际平均达到6%以上,这与其他金融行业如保险业、证券业以及信托业相比显然是很高的,这无疑削弱了银行业在国内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相比于国际银行业所承担的税负,多数发达国家的银行业都是缴纳增值税,甚至是对其商业银行所经营的贷款、金融资产交易等金融中介业务予以免税。另外,在我国的服务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背景下,银行在输出金融服务时需要缴纳营业税,导致出口的金融服务难以达到零税率,这就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诸如境外保函、出口信用证和外汇贷款等金融跨国服务。而发达国家都对于出口金融服务实行零税率,在国际金融市场我国的银行业显然不具备应有的竞争力。
二、“营改增”导致银行业面临的困境
银行业实施“营改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期间会导致银行业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首先,从理论上讲“营改增”虽然在宏观政策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应该逐渐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然而与此同时,国际上的很多国家还没有进行增值税改革,国内银行业在实施增值税改革后,国家相关的支持性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银行业应该审慎地实施“营增改”,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应该坚持循序推进。其次,对于如何确定增值额的问题,需要从银行多方面的业务来考量。一直以来,银行承担着向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服务的双向责任,其中不仅包括存贷款这样的传统的业务,而且又新增了电子银行等业务。鉴于此,如果征收增值税,则给税额确定带来困难。再次,需要更加严格地进行税务管理。实施“营改增”会导致银行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例如,在管理发票方面,银行必须进行专用发票认证才可以进行税额抵扣。因此,一定要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会计处理的手段,完善银行信息系统,使之复杂度能够切实增加。
三、银行业应对“营改增”的策略
(一)对价格管理进行调整
银行在进行价格管理时应该注意增值税的影响,在对产品定价时,在保持原有已对外公示的价目表不涨价的基础上,要根据增值税本身的结构特点进行细分,即包括价和税两个部分,而不能像原来那样在通算收入时在价格中包含税负成本。同时,银行还必须积极研究与构建定价机制,使其既能够被客户所接受、与监管的相关要求相符,又可以不同程度地转嫁增值税负担,从而进一步拓展盈利的空间。
另外,银行对外签订的合同也要及时进行文本更改,从而确保合同中对增值税的承兑方加以明确。
(二)将收息业务转型为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的收入在计税依据方面与贷款利息的收入相同,但是二者却具有不同的成本构成。银行提供相关贷款服务所产生的利息、费用、佣金等支出,不能作为其进项而抵扣税额,而在贷款收入中这部分成本费用往往占到50%左右,因此具有较高的成本。中间业务收入主要的成本为较为固定的人力成本,因此银行应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以扩大收入、拓展盈利空间。
(三)针对客户加强分類管理
对不同客户来讲,“营改增”对他们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对不同的纳税人针对同一业务进行收费,其所产生的成本也是不同的。如果是企业、公司客户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实施进项税抵扣,银行就可以把部分或全部增值税转嫁出去,但是一般情况下个人客户则无法抵扣。同时,银行还应当注意收集可开具发票的类型、供应商及交易对手的纳税人类型等信息,从而为增值税发票的后续索取奠定基础。另外,银行也要针对不同客户分析其议价能力,对客户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根据客户的不同类型来对其营销策略加以调整。
(四)加大内控管理力度
实施“营改增”以后,银行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发票被开具出来。同时,国家又在极其严格地监管增值税税收,特别是异常严格地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强调以增值税专用发票控制税收,并且在税务机关的金税系统上加以认证、抵扣和计算。因此,银行为了加强日常的专用发票管理,就必须严密地制定相关的制度;如果增值税发票的开立和使用不合规,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实施“营改增”并不是单纯地做好涉税管理工作,还应当科学地检查与评估税务的风险,不断加大内控管理力度,从而在整体上持续增强经营管理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银行业实施“营改增”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若干积极影响,有利于税负金额的降低,从而有效增加经营利润。同时,在实施“营改增”的过程中,银行业面临着一些困境。因此,银行应当认真梳理“营改增”带来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积极推进改革发展,确保“营改增”能够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而推动银行的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金婷,李妹柔.“营改增”对银行业的影响——利润视角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36-37.
[2] 王艳.“营改增”对我国银行业的税负影响分析——基于2013年国内16家上市银行财务数据[J].海南金融,2014,(12):82-85.
[3] 吕荣福,吴飞虹.“营改增”扩围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探讨[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6):37-39.
[4] 郑蕾,彭春晖,许唯一,王丽娜,吴晓忠.“营改增”对银行业的影响探析[J].金融纵横,2015,(10).
[5] 施婉蓉.“营改增”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建议[J].金融会计,2015,(6).
[责任编辑 兴 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44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