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如今“可持续”已经成为了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绿色建筑的提出给予了当代建筑师共同的一个方向。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亦不例外。因此,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
  关键词:绿色建筑 节能环保
   现代建筑对环境问题的影响是伴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太阳能建筑,节能建筑的兴起而开始的。随着人类对全球生态问题的普遍关注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深入,建筑对环境问题的响应也从能源方面扩展到了全面的审视建筑活动对全球生态环境、周边生态环境以及居住者生活环境的影响。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意识形态的不断提高,“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或“科技住宅”已经逐步成为地产市场高端项目的代名词,而居住环境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又为“生态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于是,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就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
   一、什么是绿色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二、开发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意义 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建筑学领域的一次革命和启蒙运动,其意义远远超过能源的节约。它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有机综合,从而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创造健康、舒适和优美的生活空间。它对于建筑领域的革命意义可以从技术、社会、经济等角度来审视。
   三、对绿色建筑的思考
   绿色建筑概念传入我国仅有不到十年时间, 同时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区域差异很大、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以及建筑质量等诸多因素使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较发达国家有更多的困难。而在绿色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环保建材、室内环境技术、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研究方面均需加快应用研究。
   (1) 在区域层面上发展不平衡, 各个地方的气候不一样, 自然资源不一样, 经济发展不一样, 形成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如北方寒冷地区因冬季采暖造成能源高耗费、环境高污染问题严重, 故发展较早; 而有的经济发达地区节约意识较差故开展的较晚, 甚至处于起步状态。
   (2) 在制度上没有激励性政策的配合, 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执行贯彻度底(喊的多做的少) , 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均不完善, 不能很好的发挥引导性作用。国外实践表明: 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制度两大因素,技术提供支持, 而制度构筑环境, 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保证。制度革新的获益要比技术革新更为重要。
   (3) 在观念上, 随着政府对环保节能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能源紧张的切身感受,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绿色建筑产品, 节能、健康、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大多数人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仅集中在节能、节水的层面,对于交通、材料、效率提高、污染减排等更丰富的内容没有充分认识。在面临具体行动时生态环保者非常少, 人们的生态觉醒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脱节。又如在建筑运营阶段,要节能, 就需要自觉地做到人走关灯、关电脑, 节约用水做到水的循环利用, 节约用纸, 将空调的温度调到26 度等, 这些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人的意识问题、生活习惯问题, 是“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
   (4) 在建筑的节能工作上, 政府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在全面推进建筑节能的大好形势下,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其总体节能状况令人堪忧, 大批量的高能耗建筑,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 瓶颈"。现仍然有众多建筑未达到节能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极其复杂, 导致从技术体系到配套法规上没有从根本上理顺相关工作。现行建筑节能标准中某些缺乏科学性的条款使标准在执行中存在漏洞; 软件的某些评价结论与标准不协调, 会产生建筑节能的技术屏障, 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绿色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
   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代表的是一种在不减弱自然系统的健康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便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一种平衡。美国建筑师学会将可持续定义为“将这个系统赖以运转的重要资源持续不断地运用至将来的一种社会能力。”如果说环境和经济可持续是目标,那么可持续设计就是我们这些设计者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可持续设计使能源密集、利用率低且有毒的消耗能源、不可多次利用的系统转变为可恢复、有活力且灵活可变的循环系统。
   由于可持续设计涉及到整体的环境质量,因此,与土地利用和小区规划相关的问题十分重要。事实上,可持续设计不一定要花费更多。而且,它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价值。事实上,通过简单的十种方法就可以实现可持续设计:
  选择发展基地以促进小区宜居性
  发展灵活设计以延长建筑寿命
  利用自然策略保护并回收水资源
  保证热舒适度的同时提高能效
  减少与能量使用相关的环境影响
  提高使用者健康水平及室内环境质量
  节约用水及水资源再利用系统
  利用与环境更协调的建筑材料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建设、拆除和使用过程中再循环计划
   可持续设计可以带来多种经济效益。其中包括能源、水资源以及节约材料的经济效益,以及维护和其他操作费用的降低。这也正是绿色建筑所需要达到的目标,这是一种可持续的方向。
   五.建筑节能的定义及内涵
   5.1建筑节能的概念
   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建筑节能,包括了降低能耗、提高用能效率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三个方面的内容。三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以未实施节能标准之前的建筑,为达到规定的室内热环境水平所消耗的能源为基础能耗(定为100%);实施节能标准后,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达到同样规定的室内热环境水平所消耗的能源,只有原基础能耗的50%。
   5.2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同时,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和期望值也在日益增加。现在,在城市发展中优先要考虑的就是生态环 境问题,可是生产发展与人口增加又不可避免地带来工业污染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无节制地使用和浪费能源,造成许许多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以燃烧煤炭为主的建筑采暖用能是造 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它排放出的大量有害物质,使空气质量不断恶化,被污染的空气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二氧化硫等物质产生的酸雨对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从而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为自己和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环保意识,合理利用资源,注意生态平衡,贯彻节约用地和节能节材的方针,重视废弃物的综合合理利用,从开发性治理的角度考虑问题,使研究开发与环境治理更加协调,更符合环保要求。
   六、实行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其分析
   6.1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可以缓解能源资源的紧张局面,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筑节能是减轻大气污染 的需要,建筑采暖和饮食用能量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如重庆受灰尘和酸雨严重空气污染情况严重;建筑节能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建筑热环境的质量,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建筑节能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
   6.2建筑节能的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以及房屋总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建筑能耗将持续增长,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比例将逐步提高,高品位能源(电、煤气、集中供暖等)占建筑能耗的比例也会升高,所以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更应该加强,才能减缓建筑能耗增加。
   目前,我国建筑用能浪费极其严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我国能源生产可能的增长速度,如果人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国家的能源势必难以支撑这种浪费型需求。因此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才能够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总结:绿色建筑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领域, 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目标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因此, 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 政府应尽快确定一个宏伟的目标以及架构起一套可行的制度框架, 广泛宣传、深入、持久的教育认识资源危机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以及自己的行为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引导大众最终采用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从而使我们这一代的即时利益与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将一个地区的局部利益与整个世界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同时, 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谧而丰腴的乐土,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2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