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调控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冬梅
摘 要:高职教育目的是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特色人才。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特色人才的核心,是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使学生发展成才。为此,高职院校要稳定招生规模、规范教学内容、强化实训理论学习,就必须改善实训条件,重点培养有专业技能的特长特色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26-0114-03
高职教育要具备适度的规模,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就没有高职教育。一些领导把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作为目的,以把高职教育办大、办高和招生多为目的,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以培育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个别院校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目的,其结果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背离了以人为本,背离了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1],必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1],通过职业院校科学管理能力的提升,提高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毕业生的技术技能和就业能力。高职教育目的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特色人才,使学生尽快成才。
一、稳定高职院校招生规模
招生数量多少影响高职院校的收入,这也是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扭住招生规模不放的原因。学校招生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要有限度,一旦超越了一定的限度,就不是最佳的招生规模。统计表明,未来几年生源会逐步减少,如果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势必影响高职院校培养质量和发展后劲。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教学、实训、生活设施等要素严重缺乏,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实事求是、按高职院校的现有条件和未来发展规划、科学制定招生规划。
(一)招生人数要适量
这种适量,即要求科学配置教学资源,安排生活设施、教学设施、实习设施,使学校能满足师生的教学及生活的基本需求。适量,亦即学校招合适数量的学生。有的高职院校“人满为患”,只是追求数量、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教育发展规律、忽视人才培养规律。这必然造成高职院校偏离发展方向和目的。
(二)提升学生教育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必须认真抓好。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都必须适合企业和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严治校,规范管理,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必须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抓好教学质量,把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放到学校工作的首位。
(三)把握毕业生走向
把握毕业生走向,瞄准毕业学生的就业市场,抓好学生的就业工作。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对具体学生个体而言,接受了高职教育是为找一个合适的“饭碗”。招生适量为的是“实现”就业,不能让高职院校学生中发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要按照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安排招生数量。稳定招生规模从学校教师的结构、数量等学校的基本条件决定招生的数量,这是高职教育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过多地增加招生数量,不仅培养不出优秀学生,还会砸了高职院校的招牌。
二、高职院校要规范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条件。在招生规模逐步扩大的现实情况下,必须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规范教学内容,要按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过程具有的多因素、多层次、多环节、多动态的特点,发挥市场导向的关键性作用。
(一)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既是指导教学的规划目标、步骤、课程设置、课程顺序的纲领,又是落实教学任务的实施表。教学计划必须按高职教育的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目的。学生培养的目标是高技术技能人才,课程设置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实际相结合,以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按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而科学安排。课程设置要注意课程的结构,即文化课、技术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生产实习课、思想道德课、体育课等不同的结构安排,科学规划课程内容,做到理论够用、训为主,使学生真正掌握技术技能。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施教学计划中坚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教书育人、产教结合、一专多能”的原则。课程设置必须注意技能结构。专业设置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技能结构,它又确定了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实现文化基础知识、技术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相融合;要使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毕业后能使自己获取的技术技能在就业岗位上延伸和提升。
(二)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社会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发生了高职教育同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呈现了过细、过繁、过窄、过偏的特点,不适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高职教育必须按市场经济和社会的需求科学地设置专业,由学校按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确定。
nlc202210091653
(三)科学设置学制及学习、实习时间
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2]”学制的长短,必须以专业为依据,以技术掌握程度为标准。各个专业和技术学习的时间应长短结合。学校应根据本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创办多种专业,还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和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确定。
(四)科学配备教学设备和场地
高职院校必须有教学设备,虽然有的高职院校已与企业建立了实习关系,但教学和实训设备还是需要的。目前,教学设备,特别是实训设备短缺严重影响了教学目的的实现,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教学设备分为生产实习设备设施、理论课教室设备、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现代电化教育设备、体育运动设备、设施、阅览设备和资料。这些设备设施一定要科学配置,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必须有本校的实训基地,实训场地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基本条件,在执行中要留有发展空间。
三、强化实训理论的学习
强化实训理论,指实训实习中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运用其理论指导实训和实习,并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意专业理论传授和生产实训的操作,而对实训实验理论却不太重视。实训理论是介于专业理论和生产实训两者中间的理论,它既有专业理论作基础,又可用它指导生产实训。强化实训理论教学是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用比专业理论更通俗、更便于操作的体验,教会学生技术操作原理和过程的论述。在操作实训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而且要教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操作,这样操作会发生何种结果,失误了会发生何种结果,发生不当结果时,应怎样排除以减少损失,常规操作下故障的分析、\断、排除等,这些都属于实训理论的范畴。实训理论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一)实训理论是专业理论的延伸
专业理论是对某一专业实际操作描述、规范和指导的表述。专业理论转变为实际操作,还必须有实训理论作“中介”和“桥梁”,由于专业理论用在实训中与实际还有一定的距离。实训理论是专业理论的延伸,是为保证专业理论指导实训实现的理论,实训教师的个体差异较大的。有的实训指导教师在理论与操作的示范教学中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要领;有的实训教师照搬专业理论教学,其结果是学生一头雾水,掌握实训技术就更难了,这便是实训理论教学不到位的结果。
(二)实训理论是生产实习指导的基础
生产实习既要有专业理论的指导或专业理论的实践,又要有实训理论的规范,这种规范是可反复实践的。在实训理论教学中,把实训操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最大化、极致化或细化,是指导学生掌握技能最重要的技能技巧式的理论。没有实训理论的指导,就难以完成专业理论与生产实习的结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实训失误和损失。
(三)实训理论的实践能预防实训及生产的故障发生
虽然专业理论对某一产品生产操作中容易发生的故障以及原因已作了总结,而在实习生产中,专业理论的总结与故障发生的前兆及引发的原因有时不相符,由于现场环境、操作技术往往是复杂的。实训理论在实习生产中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了某种故障排除的办法,结果的处理等实际问题,而且将专业理论用通俗实际的形式在生产实习中变成现实。
(四)实训理论为技能人才创新作了准备
实训理论是与实践结合的理论,运用这种理论指导能使学生在技能操作中发现问题,并在实训操作中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启发创新思维和积累创新实践经验。实训理论是对技术实践的再梳理,是把技术操作容易发生的问题作了分析,激发学生中的有心人静心琢磨,产生革新的办法。
(五)实训理论的教学效果因教师的个体而异
教学效果会由于教师的不同而不同。指导教师对实训理论的掌握以及对实训内容研究力度不同,指导的结果也会不同。一些教师在指导中会总结出一些经验,而有的教师则对不会总结和提升。所以,要注意培养指导教师对实训理论的提升能力和指导能力。
(六)强化实训理论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每个学生对实训操作技能的“悟”性不同,完成实习生产任务的能力也不同。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训指导,对“悟”性高的学生要激发其创造创新性灵感。
四、高职院校必须改善实训条件
实训条件落后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之一,实训条件的改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高要求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引发的。扩招带来的实训设备条件不足已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必须注意改变实训条件,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升级实训设备。招生的适量,必然要求实训条件的适量。考虑到实训岗位的容量和经济发展后设备的更新数量,实现“训者有其位,训后有其能”。
(一)必须注意设备配备的科学性
配备科学就是要“配”有所用,配备设备要先急后缓,能配备较先进的设备,绝不使用落后的设备。设备科学配置,能保征实训理念和实训设备的先进性。学校负责设备的领导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握实训设备购置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二)必须注意设备的智能性
由于设备技术的更新、发展,一些实训设备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智能性,这对于实训的科学化十分重要。对智能性高的设备,不仅要会使用,充分让其智能作用发挥出来,而且要掌握智能设备的关键点,在使用中改进。改进智能设备必须根据实训指导教师的水平确定。
(三)必须注意实习的技术性
技术性指实训设备的改善、改进、引进、维修都要有对应的技术,表现为极强的技术性。操作设备保养维护设备都需要技术技能。
(四)必须注意实习设备的自制性
自制性指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按需要自己制作实训的简易设备和模具。自制实训设备和模具进行实训已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推行,它既能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节约学校的实训资金。
五、重点培养有专业技能特长的人才
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同的“悟”性。高职院校要善于发现和重点培训有悟性的专业特长的人才。
(一)培养个体差异中有专长的人才
要区别对待学生的不同个体,照顾到技能培训中的个体差异,有目的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特长,使学生在未来经济社会中成为技术技能的领军人物。技能是专业人员的内功,是自主创新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在推动学生在校企合作中顶岗实习的实践中,加强学生技能内功的提升,不断培养学生在操作训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注意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技术性、特长性的培养,将其打造成为能工巧匠。
(二)注意挖掘和引导培养绝招绝技人才
在我国民间有一些身怀绝招、绝技以及传统技艺的人才,高职院校有责任去发现、挖掘和保护,注意其特点、规律和特殊的技艺关键点,使这些技绝招、传统技艺实现代际传承,打造巨匠,弘扬工匠精神。
结语
高职院校稳定招生规模,招生人数要适量,学生的教育质量要提升,并把握好毕业生走向。高职院校要规范教学内容,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计划,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科学设置学制及学习、实习时间,科学配备教学设备和场地。强化实训理论学习。实训理论是专业理论的延伸,是生产实习指导的基础,实训理论的实践能预防实训及生产的故障发生,实训理论为技能人才创新作了理论准备。实训理论的教学效果因教师的个体而异,强化实训理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高职院校必须改善实训条件,必须注意设备配备的科学性,注意设备的智能性,注意实习的技术性,注意实习设备的自制性。高职院校要重点培养有专业技能特长的人才,培养个体差异中有专长的人才,挖掘和引导培养绝招绝技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0-131.
[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决策[N].光明日报,2005-11-10.
[责任编辑 兴 华]
nlc2022100916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40662.htm